糖尿病眼病做哪些检查(糖尿病眼病做哪些检查知道)
医生提醒:眼睛出现这4个症状,可能是糖尿病眼病的先兆,建议尽快做这4个检查
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眼病攀升,眼睛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健康难题。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的人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导致的失明风险是普通人的25倍。
一分钟简单自测
1.视力变得模糊:眼睛像透过磨砂玻璃看东西,总是不清晰。
2.视物变形:出现看东西变形的情况。可能是糖尿病黄斑水肿。
3.视野里有黑的、浮动的斑点。这可能是视网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进入玻璃体,以及玻璃体脱离引起的。
4.读书或者开车的时候看不清视野中央的东西。随着病情发展,如果黄斑区受牵连,就会出现视野中央暗影,视野中央的东西会看不清。
除此,还可能会有分不清颜色、眼睛干涩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4种情况,尽快去医院确认,争取最佳控制时机。别以为是老花眼不当回事,一旦出现更明显的症状,病情就很难控制住了。
糖友专属“护眼秘籍”:“4 4 20”
定期做这4项眼科检查
1.常规视力、眼压。
2.免散瞳或散瞳眼底检查。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明确糖网分期和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查:利用光学对组织的作用造成影像,并不像脑部断层含有辐射物质,对人体没有伤害。OCT检查能高度解析黄斑部、视网膜、视神经扫描切面,提供更精确的诊断治疗。
筛查频次:
- 1型糖尿病青春期后发病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尽快首次筛查,随后每年1次检查;
- 妊娠糖尿病妇女每3个月检查一次,并定期复诊;
- 已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增加眼底检查的频率,根据病情每3-12个月检查一次。
不管视力是否下降,糖友们都必须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早期就控制住病情。
控制这4个指标
1.糖化血红蛋白控制<7.0%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如年龄偏大、有严重并发症,请遵医嘱),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遵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来控制血糖。
2.血压控制<130/80毫米汞柱
糖尿病病友的血压控制<130/80毫米汞柱(如年龄偏大、有严重并发症,请遵医嘱),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10%。
3.控制血脂
控制好血脂、体重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
4.控制体重
成年糖尿病病友的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BMI<24.0的范围内,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建议男性糖尿病病友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5。
养成“20-20-20”的用眼好习惯
糖尿病病友要减少看手机的时间,用“20-20-20护眼法”减轻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如看20分钟手机→眨眼20秒→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或远方。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请一定要: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获益。
作者:湖北省新华医院刘佩文工作室主任医师 刘佩文
得了糖尿病,眼睛有这些表现,赶紧去医院
Q:
养生君,您好。我和我邻居都是糖尿病患者,她最近查出得了糖尿病眼病,几乎看不清楚东西了。
我很担心自己也会像她一样,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避免?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可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甚至会失明。
早期的糖尿病眼病,可以应用药物延缓糖尿病眼病的发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激光治疗;如果发展到晚期,那就需要做手术治疗。
可怕的是,糖尿病眼病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了,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
那么,糖尿病患者怎么早点发现眼部的异常呢?
首先,要定期检查。
在确认患有糖尿病后,所有患者都应该前往眼科进行检查,尤其是出现眼部症状的患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其次,留心观察眼部的情况。
如果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差、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双眼视野缩小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已经有糖尿病眼病了,应赶快找医生检查。
事实上,出现糖尿病眼病的根本原因是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了人体微血管,引起眼睛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瘀,最后导致一系列的眼部并发症
因此,想要延缓眼底病变的发生,最好的办法还是规范降糖。
所以,糖尿病患者们平时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合理饮食以及注意运动。
(养生每日推送)
眼科|糖尿病患者应该知道的眼病那些事儿
眼科|糖尿病患者应该知道的眼病那些事儿渭南市第一医院 2023-10-13 16:10 发表于陕西
收录于合集#眼科19个
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每年至少增加100万。糖尿病病程15年以上,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的几率达63%。长期的高血糖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决定因素。糖网与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相关,其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变隐匿,发现时常常已经到了晚期,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挽救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与发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变化是毛细血管闭塞,闭塞区附近产生微血管瘤,导致微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水肿、出血、渗出。
随着毛细血管闭塞缺血范围逐步增大,病情进一步加重,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机化→牵拉→致视网膜脱离。缺血区视网膜产生血管生长因子,经玻璃体进入眼前房,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最终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为正确反映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将糖网分为非增殖期糖网和增殖期糖网。区别在于:非增殖期糖网是发生缺血但没有新生血管;增殖期糖网则是指发生了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
糖网早期患者常常没有感觉,当病变累及黄斑后出现视力下降才引起患者重视。
在此眼科医生提醒广大糖友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未发现糖网病变者1年检查一次;非增殖期糖网3-6个月检查一次;增殖期糖网3个月内检查;黄斑水肿者4-6个月检查一次。
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漂浮物和视野缺损等需要高度注意,及时就医。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视力,但归根结底,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高血脂,不仅能控制糖网的发展,而且也是激光,手术治疗的基础。
激光光凝治疗:全视网膜光凝,封闭视网膜缺血区,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并使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化。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眼内血管充血水肿,对激光治疗起效不明显患者,88%可以减轻水肿,62%会提高视力。
玻璃体切割手术:为防止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造成牵拉视网膜脱离,应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解除玻璃体牵拉。术中同时行全视网膜光凝,防止复发出血。
糖网患者只要遵医嘱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及时正规治疗,一般都可保存有用视力,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前景是光明的!而对疾病不管不顾、不问不查的结局则是致盲性的。
供稿|眼科 刘艳丽
编辑|李佳阳 苏悦
审核|盛玮
渭南市第一医院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