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高血压食谱书(糖尿病高血压食谱)

李捷中国注册营养师 0
文章目录:

解析卫健委发布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养食指南,索引,配餐

#健康2023#

我们的祖先是很有智慧的,对于吃饭强调:“饮食有节。”一是要有节制,吃饭只吃七分饱;二是要有节律,每顿饭尽量做到定时、定点、定量。这不仅仅是吃饭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智慧,和哲学的光辉。
做人做事留有余地,表面上看是消化系统的负担加重,大脑的供血随着减少,人对各种事情的反应自然也慢了,肠肥脑满,大脑也不灵光了。实际上是过有节制的生活。
不活动不运动还吃太饱,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各种慢病。养生格言: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不仅仅是吃饭,也是做人。
七分饱在事业和感情上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太冷太热都有点过了,凡事留有缓冲和进步空间,才有力量走好后面的路。
吃到7分饱,究竟什么时候是7分饱?


七分饱-是肠胃最舒服的状态。是基本饱了,对食物的热情有点下降,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可吃可不吃,还有点微微的饥饿感,刚刚好。


很多年前科学家就通过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小白鼠只吃70%的热量,寿命就能延长20%以上。但是在灵长类动物猴子身上却没有得到这个结论。
实验做了38年,把做实验的人都熬到退休了,整整38年,自助餐组猴子和限制热量七成饱的猴子们也都挂了,但他们之间的寿命没有明显区别。可是生活质量却差别很大,限制热量只吃70%热量的猴子们,没有一例糖尿病,各种慢性疾病也很少。虽然没有明显延长寿命,但是生活质量更高,活得更好更舒服。
在人类身上很难做这种实验。一下子做一百年,这种项目也没法做,而且也很难找临床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人天天吃自助餐随便吃,另外一组人都是七成饱,一辈子七成饱,一直到他们都挂了,这个条件很难满足。

但是在2023年2月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Aging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ALERIE试验中长期卡路里限制对健康成年人生物衰老DNA甲基化措施的影响"的研究论文。

实验结论:热量限制可以减缓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衰老速度减缓了2-3%,这意味着死亡风险降低了10-15%,这种效果类似于戒烟。CALERIE是一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临床试验的数据,是第一个对健康人类热量限制的随机对照研究。

不过实验时间还是太短,才两年。实验组每天只吃75%的热量,但营养均衡,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而其他人则照常进食,科学家分析了限制卡路里摄入对减缓人类生物衰老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了热量限制减缓人类衰老速度的证据。热量限制也有助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国家卫健委刚刚发布了,我国的“三高”食养指南: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食养指南。内容非常详细,包括运动指南,膳食指南和生活方式指南。

根据全国各地七个区域当地的食材,以及当地的食材的不足进行补充(比如宁夏,青藏高原等内陆地区,牛羊肉吃太多,就建议少吃一些,同时补充鱼虾水产,物流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搭配的科学的营养配餐。

总热量都比普通成年人推荐的热量要减少300到500千卡,差不多也是七成饱八成饱的样子,无论是你有没有得三高慢病,这种限制热量的饮食对健康都有更多益处。

比如我国成人,轻体力活动的人群,也就是一般的上下班,也不搬砖,坐办公室的白领人员。这些食谱总热量全天1600千卡到2000千卡,轻体力活动人群,日常上下班的白领,一般办公室人员都可以使用。普通成年人都可以吃。但前提是轻体力活动人群。相当于七成饱。需要的能量比这个范围多的,比如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孕产妇,比例可以按照这个,但是克重要适当增加。活动量大的人要多吃一些。

女性每天摄入的热量是1800千卡,男性是2250千卡。国家卫健委在这个基础上,降低300到500千卡的热量,做的食谱。都是在1600千卡到2000千卡。营养够了,但是热量降低,而且限制盐限制油的摄入。

高血压,每天吃盐,酱油等调味品折合3克盐之内,其他的慢病控制在5克之内。烹调油,植物油不超过25克。超重肥胖人群20克就够了。

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大家普遍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这套三高指南,最开始强调的全都是一定要有足够的身体活动和主动运动。达到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在此基础上做到均衡饮食才能保证健康。

如果没有运动,你再精致搭配,再好的饮食也不能预防胰岛素抵抗,也不能确保你的健康。

适量运动是良医,

科学膳食是良药!

动吃平衡是最主要的。当然了,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对情绪和压力的调控能力也很重要,还有就是远离已知的的健康风险,比如戒烟戒酒等。

我提醒大家从今天开始就要运动,不要往后拖。拖到你生病,60多岁得病了,再想运动,已经很困难了。因为你一直不动,器官是用进废退,身体就没认为你没必要,不需要动,心脏也不需要再跳了,骨骼,肌肉都退化了。当你幡然醒悟要运动的时候,也必须循序渐进,别指望一下子跑个马拉松。也是要从快走开始,游泳,有氧操,慢跑,球类,肌肉训练结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循序渐进,让身体有适应和恢复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一周的运动量,运动强度,不要超过上一周的10%,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如果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每天运动半小时到1小时的习惯,等你到了八九十岁,照样健步如飞。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18万人,发现每周运动三次,每次运动30分钟。才百分之几到十几。哪怕你多走走路,多活动活动都比不动强。

英国63%不运动,美国40%不运动,希腊最爱运动,只有15%的人不运动。

日本40%的人能够积极运动。

我们国家才10%的人有运动习惯。你说说谁最不爱运动?

其实人类进化过程都是讨厌运动的。你不运动不怪你,人类都不爱运动。因为在哈佛人类进化学博士《锻炼》一书写到:原始人平时奔跑抓捕狩猎,采集挖掘食物已经消耗太多热量,闲暇时就想躺着和休息,所谓“躺平”吧。但是现代人不用奔跑狩猎采集挖掘,身体活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此时你如果不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和主动运动,又吃得比原始人多多了,就产生各种“失配”疾病,慢病。哈佛人类进化学博士写的书《锻炼》几百万年,人类都是吃不饱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奔跑狩猎,挖掘采集,这种基因被现在吃饱了还不动的生活模式替代也就几十年。有饱饭吃也就几十年。基因和环境的失配,造成了胰岛素抵抗,也是各种慢病的原因。

但是为了活得质量更好。还需要运动。

看看我们的钟南山院士,运动健身几十年,86岁了,比年轻人的身体状态还要好:

不是因为你衰老而失去运动的能力,而是因为你不运动,才会加速衰老。

我国糖尿病18岁以上发病率11.9%,糖尿病前期35.2%。高血压18~44 岁、45~59 岁和 60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13.3%、37.8%和 59.2%。总体还呈上升趋势。其实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很多都是重叠的,都是胰岛素抵抗,代谢失调,光吃不动的必然结果。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但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

也就是说,每四个60岁以上的人,就有三个有“三高”,只有一个暂时还是健康的。这个比例就太高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成为那75%的“三高”吧?

预防三高慢病,首先是预防胰岛素抵抗,首当其冲就是足量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这是卫健委针对“三高”的运动指南:

一定要做到!运动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续命!

先说一下运动强度,是以心率为区分的,你消耗的卡路里只和你的心率和持续时间有关,和做什么运动没关系。以快走和跑步为例子:

每小时五到七公里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八公里时以上是高强度运动。游泳等其他的表格里有。跳广场舞,跳得激烈一点,肯定心率就高一些,强度就大一些。


国家卫健委发布防治高血压运动指南,糖尿病运动指南,高脂血症运动指南,都比普通人的运动指南要强度大,时间长。


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 5 天,每次 30~45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 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那种强度不够的散步,不能逆转胰岛素抵抗,也不能强健心肺功能。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降低血压),除日常活动外,应有每周 4~7 天、每天累计 30~60 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高脂血症人群,除部分不宜进行运动人群外,无论是否肥胖,建议每周 5~7 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 30 分钟中等及以上 强度身体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 每天锻炼至少消耗 200kcal。对于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血管疾病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 再进行身体活动。运动强度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运动 后第 2 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这是卫健委发布的“三高”指南,我做的解析的链接索引:

戳链接勘糖尿病指南

戳链接看高脂血症指南

戳链接看高血压指南

说完运动,再说一说饮食。在国际上,DASH得舒饮食,俗称终止高血压饮食,同时也是作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膳食指南的。不要一提防治高血压饮食,你没有高血压,就觉得和你没关系。其实“三高”都是代谢的失调,胰岛素抵抗是根本原因,当你出现了“一高”的时候,另外“两高”迟早也会出现。

所以,卫健委发布的这些食谱,无论是哪“一高”的食谱,只要控盐,控油,这种限制热量的饮食,“三高”病人和普通人都是可以使用,可以吃的。

先根据我们国家的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发一个我做的防治高血压饮食,DASH。是向下兼容。这种配餐也同样可以适合于普通人,高血糖,糖尿病,减肥和高脂血症的人群。

在国际上也是这个地位。控盐是第一条。每天所有的调料,盐加起来的钠,折合不要超过三克盐。你吃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

配餐视频解说:

李捷注册营养师

高钾低钠,钾含量多的有:蔬菜水果,土豆,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水果每餐至少要占到一半以上。深色的蔬菜要多吃。每天要吃够一斤蔬菜大半斤水果。

按照平衡膳食餐盘摆放蔬菜水果,每餐只少占一半。

1/4盘彩虹色蔬菜,深色多一些。

1/4盘彩虹色水果,颜色越深抗氧化作用越大。

主食一小碗也别多吃,也别不吃。

1/4盘优质碳水化合物主食。其中全谷物只少1/3到1/2,包括杂豆,薯类。
豆制品利于平衡血压,尤其是发酵的纳豆(不要对纳豆有什么误解,其实是发源于中国)最新的实验数据表明:健康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非常有益。但是如果你已经确诊高脂血症一周吃鸡蛋不要超过四个。


每天喝奶300到500克。要喝低脂奶或者脱脂奶,最好是无糖的。充足的钙摄入也对平衡血压有好处。


红肉要限制。一天吃20到50克,而且要去皮去脂肪。我吃了两片牛肉,20克。这餐的蛋白质还有一个鸡蛋和一盒纳豆40克。

1/4盘优质蛋白质。包括鱼虾水产多一些,去皮禽肉适量,瘦红肉要限制,每天不超过50克红肉。

水产禽肉加起来每天可以吃100克。禽肉去脂肪去皮。

素食多荤食少。每天荤食可以吃一个鸡蛋四五十克,鱼水产品加起来40到75克,禽肉畜肉加起来40到75克,这些也就是120克到200克荤食。奶300到500克,脱脂奶或者低脂奶。荤食不超过四分之一。

其他四分之三是素食,包括一斤蔬菜,大半斤水果。四到六两左右的主食。还有各种豆制品折合25克大豆,或者100克豆腐。还有15到25克坚果。

“三高”配餐一定要掌握食物交换份数:

食物的换算量,食物的交换份数,每份90千卡,使用者可参考食物交换表和食谱示例,同类食物相互交换、合理搭配。

超重肥胖人群要每天减少300到500千卡热量摄入,同时增加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循序渐进,把体重降到正常范围。

每天吃1600千卡到2000千卡均衡营养,量化配餐,食物多样不过量,均衡搭配。

总热量1600千卡,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

1600千卡,总食材:
共18份,每份都是90千卡
蔬菜1份300到500克
水果1份100到200克
蛋类1份50克,
奶类2份,每份160克,共320克。
大豆类1份25克干大豆可以折合北豆腐100克。
主食谷薯类8份,每份90千卡,总720千卡,共200克。包括大米,面粉小米藜麦燕麦红豆,绿豆紫薯红薯土豆等。
鱼禽海鲜肉2份,每份50克90千卡,共100克。
油脂脂肪2份共180千卡。
合计18份。1600千卡。
设计三次正餐,二次加餐。
早餐32%,午餐36%,晚餐25%,加餐共7%。

这是食物交换份数的表格,你们可以根据这些菜谱里边的同类的食材进行交换,蔬菜和蔬菜交换,主食和主食交换,优质蛋白质和优质蛋白交换。这样就能用你当地的食材,也搭配出同样效果的营养配餐了。

我解析卫健委的三套共三天的“三高配餐”,南方北方都有,你们食材自己交换。其实现在物流这么发达,在全国各地,想吃什么,基本上都可以买到。

糖尿病食谱,东北地区:

春季的三餐:

食谱可提供能量 1600~2000kca1。 蛋白质63~96g,碳水化合物231~264g 及脂肪53~61g;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 45%~60%,脂肪20%~ 35%。*为食谱中用到的食药物质,药食同源,如赤小豆、山药、百合等。

早餐:

早:玉米面鸡蛋饼。鸡蛋一个50克属于优质蛋白质。玉米面75克。葱花。玉米面升糖指数比白面低,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更丰富。75克玉米面不到二两。

素炒小白菜,早餐一定要有蔬菜,缓控血糖。大家都要养成餐餐吃蔬菜的习惯。

中餐:

主食:杂粮饭(大米 60g,黑芝麻*2g,黑米 40g) ,主食干重生重总共100克,二两,粗细各半,60克大米,40克全谷物是黑米,还有黑芝麻属于坚果)

砂锅小排骨(香菇 50g,猪排骨 40g)

虾仁炒黄瓜(黄瓜 20g,虾仁 40g)

清炖百合牛肉汤(百合*20g,牛肉 20g)

其中优质蛋白质是:

猪排骨40克,牛肉20克。大家注意了,所有的“三高”的食谱,猪牛羊这种红肉,一般是不会超过50克的。

虾仁40克属于水产。

香菇,黄瓜,百合共90克属于蔬菜。

加餐:水果,桑葚200克。为了避免血糖忽高忽低。水果都安排在两餐之间的加餐。糖尿病人一天可以吃100克到200克水果,大家根据表格自己交换。

高血压和高脂肪血症的患者,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可以吃到200到350克。

晚餐:

山药鸡蛋面(山药*50g,鸡蛋 50g,面条 80g)

晚餐又吃了一个鸡蛋,按理说应该是一天一个鸡蛋,这个有点多了,可以换成豆制品。山药是薯类属于主食,山药和面加起来二两。

大家注意,糖尿病的主食一定不能顿顿只吃大米白面。一定要有薯类杂豆全谷物粗杂粮。每餐二两以内。

甘草炖肉(甘草*3g,羊肉 30g) 姜汁菠菜(菠菜 50g,生姜*5g) 鲫鱼汤(鲫鱼 40g,黄豆芽 40g)

优质蛋白质:羊肉又吃了30克,东北还是红肉比较多。鲫鱼40克。

蔬菜共80克有菠菜豆芽。

这套三餐配餐其实也是有缺陷的,蔬菜加起来三餐都不到300克,糖尿病三高应该是要吃到500克蔬菜才够足够的膳食纤维。大家多吃点。

全天红肉吃了110克,水产80克,鸡蛋俩,毕竟是东北,也就这样吧。应该是红肉少一点。水产多一点。

而且没有奶制品。所以说指南上写的每天至少喝300克液态奶,实际配餐并没有体现,这也是缺陷吧。。

下面那一套夏季的食谱,有250克奶。

三餐主食:有南瓜,其实如果一般的蔬菜南瓜,含的碳水化合物不太高,应该列为蔬菜,而不是主食,如果是贝贝南瓜,他的碳水化合物比较高,是可以当作主食的。午餐鸡肉面,晚餐玉米,这样的主食都是挺好的。量也不多,二两左右。

三餐优质蛋白质:鸡蛋50克,豆腐50克,鸡肉50克,猪肉40克,牛肉30克,没有吃水产。

蔬菜吃了200克,水果100克。这个明显比指南少了一半。大家多吃点蔬菜水果。东北可不缺蔬菜。

这个东北的人民要及时调整,少吃几口红肉,多吃点鱼和水产吧。

你们也看到了,指南写的是一套,搭配出来配餐又是另一套,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注册营养师做的配餐。反正我是不满意。不过这个总热量是控制住了,七成饱。即便是红肉也是每个菜二三十克,一天在100克内,相当于两个鸡蛋大小的红肉。比实际上东北猪肉炖粉条,炖酸菜,炖豆角里面的肥猪肉就要少很多了。而且用盐用酱油用油都是克制而限量的。食谱每天才三五克盐。

实际上东北人均吃盐十几克二十克,东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这个食谱已经很克制了。肯定有人说还不够塞牙缝,吃不饱。其实你说的饱就是吃撑了。

再看一下华南地区的配餐,是在高血压指南里面的。同时也适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

华南地区也就是我们推荐的东方膳食模式,接近于地中海膳食,还是不错的,大家都能看到红肉明显减少,鱼和水产品明显增加,这样是更加利于健康的。

华南地区


我国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食材丰富,居民常吃新鲜 蔬菜、水产品,尤其喜欢淡水鱼虾和海鲜,烹调多清淡少盐, 比较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华南地区气候潮湿,食养多采用健脾祛湿的食材。本系列食 谱遵循高血压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南地区特色食材, 尊重本地区传统饮食文化,保留特色饮食,同时保持较少的 油盐使用量。

大家明显可以看出来,高血压的配餐全天的盐是不超过3克,油不超过20克的,奶都是低脂奶。这个是限量版的,按照这个模式吃饭,真的可以预防“三高”。

早餐:

荷叶粥(荷叶*8g,莲子*10g,粳米60g)
毛豆炒蛋(毛豆30g,鸡蛋50g)
素炒马齿苋(马齿苋*100g)

早餐就有必须有蔬菜毛豆马齿苋130克。

优质蛋白质鸡蛋一个。

莲子也是主食,荷叶莲子大米粥,其实还可以加一些小米黑米等全谷物。主食不到二两。

低脂牛奶(200ml)

午餐:


玉米饭(玉米粒25g,大米 70g)
黑豆橘皮鲫鱼汤(黑豆10g,橘皮*8g,鲫鱼50g)
茶树菇炒里脊(茶树菇 100g,猪里脊肉30g)
蒜蓉丝瓜(丝瓜 200g)

蔬菜丝瓜茶树菇共300克,明显比东北那个配餐多。

优质蛋白质鱼50克,猪里脊肉低脂肪30克。黑豆10克。

主食有玉米,大米,二两。

晚餐:

燕麦饭(燕麦 15g,大米 40g)
罗罗汉果冬瓜煲排骨(罗汉果*10g,冬瓜100g,猪排骨 50g)
莲藕海带焖鸭(莲藕 65g,海带50g,鸭肉30g)
清炒芥兰(芥兰 200g)

蔬菜芥蓝,藕,海带,冬瓜,晚餐蔬菜400克。估计和上面那个糖尿病配餐不是一个营养师做的。这一餐就吃400克蔬菜,东北那个一天才吃200克蔬菜,这个量也太多了,吃完了就什么也吃不下了。所以说做菜谱还是要靠注册营养师啊,这个我感觉就是随便写一写。

优质蛋白质:猪肉50克,鸭肉30克。

主食大米燕麦。一两。

油、盐全天总用量:植物油 20g,盐 3g。

这套三餐蔬菜一共830克,普通人根本吃不下去,蔬菜多吃,也没必要吃这么多,你吃这么多,也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也就提醒大家要多吃蔬菜吧,而且这里还有海带蘑菇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配餐居然没有水果,难道高血压和华南人民不配吃水果吗?给人家吃了这么多蔬菜?可以把一部分蔬菜换为水果。总原则是每天吃500克蔬菜,200到350克水果。

大米占的比例太大了,也要减少一部分,增加燕麦等全谷物食物,总量不变。

全天吃了红肉80克,禽肉30克,鱼50克,红肉还是有点多。

后面那套夏季配餐:

早餐:

燕麦粥(燕麦 25g,大米 25g)
紫苏炒蛋(紫苏*30g,鸡蛋50g)
秋葵蛏子(秋葵75g,蛏子 40g)
低脂牛奶(200ml)

午餐:
紫米饭(紫米30g,大米70g)
茯苓鸡汤(茯苓*5g,鸡肉50g)
佛手瓜炒肉(佛手瓜100g,猪瘦肉50g)
白菜虾皮(白菜200g,虾皮 5g)

晚餐:
养麦饭(茶麦10g,大米 30g)
葛根赤小豆薏苡仁排骨汤(葛根*8g,赤小豆*15g,薏苡仁*10g,猪排骨 50g)
木耳蒸鱼片(木耳*100g,鲈鱼50g)
清炒青菜(油菜 200g)

这个配餐还可以,不过依旧没有水果,这个营养师也不负责任。

蔬菜总共:675克

优质蛋白质:鸡蛋一个,鸡肉50克,蛏子40克,猪肉50克,鱼50克。也就是红肉50克,禽肉鱼水产140克。这个比例合适。就是比指南荤食含鸡蛋推荐120到200克高了一点点,有240克。

不过老年人这个量合适,老年人需要的蛋白质比年轻人要多20%到30%。

主食全谷物杂豆比例红小豆,薏苡仁,茶麦,紫米,燕麦加起来也比大米多一点。比例好。

200克脱脂奶。没达到至少300克奶的指南标准。

没有水果。没有坚果。

不过在这几个配餐里算是比例挺好的了。尽管我还不满意。

再看看高脂血症的配餐:

这个营养师应该和前两个又不是一个了,这个配餐还是在这里面我比较满意的。

首先每天都有300克脱脂奶。还有200克水果。蔬菜不多不少500克。看样子是个注册营养师做的配餐。

红肉每天二三十克,比例合适。

兔肉,乌鸡,黄鱼的量和比例都合适。

豆制品,杂粮豆类全谷物黑米糙米高粱米豆类紫薯山药都用到,比例都到位。还有坚果。海带蘑菇木耳这些平时大家忘记吃的也有吃到。

还有鲜豆类蔬菜也很好。

大家多学习一下。

再发几个我做的配餐,大家都学会归类和量化了,一看就明白了。这一份一盘➕一个奶制品都是500千卡左右。

一天三餐均衡营养。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菜谱分享

1. 清蒸鱼


- 食材:鲜鱼、姜、蒜、料酒、生抽、盐、葱花。
- 做法:将鱼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和料酒腌制片刻。姜蒜切末,放在鱼身上,蒸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鱼蒸 10-15 分钟,取出后淋上生抽,撒上葱花即可。

2. 蔬菜沙拉


- 食材:生菜、黄瓜、番茄、胡萝卜、紫甘蓝、沙拉酱。
- 做法:将所有蔬菜洗净切成适当大小,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沙拉酱拌匀即可。

3. 凉拌苦瓜


- 食材:苦瓜、蒜、盐、糖、生抽、香油。
-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薄片,用开水焯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蒜切末,加入盐、糖、生抽、香油调成酱汁,浇在苦瓜上拌匀即可。

4. 糙米饭


- 食材:糙米、水。
- 做法:将糙米洗净,加入适量水浸泡 30 分钟,然后按照正常煮饭的步骤煮熟即可。

5. 西红柿鸡蛋汤


- 食材:西红柿、鸡蛋、葱姜、盐、香油。
- 做法:西红柿洗净切块,鸡蛋打散备用。锅中放油,葱姜爆香,加入西红柿块翻炒出汁,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倒入鸡蛋液搅拌均匀,加盐、香油调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的饮食应该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同时,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进行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果老人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限制,请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

糖尿病与高血压人群低GI水果及抗炎饮食方案

一、现状与挑战:代谢疾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案例1:

浙江55岁糖尿病患者张先生,因每日食用2个芒果(GI值55)导致餐后血糖飙升至14.3mmol/L,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案例2:

北京48岁高血压患者李女士,长期食用腌制水果干(钠含量>800mg/100g),血压波动在150-160/95-100mmHg区间。

数据警示:

-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糖尿病患者中63%存在水果选择不当问题

- WHO警告:高钠饮食使高血压患者中风风险增加28%

二、科学选择:低GI水果的精准筛选

1. 优选级(GI≤35):

- 番石榴(GI=31):每100g含维生素C 228mg(橙子的7倍),膳食纤维5.9g

- 蓝莓(GI=34):花青素含量达163mg/100g,改善胰岛素抵抗实验组HbA1c降低0.5%

- 柚子(GI=25):柚皮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达47%,餐后血糖峰值降低23%

2. 谨慎级(GI 36-55)

- 苹果(GI=36):带皮食用多酚含量提升40%,但肾病患者需控制钾摄入

- 橙子(GI=43):每日不超过200g,避免与降压药同时服用(影响药物代谢)

食用策略:

- 两餐间分次食用(每次≤100g)

- 搭配10g坚果(如杏仁),GI值再降15%

三、抗炎组合:靶向调控代谢紊乱

1. 核心营养素组合:

- Omega-3脂肪酸:每日1.5g(三文鱼100g/亚麻籽15g)

→ 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32%(《美国心脏病学杂志》2023)

- 槲皮素:洋葱 苹果组合摄入,抑制炎症因子TNF-α分泌达41%

- 镁元素:菠菜200g 南瓜籽20g,舒张血管效果相当于5mg氨氯地平

2. 实证食谱:

早餐:

希腊酸奶150g(低脂) 蓝莓50g 奇亚籽5g

→ 益生菌与花青素协同降低肠道炎症

加餐

水煮鹰嘴豆30g 番石榴80g

→ 植物蛋白与维生素C组合提升免疫力

晚餐

清蒸鲑鱼120g 凉拌紫甘蓝(橄榄油5ml)

→ Omega-3与硫代葡萄糖苷联合抑制动脉斑块形成

四、风险防控与个体化调整

1.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警示:

- 服用二甲双胍者:避免过量食用柚子(抑制CYP3A4酶)

- 使用ACEI类降压药:慎用香蕉(高钾引发心律失常风险)

2. 特殊人群改良

- 糖尿病肾病Ⅲ期:

水果总量≤150g/日,优选低钾蓝莓、菠萝

- 高血压合并痛风:

避免高果糖水果(荔枝、芒果),选择樱桃(降低尿酸12%)

五、效果追踪与工具应用

1. 监测方案:

- 连续3天记录「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 晨起血压」

- 使用GL公式计算食物负荷:GL=GI×碳水化合物(g)/100

2. 智能辅助工具:

- 血糖仪联动APP(如LibreView)自动生成饮食热力图

- 家用血压计记忆功能(检测晨峰血压异常波动)

通过「低GI水果精准量化 抗炎营养素靶向组合」策略,配合个体化风险防控,可使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8-1.5%,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5-12mmHg。关键在于建立「食物-代谢-药物」三方联动的科学管理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养生知识分享,如果有特定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