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控糖正常后(糖尿病控糖正常吃饭可以吗)

生命时报 0
文章目录:

血糖控制得好,你的身体会发出5个信号

受访专家:

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李全民

在日常生活中,糖友都格外注意对血糖的控制,以达到远离并发症的目的。那么,你如何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不错呢?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表示,了解血糖最准确的方式是检测,不能单凭身体感受,但是血糖控制得好,身体会有如下表现。

1.不再那么口渴。李全民介绍,糖尿病人经常表现出口渴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多余的糖分要从肾脏漏出,因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出现多尿,导致大量水分丢失。此外,血渗透压明显上升,也会引起细胞水分丢失,从而增加机体的失水量,并产生口渴、多饮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口渴症状常常意味着血糖过高,此时可以适当增加饮水缓解症状。经过合理治疗后,糖友的血糖降至正常范围,血糖就不会从肾脏漏出,也就不再引起水分丢失。因此,当不再那么口渴时,说明血糖得到一定控制。

2.很少感觉乏力。糖友乏力的常见原因如下。1.血糖水平过高,常由胰岛素缺乏引起。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在细胞表面打开一个通道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为细胞提供能量。胰岛素不足时,细胞上不能打开通道,食物分解成的葡萄糖就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堆积在血液中引起高血糖,而细胞由于缺少葡萄糖提供能量,此时机体会出现乏力症状。2.糖友偶尔出现的低血糖也会让细胞得不到能量供给,从而出现饥饿、心慌等情况。3.糖友多尿,可引起钾离子流失,导致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出现乏力。对于伴有乏力症状的糖友,李全民建议在密切监测血糖的基础上,保证摄入能量充足(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粗粮,减少食用白馒头、白米饭等精细主食);及时调整降糖方案,调整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不但能提神,还能提升肌肉含量,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3.视力很好。血糖过高可以引起眼睛内房水渗透压增加,导致屈光不正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而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血糖控制不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会逐渐影响视力,甚至有导致失明的风险。糖友在健康体检时要注意检查眼底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4.对温度感觉不错。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也就是手足分布的神经出现了病变,从而出现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的情况,这些刺激包括疼痛、温度变化等。有些糖友因泡脚洗澡时烫伤或磕碰受伤而无法感知,结果导致伤口溃疡,引发危险。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预防,例如泡脚水最好家人帮忙试水温或用温度计测水温,在家进行足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尽量不要摩擦按摩,以防对皮肤造成损伤),遵循医嘱服用修复神经的药物。如果手足能够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者刺痛,说明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5.夜尿不频繁。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夜尿多是常见情况。糖友血糖控制不好,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导致尿液中晶体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高渗利尿,使得尿液增多,此外前列腺增生肥大也会引起夜尿增多。李全民提醒糖友,如果夜尿增多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另外生活上要注意尽量减少睡前饮水、饮茶的量;如要静脉输液尽量避免在下午或睡前等。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

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第二件事:健康饮食,每顿都有肉,但是有讲究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第三件事:适度锻炼,每天都有专门的运动时间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第四件事:按时吃药,运动和饮食只是辅助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空腹血糖从12降到5,还减重40斤,男子有3个控糖经验

年纪轻轻得了糖尿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幸的,因为这意味着以后都要和药物为伴,还要在饮食上克扣自己,但是有的人心态非常好,他们不仅通过科学的方法把血糖降了下来,还带动身边更多人向健康前进。

没有一点点准备,30岁年轻男子获得“糖人证书”

像往年一样,严先生参加了公司的例行体检,在血糖报告单上他看到自己的空腹结果是12,和身边的同事一比较,他的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后面又复查了一次,还是这个结果,这个时候严先生是彻底确信了,自己成了一名“糖人”。

严先生身高176厘米,体重100公斤,BMI指数29,腰围92,平时饮食比较放纵没有节制,想吃什么站那就买,丝毫没有犹豫,还喜欢向别人推荐美食,别人的邀请从来不拒绝。自己也曾想过,万一最后得病了咋办?不过还没想出什么结果,就投入下一轮美食中了。

而且自己还不喜欢运动,因为每天都是用电脑工作,上下班又有汽车,连走路的机会都没有,工作几年来这身材是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

就是这样的严先生,通过半年的时间减掉了40斤,血糖降到正常范围,成功摘掉了“糖人”的牌子,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快就为大家揭晓。

辨别糖尿病,只看“三多一少”就行了?

对该病有所耳闻的人,应该知道“三多一勺”指的是什么,但是除了这几天,其实还有症状需要大家注意。

经常起来排尿,最近一段时间明显比平时排尿增多,可能是血糖水平高产生了利尿的作用,建议测一下血糖。

饮水量和排尿量增多有关,有出就要有进,失去的水分增多了,当然要再补充一点,于是就忍不住想喝水

饭量增多,很快就觉得饿了,就像汽油里掺杂了水,不耐烧了,能量不足以维持长时间的运转,所以总是忍不住多吃一点,让自己没那么饿。

而减少的部分是体重,这一点会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不是什么好现象,也和失去的水分过多有关。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可能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通常暗示了病情比较重,已经影响到视神经功能,不要简单理解为近视或老花眼。

此外,患者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瘙痒,容易起皮屑,总是想抓,而且整个人总是没精神,懒洋洋的不想动。

严先生总结的三个控糖方法,值得你我一看

其一:为了改变肥胖的身材,他开始运动

严先生刚开始选择下班后跑步回家,但是跑了一天就受不了,因为身上的赘肉太多,跑步负担很大,自己有点喘不过气。于是它改成了室内运动。

每天在楼下做10组开合跳,每组2分钟,随后休息5分钟,练习深蹲和弯腰屈伸。早晨还会围绕小区进行快走。通过前一个星期的总结,严先生发现还是快走比较适合自己,有点喘气但是不太累,5圈走下来还能正常说话。

等体重下降10斤后,严先生选择了慢跑和俯卧撑,每次慢跑20分钟,然后在睡前做20个俯卧撑。

其二:主食减半、肉食减半,增加蔬菜和谷物

在咨询了营养师的建议后,严先生减少了部分主食和肉食,不再以米面馒头为主,加工肉再也不碰,但是他会选择鱼肉、鸡肉、虾肉,有时做成蔬菜沙拉,有时烧蔬菜汤。自从开始控糖后,他再也没有喝过果汁和碳酸饮料,渴了就喝白开水和纯牛奶。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吃,可以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或许对你有帮助。

其三:调整自己的心态,得了糖尿病也能长寿

查出糖尿病后,他听到了很多负面声音,有人说自己肯定活不过10年,有人说能活到60就算不错了,严先生心态很好,没有去在意那些声音,他把自己的烦恼和医生诉说,医生告诉他血糖控制得当,照样能长寿。

慢慢地严先生就不再焦虑了,根据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来,所以最后才取得了成功。严先生想告诉大家,有两种心态一定不能有:

第一种是自我放弃,不肯接受医生的帮助。

很多人在医院答应医生会好好控制血糖,结果一转头该干啥还是干啥,不管控自己,也不去了解疾病,甚至连医生开的药都不吃,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对控制血糖一点帮助都没有。也有一部分人尝试各种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坚持不下来,最后干脆放弃了,直接躺平当咸鱼。

第二种是迷信中草药和保健品,不接受正规治疗

到处找小广告,希望有什么民间偏方能帮助自己,一看到某种产品说能降血糖就盲目相信,各种保健品、保健内衣、中草药买了一大堆,就是不肯到医院正规治疗。

中医能不能治疗糖尿病呢?很抱歉,中医和西医都没有这样的本事,通过服药能把血糖控制下来,但是想回到以前健康状态,几乎不可能。大河网曾经报道有患者自行加服中药,结果把自己喝进医院的事例,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不管尝试什么方法,都要有科学依据,在尝试前不妨问问医生是否可以,大家也可以看一看严先生的经历,他吃了吃药,就是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来进行,其实没有那么难。

参考资料:

[1]身体发出5个信号,是糖尿病的征兆了!建议及早去医院·医糖.2021-08-29

[2]「提醒」号称“纯中药”的降压、降糖药,不要轻易吃·大河网.2018-08-14

[3]「图解」对糖尿病说“不”!健康中国启动专项行动·健康报.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