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手脚冰凉原因(糖尿病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男性)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总感觉腿脚特别凉,可能与这6种疾病有关,赶紧就医

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在停止活动时,下肢特别是脚便会感到寒冷。

这是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最远, 局部血流相对缓慢所导致的。但有时即使气温并不太低,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仍然感到下肢发冷,这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免延误病情。

引起下肢异常寒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

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若病情加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步路之后就感觉下肢无力,需要停下来歇一歇);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加剧;严重者有肢体端溃疡和坏死脱落。

2.闭塞性动脉硬化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肢体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随着病情的进展,缺血程度加重,出现下肢持续疼痛,尤其是当肢体抬到高位时疼痛加重;疼痛在夜间更为剧烈,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

在病变晚期,可出现趾、足或小腿的干性坏疽和溃疡,且较为广泛。糖尿病患者常有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

闭塞性动脉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多见于腹部主动脉下端的大、中型动脉闭塞,两下肢同时发病。

对于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老年患者,如发生上述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3.肢端动脉痉挛症

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综合征,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手指等四肢对称性阵发性发白,随后潮红、疼痛,通常因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而诱发。

在寒冷季节中发作较频繁,起病缓慢。患者在受寒之后,尤其是与冷水接触之后容易发作,故冬季多发。

对于抵抗力低的患者,由于指端缺血而发生的溃疡,有可能导致骨髓炎、败血症等疾病,这也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而及时地应用抗感染药物 有助于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表现为乏力、怕冷、腹胀、 便秘、嗜睡、月经过多;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眼睑浮肿、鼻宽大、唇舌肥厚、皮肤干燥角化、毛 发稀疏干黄、眉毛外侧1/3脱落、声音低粗、心率缓慢、不可凹陷性水肿。

在寒冷季节,有些严重患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体温低、低血压、呼吸浅慢、心率缓慢、 低氧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5.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衰弱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出现持续性下肢寒冷的感觉。

表现为心悸、气短、 多汗、腹胀、头痛、易失眠、疲乏等症状。而这些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并无异常现象,此时应考虑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嫌疑。

临床上,我们常见有些癔症患者由于言语暗示产生的双下肢寒冷感觉。

可见,下肢寒冷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作者: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潘琦

糖尿病患者冬天手脚冰凉的原因及对策

1961年下半年国家在我县初中毕业生中招飞行员,当时我身体很棒,学校推荐我参加选飞,体检80多项内容,县、市两关我都畅通无阻,全县上千人体检最后只剩下4位同学参加省里复检,我是参加省里复检4人中的1个。

复检时,我被查出有点鼻炎,被刷了下来,只有2位同学披红挂彩光荣入伍,成为我县首批飞行员。

当时我虽然招飞没选中,但是身体很棒,冬天只穿1条裤子不觉得寒冷。

自从1975年患糖尿病以后,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尽管增加衣服也无济于事。

为了生存,我自觉学习医学知识,通过学习,我找到了手脚冰凉的原因和对策,通过辨证施治,综合调理,效果很好。


冬季手脚冰凉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很多营养品想吃而不能吃,又要从小便中把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排出体外,入不敷出,身体营养匮乏,阳气不足,气血亏虚。

糖尿病患者气血亏空,血不能养气,气无力推动血行,全身营养物质匮乏,身体远端部位一一四肢更甚,所以冬天手脚冰凉。


冬季手脚冰凉的对策

1.控制好糖尿病

将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之内,缓解多饮、多尿、多食“三多症状”,减少营养物质从小便中流失。

2.饮食既要合理,也要全面

为了满足身体多方面的需要,我不限制食物品种,只控数量,如果副食品吃得多就按“食品交换份”减少相应的主食量。每天吃3餐,不少于6两米,不当“饿死鬼”!

3.健脾温阳,补气活血

姜葱、胡椒、花椒等属于辛温发散类调味品,鸽子、羊肉、麦子、小米、大枣等都是偏温的食材,这些食品我适当地食用。

芪是补气大王”,当归可补血养血,补血和血,人参补气养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以米参、西洋参、长白山野人参品质最佳,以上这些食材我经常交替食用。

4. 加强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糖尿病是个“消耗病”,营养“收不抵支”,身体抵抗能力差。平时我十分注意加强营养,经常交替服用牛奶、羊奶、驼奶、蛋类、豆类、鱼类和瘦肉,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有时将黄鳝炖腊肉,人参、红枣、黄芪等蒸鸽子吃,对滋补肾、补气活血大有裨益。

5.加强运动锻炼

运动能降糖、降脂、减肥,增加血管弹性,疏通筋络血管,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的体质等多种功效。我每天清早醒来就在床上按摩四肢,下床后做健身功,用双手从头拍到脚。早晚餐后半小时外出散步各40分钟左右,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6.多穿衣服,注重保暖

冬天我外出时头戴帽子,脖子上系围巾,上身穿羽绒衣服,下身穿毛线裤子,手上戴手套,脚穿全棉保暖袜,以防止冻伤和感冒。

现在快80岁了,身体还比较硬朗,现在还在加班加点著书立说,为广大糖友抗击糖尿病提供正能量。

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巜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中国糖龄王

糖尿病人入冬后手脚冰凉怕冷,用好3味药,让身体回暖、血糖平稳

随着冬季的到来,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感到比其他人更加畏寒,即使穿得再多,帽子、围巾、秋裤、棉鞋一应俱全,仍然觉得手脚冰凉。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着血糖波动、频繁感冒、性生活不顺畅等问题。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阳虚,即人体内的生命之火不足。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的根本病机是阴虚,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阴虚会导致阴阳失衡,阴液耗损进而伤及阳气,最终导致阳虚。冬季到来时,阳气相对较弱,阳虚症状更加明显,这无疑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因此,补充阳气变得至关重要。除了建议糖尿病患者多晒太阳以补充阳气外,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具有极佳回阳效果的方剂——四逆汤,源自《伤寒论》,由生附子、炙甘草、干姜三种药材组成。

附子被誉为扶阳的首选药物,它就像太阳一样,能够将热能传递到全身各个部位;

干姜具有强烈的辛热之性,擅长驱散体内的寒气,仿佛在体内点燃了一把火,将寒气驱逐出去;

炙甘草则负责稳定药效,提供能量,使得药效在体内持续时间更长。

这三种药材的合理搭配既能补充阳气,又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降低血糖和改善症状的效果。

让我分享一个发生在三个月前的例子。当时我在外地进行义诊,接诊了一位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当地入冬较早,居民们已经换上了冬季的衣物,但这位患者穿得比其他人还要厚。

患者自述,自从天气变冷后,她的不适症状增加了,尤其是特别怕冷,总是感到疲倦欲睡,多饮多尿,食欲旺盛,尿液中有大量泡沫。观察她的舌苔,发现舌质淡白。她的空腹血糖高达9.5mmol/L,尿糖为(3 )。

根据患者的症状,我以四逆汤为基础方,进行了适当的加味调整,并给予水煎服。仅仅一周后,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指标就有了明显的下降。

继续服用两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稳定在5.3mmol/L左右,尿糖转为阴性。她的手脚变得温暖,脸色红润,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最后,我叮嘱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并在阳光充足时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