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尿酸高(糖尿病高血压尿酸高患者能吃菜谱)
高尿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吃什么药好?医生讲
最近,《中国高尿酸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发布了,这份指南和2013年发布的专家共识相比,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了更多信息和依据。尤其是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药物选择方面,提供了更多参考。今天张大夫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知识。#清风计划#
之前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是: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而最新的指南去除掉男女性别因素考虑,一概规定为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就可以诊断高尿酸血症。#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
2、高尿酸血症合并有其他疾病,应该如何选择药物?最新的指南提出了多病并存时的“综合治疗”理念。因为尿酸高的人很多都同时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选择治疗的药物时,应该尽量避免升高尿酸药物。
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时,降压药的选择上建议选择氯沙坦和地平类降压药,不推荐氢氯噻氢和呋塞米这一类利尿剂。
②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如果合并甘油三酯升高时,降脂药建议首选非诺贝特;合并低密度脂蛋白不达标的患者,建议阿托伐他汀钙作为首选。
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糖药建议优选兼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次选不升高血尿酸的药物。而诸多降糖药中阿卡波糖、达格列净等药物可以起到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以上就是尿酸升高的患者,如果还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的最新指南精神,因为尿酸高的患者多数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熟知这部分知识。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快点转给您的亲人朋友吧。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分别不能吃什么?收好这份实用清单
每当生病的时候
就会从爸妈、亲戚、朋友等各种渠道
被告知需要忌口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
虽然有些做法并不科学
但其实“忌口”
是为了让病好得更快
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病的禁忌
如果生不同病时
不注意相应的饮食禁忌
不仅不利于康复
甚至会加重病情
下面帮你列全了
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
饮食禁忌
看完赶紧收藏吧!
高血压患者应该少吃啥?
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没有特异性症状,少部分人会有头疼头胀、脖颈僵硬等情况,也仅会在精神紧张、愤怒和剧烈体力活动后发生,而大多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但是,长期高血压可能会造成心、脑、肾、眼底脏器的危害而出现相应并发症。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
而合理膳食可预防控制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合理饮食模式不存在禁止吃的特定食物种类,但是强烈建议避免高钠、高脂食物和引起血管收缩、大脑兴奋的饮品。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如下: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啥?
糖尿病人群的饮食,如能做到控制总热量前提下,形成以下习惯,也能和健康人一样长寿。
1、保证食物多样化
2、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
3、少量多餐
4、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但是,糖尿病饮食禁忌的误区非常多,而错误的饮食禁忌其结果达不到使患者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延缓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以下禁忌:
高尿酸患者不能吃啥?
总体来说,高尿酸的饮食禁忌就是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影响尿酸排泄的食物的摄入。具体如下:
避免高嘌呤饮食
畜禽肉、海鲜类和动物内脏,以及菠菜、蘑菇、芦笋等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高尿酸患者应避免食用。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规律为:内脏>肉>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水果。
减少油脂的摄入
由于高尿酸患者易继发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需控制能量及脂肪供能比例,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故应尽量避免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坚持少油的烹饪习惯。
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
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以减少嘌呤量。
避免高盐饮食
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尿酸排出体外,所以患者应避免食用腊肠、咸鱼、泡菜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
禁酒、控制果糖摄入量
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物会抑制尿酸的排出,果糖摄入过多也会减少尿酸从肾脏中排泄。应尽量避免喝酒和果汁。
转自:新华网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男子天天喝酒应酬 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的2017江苏省微循环学会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上传出信息,高血脂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元凶”,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主任任利群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首先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开始,如果是经常吃肉、喝酒、缺少运动的人,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都要警惕高血脂了。
天天喝酒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患者李某37岁,在南京经营一家高档会所两年多,身材偏胖,1米7的身高,体重有160多斤。李某为谈生意几乎每天要喝酒应酬,经常喝到深夜。虽然会所生意蒸蒸日上,可是他的身体却垮了。没有家族史的他,一年多前意外查出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李某及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医生的建议下立即来到中大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任利群主任解释,年纪轻轻患上这么多疾病,和他体重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虽然经济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多数人也很关注自身健康,愿意定期体检,治疗上依从性也不差,可是却不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而恰恰是这些喝酒吸烟、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熬夜、久坐、精神因素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所谓的“老年病”,严重的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中风残疾或危及生命。
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
任利群主任介绍,高血脂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元凶”,最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很多人会认为,一般肥胖的人容易引起高血脂,其实高血脂并不是肥胖人的“专利”,即使是瘦人也会有。
临床上发现,有些人可能看上去外表十分苗条,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和中老年人。但不代表就会和高血脂“绝缘”。专家提醒,这类人群如果在饮食和生活上不加节制,当症状出现后,往往会比其他患者更加严重。因此,瘦人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血脂情况,如果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意味着你的血脂亮起了“红灯”,要多加注意,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经常吃肉、喝酒、缺少运动 要当心高血脂
任利群主任介绍,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往往是引起高血脂的导火索。首先多肉少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都喜欢大块吃肉。但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吃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害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如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等;其次过量饮酒。喝酒过量也是诱发高血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会极易造成热能过剩而导致肥胖,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高脂血症;最后是缺乏运动。很多上班族都是静坐一天,活动很少,致使有氧消耗降低,而这恰恰也是导致高血脂发病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冬季人们习惯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如果不能合理运动,必将导致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降脂不是越低越好 强调个体化治疗
任利群主任介绍,在用药物降脂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低胆固醇,提倡对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高血脂治疗一般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饮食调节的关键是控制总热卡量,同时注意运动锻炼和戒烟。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药物,尽管大多数他汀类药物均有轻度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但临床上甘油三脂显著增高的患者仍应选用贝特类。混合型高脂血症可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联合治疗。
专家提醒,当严格控制饮食3个月后未收到明显疗效时,应坚持药物治疗。当然,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另外,降脂治疗应长期坚持,不应随意停药。
提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脂血症
任利群主任指出,预防远胜于治疗,改变不良方式可以预防高血脂的发生。首先是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每周至少活动3~4次;其次是戒烟戒酒,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再次是改掉“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少吃熏烤、腌制、油腻和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最后是不要久坐,避免脂肪堆积。除外,要坚持定期体检,服用合适降脂药。专家建议普通人应每两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崔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