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多高是糖尿病(高血糖多高才算是高血糖)

北青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遇上高血压,记住这3个“标准”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是中老年朋友的常见慢性病,同时合并两种疾病的也不在少数。据统计,我国门诊就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约30%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以上。这“两高”之所以会同时发生,是因为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高热量饮食、运动少、体重超标、嗜好烟酒等。两者一旦相遇,还会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一种疾病会使另一种疾病变得更糟,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患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在治疗方面要记住以下3个“标准”。

选降压药的标准

有些降压药物对控制血糖不利,比如噻嗪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有时会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升高甚至失控。糖尿病患者选降压药时应综合考虑降压疗效、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等多个因素。优选长效制剂(一般一天服用一次),有效平稳控制24 小时血压(包括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以减少血压昼夜波动,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选降糖药的标准

同样,选择降糖药也要考虑那些能够对心、肾提供保护的药物。有的降糖药物,比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选择应慎重。首选的药物还是最常见的二甲双胍,除了可以降低血糖,还具有减脂、减重等作用。此外,SGLT2抑制剂类药物或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对心肾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血压控制的标准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血压要记住一个警戒值,就是当血压高于130/80毫米汞柱时,就需要启动降压模式了。老年或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40/90 毫米汞柱。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在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养成健康好习惯。饮食控糖、控油、控盐,吃饭七八分饱,适当减少主食量。烟酒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4倍,所以一定要戒烟戒酒。坚持合理运动,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作者:徐捷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社

6条中有1条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对照自查

来源:扬子晚报

明天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组织修订了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你都了解吗?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张永文介绍,最新修订的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第一条就提到了糖尿病高危人群,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史;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从数值上来说,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张永文特别强调,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度摄入,更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发生糖尿病的概率。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生活中饮食上都没有节制,而且有些人很喜欢吃甜的食物,导致容易出现肥胖而引发疾病。

另一方面,糖尿病与高血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互为“祸根”。高血压患者中,有不少血糖水平和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还有一个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都有关的原因,叫做“胰岛素抵抗”。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难以承受长期高负荷的重压,终被累垮,功能逐渐减退至衰竭,直至无力分泌胰岛素,体内血糖便急剧上升,引发糖尿病。因此,张永文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有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病科就诊。

@40 的你,别忘了每年检测血糖

糖尿病并非不可防不可控,张永文表示,预防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及早干预。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张永文认为,如果患上糖尿病也不要恐惧,更不要讳疾忌医,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中医环节“消渴”症状有妙方

记者了解到,糖尿病隶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包括上消、中消和下消三个方面,其中上消的特征就是口干、口渴,多由阴虚燥热引起。日常可通过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缓解症状。这里为大家介绍两种具体方法:

第一种:赤龙搅海

1.先把舌尖放在外侧牙龈的右上部位,从右上外侧牙龈,向左上外侧牙龈缓缓地移动,然后再回来,来回做3次。

2.舌尖贴在上牙龈内侧从右上开始,移动到左上,来回做3次。

3.舌尖贴在下牙龈外侧,从右外侧向下再向左外侧移动,来回做3次。

4.舌尖从下牙龈的内侧开始,从右侧向左侧搅动,共重复3次。

第二种:鼓漱吞津

分泌较多的唾液以后,将唾液在嘴里像漱口一样鼓漱。在漱口的过程当中,唾液就会更大量地分泌,然后分成三口缓缓咽下。

糖尿病患者如何诊断高血压,控制在多少达标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合并存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大约3/5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压高了,我国目前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

1.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2.24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毫米汞柱,日间平均血压≥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血压≥120/70毫米汞柱,也被用作高血压诊断标准;

3.家庭自测血压:诊断标准为≥135/85毫米汞柱。

  • 1型糖尿病患者多在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
  • 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可以在2型糖尿病发病之前、之中或之后出现。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1 1>2,这些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肾脏和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非常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干预和处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目标

由于每个病人的年龄、伴发疾病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不同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1)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毫米汞柱。

(2)不需要过于复杂治疗的情况下,伴有心血管病高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血压可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

(3)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妊娠女性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20-160/80~105毫米汞柱。

糖尿病患者降压和降糖治疗一样重要,仍然提倡平稳降压,保护好我们的血管内皮,任道重远,就从每一天的血压、血糖达标开始吧!

作者: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