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喝豆浆吗(糖尿病性肾病能喝豆浆吗)
慢性肾病饮食注意6原则?豆浆能不能喝?透析患者该怎么吃?
前一段时间有个患肾病的患者咨询,说自己最近体重下降的有点多,很头疼,问他啥原因,他回答是,因为不久前诊断肾病,医生给自己说饮食应该注意,结果自己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吃,每顿饭吃的都不多,再加上精神不好,所以现在体重一下子减了不少。其实像这位患者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但实际上,对于肾病的饮食是因人而异的,也需要根据病情来进行调整的。
如果发现患者病情处于肾病早期阶段,其实在饮食上的禁忌并不是很多,只要正常均衡饮食就好,不用特意的控制某种食物。但随着肾病的进展,体内的含氮废物无法排出,造成过多的含氮废物堆积在血液内,随着肾病的持续严重,最终慢性肾病可能会引起尿毒症,而尿毒症严重时,尿量会减少,导致人体内过多的钠、钾离子无法靠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候就需要患者随着病情来适度的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及钠、磷、钾离子的摄取,这样可以起到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那么,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饮食都有哪些原则?摄入蛋白有哪些要点?以及肾病进入到尿毒症阶段需要透析时,哪些食物是禁忌呢?今天咱们来一起聊聊。
慢性肾脏病分5个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症状,注意事项也不同慢性肾脏病(英文简称 CKD)分为五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区分:
第一阶段:肾功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大于等于90
第二阶段:肾功能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之间
第三阶段:肾功能中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30-59之间
第四阶段:肾功能重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之间
第五阶段:末期肾脏病变,也称为尿毒症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小于等于15
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患者,如果有蛋白尿、血尿的,需要控制血糖和血压。血糖空腹在6.1mmol/L以内,如果是糖尿病肾病空腹应该控制在7.0mmol/L以内。餐后血糖在7.8mmol/L以内,如果是糖尿病肾病餐后可控制在11.1mmol/L以内;血压要求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不抽烟、不酗酒、不熬夜,维持规律的作息,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第三和第四阶段者出现泡沫尿、水肿、高血压、贫血和倦怠等症状,应控制体重、减少盐分的摄取避免浮肿、减少摄取高磷食物,并补充钙质。
到了第五阶段无法正常代谢及维持体液平衡,会出现尿毒症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呕吐、营养不良、心衰竭、肺水肿、走路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症状,通过饮食和药物来预防高血钾,避免心律不整,同时也要做好透析的选择与准备。
一般来说肾病早期,患者没有太多不适感以及严重的并发症的话,饮食不必特别注意,但应该维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但随着病情加重,肾病患者应该坚持6个饮食原则:低磷、低钾、低钠、低蛋白、足热量、控水分。
1、维持足够的热量
摄入足够的热量能够帮助患者维持体重,如果肾病的患者摄入的热量不够,人体会分解蛋白质作为能量使用,这样会增加含氮废物产生,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普通的肾病患者可以多吃“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例如:玉米粉、藕粉、凉粉、粉皮、果糖、蜂蜜、糖果等,以及在进食时摄入橄榄油、色拉油等植物性油脂。不过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则应该咨询营养师来,确定自己的热量摄入。
2、降低蛋白质的摄取
肾病进入中后期,应该考虑降低蛋白质摄取,可以减少含氮废物以及各种离子在人体内的堆积,但降低蛋白并不是不吃蛋白质,而是应该首选优质蛋白摄入,蛋白质摄取应该有一半以上要来自优质蛋白质,也就是含较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容易吸收的蛋白质,比如,鸡肉、牛肉、鸡蛋、牛奶以及各种大豆类制品,避免摄入红豆、绿豆、面筋、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食物。低蛋白饮食是根据肾病患者的情况和病情来进行调整的,一般来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不用专门的采用低蛋白饮食,而第三期前期则应该控制在0.8克/公斤体重,第三期后期及第四期和第五期,则应该控制在0.6-0.8之间。
3、低磷饮食
肾功能衰退的患者,肾脏无法排除过多的磷,而钙、磷无法平衡时,容易造成副甲状腺机能亢进、骨骼病变、皮肤搔痒等症状。所以,最好避免高磷食物,例如全麦面包、糙米、麦片、燕麦、动物内脏、鱿鱼丝、金针菇、香菇以及各种加工食品。
4、低钾饮食
钾离子是人体重要的电解质,能够维持细胞与肌肉组织的功能,但血钾浓度过高会影响全身肌肉组织,严重则会造成心跳不正常;如果患者肾功正常,尿量大于1000ml,那么一般来说不用专门限钾,不过钾离子异常,尿量少的患者应该避免吃生的食物、脱水干燥的食物、含大量海草的食物、低钠或低盐产品(一般用钾离子替代)、以及糖浆、浓缩饮料和果汁,但可以吃新鲜的水果。
5、低钠饮食
限钠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控制血压,进行体液调节。一般盐分的控制,正常人应该低于6克,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该控制在3克以内,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每天的盐分应该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控制在2-6克之间,替代品可以用天然的调味料,比如柠檬、洋葱、葱、姜、蒜、酒、白醋、肉桂、胡椒等等,可以减少钠的摄取。并且应该避免各种加工食品,这些都添加了大量的钠盐。
6、控制水分摄取
一般肾病患者其实不用限制饮水的,尤其是没有水肿,尿量正常的患者,但对于有水肿的患者,则要限水,水肿越严重,更应严格限水。这类患者应尽量少吃腌制及加工制品避免口干,也可以把一天所需的水量用容器装好,喝水时请小口小口喝,且含在口中数分钟再吞下,这样能够有助止渴,控制饮水量。
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通用的饮食方法,适合每一个肾病患者。因为有不少肾病患者还有其他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等,再加上个人情况的不同,所以最好的饮食方法应该跟医生或营养师讨论。
肾病能喝豆浆吗?蛋白质摄取需注意哪些问题?其实,肾病患者在摄入蛋白质的问题上最为纠结,顾虑也比较多,因为控制蛋白摄入,能够减少废物堆积,延缓肾病的进展。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还能喝豆浆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肾脏患者可以喝豆浆补充蛋白
肾脏病患者在蛋白质摄取上,有些事项需要注意,比如豆浆含钾,那患者是不是不可以喝豆浆了呢?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肾病患者代谢能力差,所以不能喝豆浆的想法并不正确,豆浆的确含有钾,但是含量并不高,并不会因为摄入正常量的豆浆而出现钾离子增高的问题。而且,豆浆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物质,也是许多肾脏病患需要的,因此只要计算好每天摄取的量,肾病患者还是可以喝豆浆。
从蛋豆鱼肉摄取优质蛋白
肾脏病患还是需要补充必须氨基酸,但是因为肾脏代谢差,所以单位的蛋白质摄取不能过高,要注意摄取量。优质蛋白质是肾脏病患的最佳选择,所谓的优良蛋白质指的是高生理价蛋白质,大多来自于肉、鱼、豆、蛋类及牛奶。其中因牛奶和蛋所含的磷较高,必须注意摄取量,牛奶一天最多一杯(约 240ml),也可以低磷奶粉来补充。另外,蛋的摄取需考虑是否有高胆固醇,建议量因人而异。肉类如鸡、猪、牛、羊、鸭等红肉类;鱼泛指海鲜类如深海鱼类、海参等;豆类指的是黄豆做的制品,如豆腐、豆干、豆浆,也因此吃素食的人,黄豆制品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不同阶段肾脏病蛋白补充量不同
不同阶段的肾脏病有不同的饮食方式,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要降低饮食中的蛋白质减轻肾脏负担,每天约50-60克的蛋白质可以维持健康,大约等于鱼肉或瘦肉一两,又等于鸡蛋一个,或三小块豆腐,或豆浆或鲜奶240毫升。在牛奶和豆浆的选择上,虽然牛奶的钙质也很丰富,但有些人有乳糖不耐症的问题,喝牛奶会拉肚子,这时就建议以豆浆为主。
重度肾脏病但尚未接受透析治疗的病患,一样要遵守低蛋白饮食,每公斤体重根据患者情况限制摄取0.6-0.8克的蛋白质,一天只能摄取30-40克的蛋白质,约比中期的患者减少近一半。
但如果已经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流失较多的蛋白,因此反而要在饮食上补充多一点蛋白质,这时候补充的蛋白,大约每公斤体重1.2-1.4克。
透析的患者因为肾功能较差,在饮食上有很多限制,一般来说原则跟肾病患者相似,但需要更加严格。那么,究竟有哪食物需要特别注意减少或避免呢?
低生物蛋白质食物
每次透析,人体的蛋白质会流失约6-8克,如果蛋白质控制太严格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但是低生物价值的蛋白质还是要少摄取,例如:红豆、绿豆、豌豆、面筋、瓜子、花生、腰果、杏仁果、糙米、全麦制品、燕麦、薏仁、小麦等等。
高钠食物
透析的患者,如果体内有过多的钠离子无法排出,容易出现高血压、水肿、肺积水等等,同时增加心脏负担。一般来说,调味料的钠含量普遍不低,可以更换为胡椒粉、香醋等钠含量低的调味品,尽量避免食用高钠含量的调味料或食品,例如:酱油、辣椒酱、盐、味精、味噌、鸡汤块、豆瓣酱、泡菜、榨菜、酸菜、笋干、豆腐乳、香肠、泡面、火腿等等。
高磷食物
适当限制饮食中磷含量,可减缓肾功能的衰退,而病人也可以按照医嘱服用磷结合剂,随餐一起服用。高磷食物包含:鸡蛋豆腐、黄豆、红豆、花豆、黑豆、豆皮、绿豆、瓜子、腰果、杏仁、开心果、核桃、花生、糙米等等。
高钾食物
透析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钾离子摄取量与血压相关,所以饮食不要随意限钾,请配合营养师或医师指示调整。但高钾食物最好避免,包括:菠菜、空心菜、葡萄干、红枣、红薯、山药、马铃薯、辣椒、咖啡、茶等等。
透析患者易贫血,饮食需要补充铁
透析的患者出现贫血是很常见现象,会引起倦怠和疲惫感,运动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和其他肾病情况不同的是,透析的病人需要控制贫血的状况。建议透析病人的血红蛋白最好维持在110-120g/L左右,比容则最好维持 33%-36%。
造成病患贫血的原因有四个:
1、红血球寿命缩短: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透析时血液流失:每次透析约流失 20ml的血液,应给予铁剂补充、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或者输血。
3、维生素缺乏:因为透析会使维生素流失,所以每天都要补充维生素B及叶酸。
4、红血球制造减少:因为红血球生成素减少,必须补充红血球生成素。
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贫血,那就是多补充铁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补充帮助铁质吸收和合成的营养素。铁质丰富的食物,可选择红肉类的牛肉、羊肉等,建议以瘦肉为主,避免高油脂、高胆固醇。另外,患者也可以补充含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及叶酸的食物,帮助体内红血球及血红素的生成,如菠菜、西红柿、柑橘、柠檬等深绿、黄、红色蔬菜水果,但这类蔬果多属高钾食物,建议进食的时候不要喝汤。
我有糖尿病老公,特爱喝豆浆,内分泌医生建议他这样喝豆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我老公,四十好几的年纪,体型偏胖,肚子上的肉比他银行卡里的存款还要多点儿。
前几年查出来糖尿病,医生叮嘱他要控制饮食,可他这个人,嘴巴比胃还不听话,啥都想吃,尤其爱喝豆浆。
每天早晨一杯豆浆,不喝还不行,喝上了还老觉得不够。
我寻思着,豆浆这东西,应该算健康食品吧,反正不像奶茶那样甜滋滋的,也没啥脂肪,喝点应该没啥事吧。
结果,带他去看内分泌科,医生听完他每天一大杯豆浆的习惯,皱了皱眉头,语重心长地说:“豆浆是好东西,但你老公这么喝,不太合适。”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医生,豆浆还能喝出问题?”
医生点点头,给我们讲了一通道理,听完我才明白,糖尿病患者喝豆浆,确实是有讲究的。
豆浆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黄豆打碎加水煮熟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还有点碳水化合物。
营养确实不错,很多人拿它当牛奶的平替,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完牛奶肚子咕噜噜响的,改喝豆浆就舒服多了。
但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最要紧的就是控制血糖,而豆浆虽然不像白米饭、白面包那样一下子把血糖拉高,但它也不是完全没影响。
里面的碳水化合物还是会让血糖上升,尤其是那些喜欢加糖的豆浆,简直就是给血糖添一把火。
医生跟我们说,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喝豆浆的,但不能随便喝,更不能当水猛灌。
我老公以前喝豆浆,基本就是一大碗,咕嘟咕嘟几口下肚,喝完还觉得没喝够。
医生直接摇头,说这种喝法不行,糖尿病人喝豆浆,得讲究点方法。
第一,量得控制住。
不能一喝就是一大杯,医生建议每天最多200毫升左右,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杯子,别贪多。
因为哪怕是不加糖的豆浆,喝多了也会让血糖上升。
第二,喝豆浆的时间也有讲究。
最好是配着其他食物一起喝,而不是空腹直接灌下去。空腹喝豆浆,血糖升得快,尤其是早晨刚起床,身体对糖分的吸收能力特别强,这时候来一杯豆浆,血糖可能一下子飙升。
医生建议最好搭配些全麦面包、鸡蛋,甚至加点坚果,一起吃能让血糖上升得慢一点。
第三,别喝太细腻的豆浆。
现在很多超市卖的豆浆,或者外面早餐店的豆浆,都是用机器打得特别细腻的,这种豆浆入口顺滑,但问题是,越细腻的豆浆,消化吸收就越快,血糖上升也就越快。
医生建议,自己在家打豆浆的话,稍微粗一点,别过滤得太干净,保留点豆渣,膳食纤维多一点,对血糖控制有好处。
第四,最好别加糖。
这个不用多说,糖尿病人要是喝加糖的豆浆,那基本就等于拿血糖开玩笑了。
医生还告诉我们,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喝豆浆能降血糖,这其实是个误区。
确实,有研究表明,大豆里面的某些成分,比如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对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可能有助于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从而让血糖控制得更稳定一点。
但这不意味着喝豆浆就能把血糖降下来,它不是药,指望喝豆浆治糖尿病,基本上是异想天开。
有些糖尿病患者还伴随着高尿酸或者痛风,这种情况就要特别小心了。豆浆属于高嘌呤食物,喝多了可能让尿酸升高,甚至引发痛风发作。
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本身尿酸也高,或者有痛风史,喝豆浆就得更加节制,甚至干脆少喝或者不喝,免得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肾功能不好的人,也不能随便喝豆浆。糖尿病时间长了,有些人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这时候肾脏的排泄能力下降,豆浆里的蛋白质代谢产物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所以如果有糖尿病肾病,喝豆浆前一定要问问医生,别自己乱喝。
听完医生的讲解,我老公一脸懵:“那我到底还能不能喝豆浆?”
医生笑了笑,说:“当然能喝,只要掌握好方法。”
总结下来,糖尿病患者要喝豆浆,最好是:
每天控制在200毫升以内,别贪杯。
最好在早餐时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喝,比如鸡蛋、全麦面包、坚果,避免空腹喝。
选择自己磨的或无糖豆浆,不要买外面加糖的豆浆。
保留点豆渣,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如果有高尿酸或糖尿病肾病,喝豆浆前先问问医生,别自己乱试。
医生的话让我老公终于明白了,原来不是豆浆不能喝,而是得讲究点喝法。
回家后,他开始听医生的建议,每天早晨一小杯豆浆,搭配一个鸡蛋和一点坚果,喝完后血糖也比以前稳定多了。
糖尿病这种病,说到底是管住嘴、迈开腿的病,很多人都觉得管住嘴太难了,其实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
豆浆是好东西,但喝得不对,也可能成为血糖控制的隐形杀手。
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也有糖尿病,喜欢喝豆浆,不妨试试医生建议的喝法,或许能让血糖更稳定,身体更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豆豆不同,糖尿病人该如何选择?
经常会有糖尿病朋友问起这个问题,糖尿病人能吃豆腐吗?能喝豆浆吗?用杂豆做豆浆可以吗?
都是豆,有什么不同?
我们通常所说的豆制品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个豆指的就是黄豆和黑豆,其中黄豆做成的豆制品更为常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腐竹、素鸡都是黄豆做成的。
而那些也被称为豆的红豆、芸豆、扁豆、蚕豆、绿豆等等,则被称为杂豆,杂豆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人应当做主食吃。它们与米、面的不同是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低一些,因此当主食吃有助于降低血糖。
豆芽最常吃的则是黄豆芽和绿豆芽,一个是蛋白质为主的豆类,一个是碳水为主的豆类,因为他们生芽后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和纤维素,原先所含有的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着芽体的生出大大下降,不被作为豆制品,而被称为蔬菜类食物。
今天我们的话题讲的主要是黄豆和黑豆制品。
黄豆中的营养成分
豆制品中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营养价值和动物蛋白相似,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豆制品中含有的蛋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影响较小。
黄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甾醇、大豆皂苷,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具有一定价值。研究对比每周吃1次以上豆腐的人群和几乎不摄入豆腐(少于1次/月)的人群,前者得冠心病的风险下降12%。
因此黄豆是糖尿病人比较好的一种食品,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因为它有类雌激素作用,能够改善女性的更年期症状,因此提倡中年女性要多吃豆制品。
糖尿病人每天适合吃多少豆制品呢?
经换算,糖尿病人每天豆制品的适宜食用量如下:豆腐100克,豆腐干50克,素鸡50克,豆腐丝30克,腐竹20克,烤麸30克。以上豆制品各含蛋白质约8-10克。豆浆因所用黄豆量各不相同,不能准确换算,如自己做豆浆,则相当于25克黄豆打制的豆浆。
我们通常认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要吃优质蛋白,植物蛋白中的蛋白质组成成分不如动物蛋白,但是黄豆中的氨基酸的种类与鱼类、鸡蛋、瘦肉的氨基酸非常接近,也是优质蛋白质,并非一些人误认为的“劣质蛋白质”或“粗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尽量以动物蛋白为主。
综上所述:
糖尿病人可以吃豆制品,糖尿病人的豆制品指的通常都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黄豆、黑豆等,杂豆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通常被作为主食使用,不是营养医学常说的豆制品。制作方法不同的豆制品可以根据不同的热量进行选择,豆制品中的蛋白质成分和动物蛋白成分接近,为优质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配合动物蛋白少量食用。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