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吃饱就头晕(妊娠糖尿病吃饱了血糖就高)

梁医生科普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午睡后总是心悸头晕,一般暗示4种并发症,千万别小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中午刚吃完饭,觉得肚子有点撑,或者是想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准备小憩片刻。

结果不一会儿,就感觉心跳加速,头晕得像是站不住脚,仿佛要摔倒一样。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很常见,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是不是因为吃得太饱,休息的时候血糖不稳呢?”

但其实,这种感觉可能是在告诉身体,出现了某些并发症,千万不能轻视。

糖尿病一旦长期得不到控制,除了影响血糖水平外,还会悄悄地引发一些并发症。

而这些并发症,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连休息时也无法幸免。

午睡时心悸头晕的症状,正是糖尿病患者在面对这些并发症时,给出的一个“警示信号”。

那么,糖尿病患者午睡后心悸、头晕究竟是在提醒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它到底和哪些并发症有关?

如果遇到这种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话题,看看背后隐藏着哪些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1.低血糖:最常见的元凶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血糖过高,但其实血糖不稳定的另一面——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一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吃药或打胰岛素时,常常会因为用药过量或者饮食不规律,导致血糖骤降。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可以从轻微的不适,到严重的晕厥甚至昏迷不等。

尤其在午睡后,由于人的血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后,可能会突然下降。

比如说,餐后未及时补充糖分,或者服用了降糖药物后未进行充分的饮食调节,便会导致血糖过低,从而出现心悸、头晕的情况。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有低血糖历史的人,在午睡后低血糖的概率更高。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的人在夜间或午后会经历低血糖事件。

这个时候,心脏的反应会非常明显,因为血糖低会导致心跳加速来尝试补偿能量不足的情况,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心悸的感觉。

而大脑因缺乏葡萄糖,也会让人产生头晕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意识模糊。

2.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幕后黑手”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会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高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上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脏疾病。血糖长期过高,会损害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的负担。

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经有了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午睡时可能会因为血压波动或血流受阻,出现心悸和头晕的现象。

尤其是在午睡时,人的体位会发生变化,血液流动可能会不太顺畅,心脏的负担增大。

这时,如果血管本来就存在问题,心脏的反应就会特别明显,导致心悸和头晕。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午睡后,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发生心悸的几率要高于其他群体。

这个时候,应该特别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动脉硬化或者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

3.神经病变:身体的“警报系统”失灵

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控制,还会引发神经病变,尤其是外周神经病变。

这种并发症会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导致身体的警报系统失灵。自主神经在控制心跳、血压、消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会影响到这些基本的生理功能,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神经病变的一个常见表现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也就是说,当身体从卧位转为站位时,血压突然下降,造成头晕、心悸等现象。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午睡时正是体位变化较为剧烈的时刻。尤其是老人家,睡得太久,起身时血压难以稳定,就会出现头晕心悸的症状。

一些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有神经病变的情况,在休息或睡眠之后,头晕和心悸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这个时候,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已经不能完全按照正常的节奏运作,从而导致了这些不适感。

4.肾脏损害:晚期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肾脏损害,严重的甚至发展成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它会破坏肾脏的过滤功能,使得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血压升高、浮肿等症状。

肾脏损害会影响到体内的水盐代谢,造成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失衡。当钠离子水平过高,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心悸、头晕等不适反应。

而午睡时,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脏问题,体位的变化更容易让这些症状爆发出来。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患有糖尿病肾病,血压波动就更加剧烈。

尤其是午睡后或起床时,可能会突然出现心悸、头晕的情况,这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肾脏的健康状况。

如何应对午睡后的心悸头晕?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午睡后出现心悸头晕,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监测血糖。通过定期测量血糖,可以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特别是在午餐后,糖尿病患者应该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进食和过长时间空腹。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血压和心脏健康。若出现心悸和头晕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心血管问题。

如果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问题,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控制血糖和血压。

若有神经病变或肾脏损害,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节药物,避免长时间静卧和剧烈体位变化。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张莹.中药及复方调控心肌细胞焦亡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分析与探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01-21

高血压病人吃完饭后头晕是怎么回事?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

有些高血压病人在吃完饭总是会有头晕的症状,但坐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后头晕就自动缓解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的就是在吃饭之后的两个小时以内的收缩压与吃饭之前的收缩压相比,如果下降幅度在2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下降幅度在10~20毫米汞柱但吃饭后两小时内的最低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或者虽然收缩压下降幅度没有达到以上的标准,但出现了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晕厥等低血压症状也可称之为餐后低血压。

反复餐后低血压增加老年痴呆、跌倒外伤以及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餐后低血压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哪些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呢?

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发病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所知与我们神经内分泌调节相关。通常,我们吃完饭后,因为肠肽的释放,肠道的血管会扩张,血液向胃肠道流动增加,身体的循环血量减少,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交感神经也会被激活,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脏排血量增加,所以并不会出现低血压。

但在一些老年人当中,由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血压来不及恢复至正常,从而出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神经功能调节紊乱的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在一项关于我国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研究中就发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高达80.1%。另外,有些老年人如果血容量不足、高糖饮食、利尿剂使用过量、降压药过量等也容易诱发餐后低血压。所以,我们尤其需要关注老年人是否有餐后低血压。

如何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呢?

一旦发现有餐后低血压,我们主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两个方面来减少改善这种现象。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少食多餐可以减少我们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餐后适量运动,比如散步20~30分钟,可以增加心脏的血液输出,提高血压;饮食方面,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我们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餐后低血压的现象如果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有糖尿病的病人选用阿卡波糖等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的药物可以降低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此外,生长抑素、咖啡因等药物也可可以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我讲得还可以就点个赞呗~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是杨医生,一个专注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管理的普通医生。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吃完饭为何头晕无力

年近六旬的李女士是一名有着5年病史的糖友,由于平时注意控糖、保养等,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错。这天午饭后,她突然感觉到非常困倦,同时伴有头晕、乏 力等不适症状。根据既往经验,李女士初步判断是低血糖,于是她立即检测,却发现血糖李症状,竟然是低血压引起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张苏河主任介绍,很多糖友平时都 非常注意高血压的情况,一直努力地降血压,却容易忽视低血压。其实,对于糖友来说,控制血压跟血糖一样,都不是越低越好。糖友之所以会出现餐后低血压,是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植物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尤其是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骤然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 病人由于血压低而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的情况。同时,许多药物如降压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等都有可能加重低血压。对于糖友来说,低血压 有着不小的危害,其中最危险的时刻一般为餐后15分钟至90分钟之间,这时须提防因餐后低血压发作导致晕厥与跌倒风险的增加。

张苏河提 醒,对于低血压的糖友来说,主要可以从调节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糖友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提高机体的调节功能。饮食中 盐分要适当,每日大约2~6克;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提高血压。增加营养,可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 等。患者平时在体位改变时动作宜慢,从卧位起立过程中,特别在晨间起床时应在床边稍坐片刻再站起活动。此外,为防止发生餐后低血压,应尽量避免饱食,注意 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饮酒,在进食后不要立即突然起立或从事体力活动。对于低血压症状严重者,需要采取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醋酸氟氢可的松,但应 用与否与具体剂量还应由主管医师诊断后决定,糖友切勿自行用药。

原标题: 原标题:吃完饭为何头晕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