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得了糖尿病(我的爸爸我生病了的作文)
杭州小学生血糖爆了,一查是糖尿病!父亲崩溃:“元凶”竟是我...
来源:杭州日报
12岁男孩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却已有120斤。近段时间,铭铭(化名)的父母为他的身体操碎了心。
原来,小小年纪的他就患上了糖尿病。检查发现,他的糖尿病既不是1型也非2型,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男孩血糖爆表查出特殊类型糖尿病
基因变异,来自父亲
病情要追溯到两年前,铭铭的父母因注意到孩子半个多月来总喊肚子饿要吃东西,而且时不时跑厕所,觉得不对劲,便带着他去了当地医院。
检测报告显示,急诊血糖30.74毫摩尔/升。据了解,正常人的空腹全血血糖值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市售血糖仪的测量上限是33.3毫摩尔/升,相当于接近爆表水平。于是,一家子赶紧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
“除了血糖高,他还肝功能异常,血脂高,B超显示重度脂肪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楼江燕说,“碰到糖尿病患儿一定要了解家族史。我们得知铭铭的爸爸在25岁时就得了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有10余年了。”
考虑到家族的情况,楼江燕分析,患儿有可能是特殊类型糖尿病,建议做糖尿病基因检测。检测显示,铭铭存在ABCC8和KCNJ11基因变异,且均来自父亲。据此,父子俩都属于少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
此前,因为铭铭存在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只能用胰岛素一天两次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这次确诊为单基因糖尿病,可以用磺脲类口服治疗逐渐代替胰岛素治疗。
“这两个基因90%以上的患儿可以用磺脲类口服治疗,就电话告知家属需来住院,用药物逐渐代替胰岛素治疗。不想,因患儿上学及疫情等原因,此事一拖再拖。”楼江燕说。
今年暑假,铭铭在父母陪同下,来到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并将胰岛素换成口服药。
“针改药不是注射立即停了,光服药这么简单,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幸这名患儿对磺脲类(格列本脲)特别敏感,改药推进顺利。最终胰岛素减完了,药物也没有加量。”楼江燕说,这样不仅控住了血糖,还节省了治疗开支。
铭铭的父亲也是这两个基因变异,楼江燕还联系了成人内分泌科,让他检查看看能否也换成药物口服治疗。一家子很是感激。
“一瓶口服药仅3.3元,每天仅吃一片不到,这样算下来一天不到3分钱,真是太感谢医生了。”铭铭父亲说。
警惕!
单基因糖尿病误诊率高达90%
据楼江燕介绍,单基因糖尿病是由于一个或多个缺陷单基因而导致的糖尿病,约占儿童糖尿病总发病例数的1%-4%。迄今已发现40多种单基因糖尿病,主要包括青年发病成人型糖尿病(MODY)、新生儿糖尿病和线粒体糖尿病、单基因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
“临床上,单基因糖尿病误诊率可达90%:1%的1型糖尿病,其实是单基因糖尿病;45岁以前发病的2型糖尿病,4%-5%是单基因糖尿病。以MODY为例,目前有超过80%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从确诊为糖尿病到被正确诊断为MODY,平均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楼江燕表示,KCNJ11、ABCC8基因突变是导致新生儿糖尿病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需要长期管理,尤其是小患者在服药的同时,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并定期前往医院门诊随访。
■新闻多一点
我国糖尿病人过亿
关于糖尿病你得知道这些
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14亿,防治糖尿病,最关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的认知。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征兆?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
记者 柯静 通讯员 宋黎胜
老爸得了糖尿病,这辈子是不是完蛋了
大家好,我是多多姐~
多姐每次和小伙伴出去约饭的时候,总有几个小姐姐不吃主食。
慢慢地,不吃主食成为了主流。多姐碍于面子,有时候想吃也跟着不吃。
看来大家对自己的身材都要求挺高哦,多姐自然也不能落下呀。
但是,有的时候真的不是矫情,有一类人就需要严格控制主食,因为像米饭一类就是淀粉,而淀粉主要是糖分。
甚至,会看到某位名人会为了控制摄入糖分而选择切胃。
这种对糖分较高的食物敬而远之的人,就是糖尿病人。
糖尿病别名消渴症,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愈的方法。
也就是说,一旦得病,需要终生治疗。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足足有1.298亿的人患有糖尿病。
在这1.298亿人里面,至少有400万人,在18岁-29岁之间;有1300万人,在30岁-39岁之间。
有的可能像多姐这样,是在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有的或者是准备结婚、准备生子,憧憬着更美好明天的一群年轻人。
但却在悄无声息之中,被糖尿病毁掉了下半生。
糖尿病改变的不仅仅是饮食,而是生活的质量。
当病情发展到靠控制饮食也不能稳定血糖的时候,就需要吃“降糖药”了。
拿现在最常见的二甲双胍来说,这种药吃了后,恶心、呕吐、腹泻这样的副作用,时常会发生。
而且,药物用的时间久了,你也就再也离不开了。从两粒到四粒,一种到两种……
对情况严重的糖尿病人来说,打胰岛素是必经之路。
给自己打针,像极了电影中的场景,会被人误解为在吸毒,平白无故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
这不是笑话,而是北京应急总医院一名医生遇到的真实案例。
这些如果都不算什么的话,那么还有一种危及生命的痛苦,是无法承受的,那就是糖尿病并发症,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虽然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高糖环境,全身的血管就会受到损伤。
进而会诱发失明、截肢、肾功能衰竭,或者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有死亡风险的疾病。
据IDF的数据,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数达到84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了癌症!
要知道,素有“癌症第一杀手”的肺癌每年在我国造成的死亡人数是60万人左右。
对于糖尿病人,这种纠缠一生的死亡威胁,能让生活失去一切色彩,整个人都变得消沉。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如果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会显著提高,因此更要早期预防。
除了预防之外,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到买一份保险。不过保险公司对糖尿病的核保非常严格,通常分为两种情况: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
核保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投保人属于糖尿病前期,没有出现肝脏损伤和并发症,那么购买保险时可能需要加费承保。
● 如果投保人属于糖尿病阶段的患者,那么基本买不到保险了。
● 妊娠期糖尿病人,在产后血糖恢复正常的话,是可以按照标准体承保的。
对应投保险种可以对照下表:
(点击查看大图)
因为防癌险和意外险的健康告知相对宽松,糖尿病人群也可以投保。
不过其他保险,对糖尿病患者都不太友好。
这里多姐给出几款产品的投保建议:
1)标准重疾险:达尔文易核版
这款产品的核保相对比较宽松。大家可以回看这篇文章:
☞传送门:达尔文重疾险易核版值得买吗?会是慢性病患者的福音吗?
像Ⅱ型糖尿病,进入智能核保之后,会对被保险人的年龄、血糖、是否有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一一询问,符合要求的话,就能加费承保。
不过,加费的比例比较多,大概在40%左右。
这款产品的缺陷是只能20年缴费,不能分30年缴费,所以保费会有一定的压力,适合预算充足的小伙伴。
2)定期寿险:华贵大麦2021定寿
这款产品的优点是健康告知仅3条,承保的概率比较高。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常被拒保的疾病,也能保,包括Ⅱ型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甲状腺癌。
同时,最高保额达到300万,投保规则灵活,还提供定期寿险转换权、终身寿险转换等权益,如转换为它的兄弟定寿产品 大麦全能保 ,Ⅱ型糖尿病的核保同样宽松,不过费率会更高一点。
3)防癌险:阳光神农父母6年期
市面上的大部分防癌险,糖尿病患者是可以买的。
不过,防癌险不该是首选,只能算“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多姐建议的防癌险是这款阳光人寿的神农父母6年期癌症医疗险。
很多人都可能会觉得,糖尿病离自己很远。
如果你有这个想法,那么有一个数据你必须知道:有50.1%的成年人,都处于糖尿病前期。
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的血糖指标已超出正常标准,却又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实,这些人的胰脏已经出现了损伤,血糖调节的功能已经出现了下降。
而保险只作为一个保障工具,并不能为糖尿病人解决根本问题。
要对抗糖尿病,关键还是得靠我们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比买保险更重要。
多姐给大家两个建议:
①每年做两次血糖检测。最好是去医院,当然也可以自己用血糖仪检测
②趁着还健康,多爱惜自己的身体。糖尿病和不规律的日常作息和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运动不足直接相关。
最后祝大家都健健康康~
如您有任何保险相关问题,可在线咨询多姐哦~比心
如果对★如何给自己配置保险★有任何疑问
或有其他保险相关问题咨询
来cue多多吧
糖尿病医生与患糖尿病老爸的日常,值得一读
我是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糖尿病病友家属,老爸患糖尿病9年。这一点,我从不讳言:每次给病友做健康宣教,都会拿老爸举例,鼓励病友科学控糖、快乐生活。
在父亲节之际,我想对老爸说:高度自律的老爸,你是我的骄傲!
自我血糖监测,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为资深糖友,当然离不开血糖仪的陪伴。2009年5月,老爸得糖尿病住院。出院前我给他买了第一台血糖仪,手把手教他测血糖。
“丫头,针还没戳进去,我的手指就开始疼了!”
“爸,放轻松,你都学会注射胰岛素了,还怕测血糖吗?”每次测完血糖,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也会记在本子上。
“丫头,我刚才跑步回来,心慌、出冷汗,测了血糖2.8mmol/L!吃了点东西缓过来了!”
“爸,胰岛素要减量啦……”
“爸,你最近有一阵没测血糖了呢!”
“试纸用完了……”买!
“丫头,这个血糖仪坏掉了!我都有1个月不测血糖了哈哈!”
拿来一看,原来是纽扣电池用了快两年,没电了。换上新电池,又能用了。
老爸有一本专门记录血糖的本子,其实他测得并不勤快。
督促老爸按时服降糖药、测血糖,是女儿义不容辞的责任!虽说忙不是理由,但总有照顾不到、疏漏的时候,糖龄一长,总会有所懈怠,怎么才能提升老爸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呢?
互联网 糖尿病居家管理,让爱变得简单
2017年9月21日,我爸有幸成为常州市武进区“互联网 糖尿病居家管理”试点患者,免费获得智能血糖仪一台外加50次远程血糖监测服务。
这样,他在家一测血糖,我的手机上就能实时获得血糖结果,远程监控,更加方便。
“丫头,我刚测空腹血糖6.2mmol/L,你看到没?”
“我手机上看到啦,老爸很棒哦!继续用药,不需要调整方案!”
“老爸,你最近1周没测血糖哇!”
“噢,我赶紧去测!”
老爸主动上台分享抗糖经验
2017年10月18日,我们医院组织糖尿病患者教育讲座,需要一位患者分享抗糖经验。老爸主动请缨,还写了发言稿,在台上用方言侃侃而谈。
“想当初一下子瘦了10几斤,还老要喝水、跑厕所,饭后2小时血糖高到测不出来……打胰岛素根本不会上瘾,血糖降下来,我打了2个多月改成吃降糖药,现在各方面蛮好……这帮医生护士很辛苦,对病人很关心,不厌其烦……”
感恩父亲节!
老爸,你是好样的,你是我的骄傲!
愿天下所有父亲,好好管理糖尿病,乐享健康!
作者: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