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拉肚子(二型糖尿病拉肚子最怕三个药)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女子腹泻半年竟是它惹祸,医生警告:危害很大

来源:长江日报

女子不明原因腹泻半年

一度以为是吃坏了肚子

抗生素、止泻药

吃了一堆毫无作用

直到就医详查才知

竟是糖尿病惹祸

医生提醒

糖尿病人长期反复腹泻危害大

千万要引起重视

58岁的刘女士从半年前开始经常腹泻,每天少则4到6次,多的时候甚至达到1小时1次,但没有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也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起初她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买了止泻药、抗生素等来服用,但症状好转并不明显,而且时轻时重,反反复复,曾做过肠镜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半年的折磨让刘女士体力下降,经常觉得浑身没劲,体重也下降了4公斤。

16日,她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医,接诊医生喻茜在问诊中得知她两年前就曾查出空腹血糖8.0mmol/L,但因为没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并没有予以关注;今年3月在一次检测中甚至发现空腹血糖达到了13mmol/L,但因为工作忙碌,仍未进行规范治疗。

这次入院后医生给她进行了系统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果显示她双足胫腓神经功能轻度异常、有低钾血症,排除食源性药源性及感染性腹泻外,综合考虑患者腹泻与糖尿病相关,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喻茜说,腹泻大多由于受凉、饮食不当、肠道感染等引起,而有些腹泻则是由于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疾病引起,比如糖尿病、甲亢等。像刘女士这样则是因为长期未控制的高血糖毒性作用,破坏了支配胃肠道的植物神经,造成糖尿病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腹泻。

喻茜介绍,慢性腹泻属于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20%以上有腹泻,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并无典型的口渴多饮多尿症状,而以胃肠症状腹泻便秘为突出表现,临床表现具有无痛性、间歇性发作等特点,有时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常规多为阴性。

喻茜强调,糖尿病人长期反复腹泻危害较大,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引起血糖波动,难以控制,严重腹泻还会造成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出现腹泻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以排除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采写:记者毛茵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的经常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现,有时一个星期不排便,有时稍吃一点油和菜就排便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糖尿病患者由于控制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往往有排便障碍,以便秘多见,也有的表现为腹泻,或者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让患者痛苦不堪。比如不少患者是经常性的便秘,几天大便一次,大便干硬结球,吃了泻药,就腹泻不止,然后大便更干,老没有好的时候。有的表现为清晨腹泻,中医称作“五更泻”。

糖尿病性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全身及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肠腔内细菌过度繁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胆汁酸吸收不良、电解质失衡和肠道激素生成异常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与自主神经病变关系密切。

糖尿病性便秘和腹泻交替多发生于糖尿病病程长、较长时期内血糖控制不良的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多同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体位性低血压、阳痿、逆行射精、膀胱泌尿功能失调、无汗、瞳孔调节功能不良等。糖尿病性腹泻常为阵发性发作,与正常大便或便秘交替出现,二次腹泻发作间隔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不等;腹泻发生时腹泻频繁,有时伴里急后重或肛门失禁,夜间或仰卧位时症状加重,无痛性,常为褐色水样便,量多,多为脂肪泻。据统计,在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脂肪泻的发生率可高达75%。但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脂肪泻患者不同,糖尿病性脂肪泻患者往往一般营养状况较好,体重正常。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做才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首先控制好血糖,减少或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其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利通便。第三,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有人认为,清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不管有没有便意,10分钟后如厕,这样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对保持大便通畅十分有效,患者不妨一试。第四,腹泻时可用些收敛剂等。

糖大夫讲堂 | 两位糖尿病患者同样因腹泻就诊,医生诊断和治疗却不一样

开栏语

做糖尿病的管理达人,当内分泌疾病的调理师。“糖大夫讲堂”由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唐咸玉专家团队主讲,带您走近内分泌世界,为您科普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西医防治知识,分享临床诊疗小故事。为健康助力,为生活增彩。

陈叔最近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虽然血糖控制得不错,但他发现自己的肠胃似乎变得不太给力,经常拉肚子。

在医院候诊时,他遇到了同样经常腹泻的老糖友刘伯。他们都很疑惑,这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呢?糖大夫解释说,糖尿病患者确实容易腹泻,原因多种多样。

糖尿病患者腹泻的常见原因:

1. 感染性腹泻:

糖尿病患者容易免疫力低下,如果合并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随之容易出现腹泻,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们更是易感人群。感染性腹泻多发生于吃了不干净或过期、变质的食物,发病多较急,患者可有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抽血检查可有炎症指标升高的表现,抗感染治疗多有效。

2. 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胃肠植物神经病变,从而出现胃排空延迟和胃动力紊乱,也是属于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一种。患者可表现为早饱、餐后饱腹感、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和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

服用增加胃肠动力、营养神经的药物有一定的疗效,中医的针灸、艾灸、中药热奄包外敷等传统疗法,以及服用健脾行气化湿的中药能改善上述症状。

3. 降糖药引起的腹泻:

部分降糖药物有消化道副作用。口服降糖药中的双胍类药物、糖苷酶抑制剂,注射类降糖药物中的GLP-1受体激动剂(肠促胰素)如等会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反应可加重,部分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可缓解。常见的症状有胃胀、呕吐、腹泻、食欲下降,部分患者也可表现排便次数减少。药物减量或停药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消失。

4. 糖尿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

有些消化系统疾病可引起腹泻。常见的有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肿瘤、克罗恩病、乳糖不耐受等均有可能引起腹泻,糖友们如果不考虑前面讲的三大方面原因引起的腹泻,可到消化专科就诊咨询,必要时可完善腹部影像学、胃肠镜等检查。

经过医生的评估,陈叔的腹泻考虑是由于降糖药物引起的,糖大夫为他调整了降糖方案。刘伯的腹泻则可能是糖尿病性胃轻瘫引起的,糖大夫为他提供了中药和中医特色治疗。治疗后,两位糖友的腹泻症状都有了明显的缓解。

以上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腹泻原因,对于一些慢性腹泻,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中医药健脾温肾祛湿治法可收到不错的疗效,糖友们也可到专科求助个体化的辨证治疗。

医学指导:

供稿:何柳、谢雯雯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