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妇糖尿病筛查价格(孕妇糖尿病筛查必须要做吗)

卫生院张医生 0
文章目录:

孕期糖尿病:孕妈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怀孕本是一段充满幸福与期待的旅程,然而孕期糖尿病却可能悄然来袭,给母婴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 ,这意味着每6位孕妈中就可能有1位受到孕期糖尿病的困扰。因此,了解孕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孕期糖尿病的类型与成因

孕期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妊娠糖尿病(GDM)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占孕期糖尿病的大多数。其发生与胎盘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岛素作用有关,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升高。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则是在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张新宝)遗传因素、高龄妊娠(年龄≥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是孕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肥胖的孕妈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更易发生孕期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的危害

孕期糖尿病对孕妈和胎儿都有诸多危害。对孕妈而言,孕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2 - 4倍,还可能出现羊水过多、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难产、剖宫产的几率也会升高,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对胎儿来说,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胎儿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巨大儿出生后,未来患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孕期糖尿病的诊断

目前,孕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糖检测一般在孕24 - 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妈,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能会提前进行血糖筛查。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管住嘴、迈开腿”是基础。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等每天保证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血糖仍不达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有效。同时,孕妈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孕期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只要孕妈们提高警惕,做好筛查、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希望每一位孕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产检不是越多越好!这6项检查最关键(附国家免费政策)。

很多准妈妈以为产检项目越多越放心,结果每次产检花费上千元,还把自己折腾得心力交瘁。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23年版),抓住6项核心检查就能保障胎儿健康,还能享受国家补贴!

一、孕早期必做2项

NT检查 早唐筛查(孕11-13周)

▶查什么: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 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

▶政策福利:全国推行免费NT检查(部分地区需农村户口),北京/上海等地早唐可报销60%

建档基础检查(孕12周前)

▶查什么:血常规/尿常规/血型/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病

▶国家规定:这些项目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可全免!

二、孕中期黄金3项

3. 唐氏筛查/无创DNA(孕16-20周)

▶查什么:21/18/13三体综合征筛查

▶政策解读:普通唐筛国家补贴后自费50-200元,无创DNA检测在深圳/杭州等12个试点城市可医保报销30%

4.大排畸超声(孕22-24周)

▶查什么:胎儿心脏/唇腭裂/四肢发育等重大畸形排查

▶卫健委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必须提供系统超声检查,部分地区(如成都)农村孕产妇可申请200元补助

5.糖耐量检测(孕24-28周)

▶查什么:妊娠糖尿病筛查

▶省钱诀窍:提前在社区医院开检查单,比三甲医院便宜40%,检测结果全国互认

三、孕晚期关键1项

6. 胎心监护 分娩评估(孕36周后)

▶查什么:胎儿缺氧风险 骨盆测量 胎位确认

▶国家新规:孕晚期5次基础产检费纳入生育保险,自费部分不超过80元/次

警惕这些智商税!

❌微量元素检测(卫健委已叫停)

❌ABO溶血检查(除非夫妻血型特殊)

❌基因全序列检测(健康孕妇不需要)

划重点:

1️⃣ 保存好《孕产妇保健手册》可享8次免费产检

2️⃣ 农村户口记得申请"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500元

3️⃣ 异地产检保留发票回参保地可报销

孕期检查不是越贵越好,跟着国家指南走,该查的不漏查,不该查的不花冤枉钱!转发给准爸妈,生娃也能省出一台婴儿车

本文依据国家卫健委《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及各地医保政策整理,具体以当地医院为准。

妊娠糖尿病:不仅是孕期风险,更关乎未来健康

妊娠糖尿病,顾名思义,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虽然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妇女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妊娠糖尿病是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妊娠糖尿病妇女:Ⅱ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

研究表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7倍! 这是因为妊娠糖尿病反映了机体存在潜在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而这些缺陷在产后可能持续存在,并最终发展为Ⅱ型糖尿病。

因此,对于曾经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即使产后血糖恢复正常, 也需要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建议每1-3年进行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Ⅱ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对子代的影响:从胎儿期开始的健康隐患

妊娠糖尿病不仅影响母亲健康,还会对胎儿和子代造成长期影响。

  • 巨大儿: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升高,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生时体重超过4000克,称为巨大儿。巨大儿不仅增加分娩风险,而且未来发生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妊娠糖尿病也会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这些孩子虽然出生时体重较轻,但未来发生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较高。

因此,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子代, 也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和代谢状况,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肥胖、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总而言之, 妊娠糖尿病不仅是孕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更关乎母亲和子代的长期健康。通过积极的孕期管理、产后随访和子代健康监测,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带来的健康风险,守护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