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老年人血糖(糖尿病老年人血糖低于多少考虑为低血糖)

魏向阳医生 0
文章目录: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不要太严格(糖尿病之22)

#糖尿病# #关注糖尿病# #降血糖误区#

糖尿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一般医生都会要求糖尿病患者把血糖严格的控制在标准水平。

我国糖尿病指南建议:一般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甚至有些高危人群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这个标准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是合适的,他们的依从性很好,能够更好的应对病处理低血糖的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血糖降的太低

对于这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老年人,降血糖的要求不应该这样严格,他们可以适当的提高降糖标准。

如果血糖控制的越严格,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就越大,所需要的降糖药物往往越多,这些对于老年人(老老年人)具有潜在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对于已经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应过分追求血糖正常,需要适当容忍更高的血糖控制标准。

因为这些老年人甚至是老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对药物的依从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降糖药吃多了,或者降糖药吃了但是吃饭忘吃了或者是少吃了,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一次的低血糖就可能会要了老年人的命!

适度宽松的血糖控制对于老年人好处多于坏处!

对于高龄、独居、一般健康状况较差、衰弱、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智力下降等情况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8.5%、空腹血糖不超过10mmol/L就可以了。

请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老年糖友降血糖“稳”字当先

老年人是糖尿病最大患病人群,因身体调节能力下降,除糖尿病外,还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病,这使得老年人血糖控制比年轻人更为复杂。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全国委员、天津市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我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邸阜生教授日前表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个体化差异很大,不能一味追求血糖达标,老年人控制血糖一是血糖达标值要讲究个体化,二是要平稳降糖,安全达标,积极防治低血糖。

邸阜生说,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是目前评价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指标,每一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美国和我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血糖控制目标分别为HbA1c<7.0%,空腹血糖在4.4至7.2 mmol/L,餐后血糖在7.8至10.0 mmol/L以内。这些数值仅是总体目标值的平均值,对老年患者并不完全适合。对于血糖偏高,但是身体状态健康,并没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空腹血糖应控制在低于6.1mmol/L,餐后控制在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者,空腹血糖建议在7.1 至7.8 mmol/L,餐后在7.8至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放宽7.5%至8.0%以下。而身体虚弱有诸多疾病的老人,要注意的是血糖控制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因为老人身体各种疾病都会影响血糖水平,应规律体检,听从医生的具体建议。如美国老年病学会规定:对体质较差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的老年患者,控制目标在8.0%即可。

“老年人降血糖还要注意不能求快,平稳降糖非常重要。”邸阜生说,“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本就高于年轻人,如果血糖降低过快更会提高低血糖风险。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感强烈、手发抖、头晕、头痛、嗜睡、疲倦乏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严重者还可出现情绪不稳定、躁动、易怒甚至昏迷,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及猝死。因此老年人降血糖一定要求稳不求快,哪怕是血糖降的慢一点,也要让身体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避免出现忽高忽低的状况。尤其是对高龄老年人,缓慢而平稳地降糖更为安全。”

邸阜生说,老年人平稳降糖,首先要合理用药,切不可随意使用对其他病人有效的降糖药物。目前临床上的糖尿病治疗用药种类繁多,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糖尿病都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这也对内分泌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平稳降压方面,二肽基肽酶-4(DPP-4)对老年人平稳降糖有明显优势,目前纳入国内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共识的控糖基础用药。这种药物通过肠促胰素来促进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不会造成低血糖,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突出的餐后高血糖,其降糖作用更加明显,可以长期帮助血糖维持在稳定状态。其次,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随着天气越发炎热,食欲欠佳、进食量少,户外活动增加、运动消耗增大,再加上夏天人体内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升糖激素)分泌减少,夏季血糖水平往往较其他季节偏低。因此需要及时检测血糖,必要时调整降糖药物。如果出现心慌、哆嗦、出冷汗等症状时,及时补充糖类食物,休息15分钟再测血糖。如果外出时间较长,活动量比较大时,一定要随身携带类似于冰糖这类的糖,升糖快,方便携带。记者 赵津

老年高血糖病人的 用药安全与饮食调养

主办:荥阳市健康促进办公室

支持:荥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老年人糖尿病特点

起病缓慢,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常有疲乏、无力、多汗、皮肤瘙痒、阳痿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血管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明显多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2.高血糖病人的服药时间

早餐时:达美康、亚莫利、瑞易宁。餐前30分钟服药:糖适平、美吡达、迪沙、唐力、丹平、优降糖、消渴丸。餐时服药:诺和龙、孚来迪、拜糖平、卡博平、倍欣。餐后服药:文迪雅、太罗、卡司平、瑞彤。餐中或餐后:二甲双胍

3.高血糖病人的饮食调养

低盐少油,戒烟限酒。多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粗杂粮。尽量不吃蛋黄、动物油脂和内脏、花生、核桃、芝麻、瓜子。禁用:白糖、红糖、葡萄糖、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淇淋、甜饮料等。少食用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头、藕、蒜苗、胡萝卜等。

来源: 郑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