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预防感染(糖尿病病人如何预防糖尿病病足的发生)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掌握六大要点 预防糖尿病足

【来源:襄阳晚报】

□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 刘隆福

60岁的陈奶奶(化姓)患糖尿病多年,平时血糖控制得不是很好。3个月前,陈奶奶的脚指头被鞋子磨了个水疱,后来水疱破了,她却没有重视。半月后,陈奶奶发现自己的脚肿胀,破溃的地方还有脓液,这才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治疗。

医生发现陈奶奶脚指头破溃的地方已经贯穿了,骨头也被破坏了,情况非常严重。

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陈奶奶就必须截肢。糖尿病足团队连续努力了100天,才保住了陈奶奶的脚。

糖尿病足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其引发的足部问题包括溃疡、感染、深层组织损伤等。病情严重的,可能要截肢。因此,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二是加强足部日常护理:保持足部清洁,使用温水洗脚,避免用过热的水烫伤脚。洗脚后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缝,以防霉菌感染。涂抹适量的保湿霜,保持足部湿润,但要避免在脚趾间使用。定期修剪脚指甲。

三是合理饮食管理:控制热量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保证均衡营养。

四是适量运动:可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五是定期检查足部:每日检查足部是否出现红肿、溃疡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六是选择合适的鞋袜:穿舒适、合脚的鞋子,防止磨伤和压疮的发生。不要赤脚走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友谊科普】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你知道多少?

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你知道多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双足占全身体表面积不到2%,却包含了26块骨头、29个关节、42条肌肉,负起支撑身体的重任。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足远比治疗更加重要。糖尿病足即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踝关节(包括踝关节)以远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如果患者没有注意到或及时发现,并治疗足溃疡,这些溃疡可能会发展成深度感染,到那时就可能不得不面临截肢的风险了。记住以下几点,糖尿病患者就能更好地保护足部,健康生活,远离糖尿病足的威胁。

养成每天检查足的习惯

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我们检查时要有良好的光线,如果眼睛不好,一定要戴上眼镜,看不清的地方可使用镜子或请人帮忙。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形部位。

检查内容包括:

1、各种损伤、擦伤、水疱

2、皮肤干燥、皲裂

3、鸡眼和胼胝(老茧)

4、皮肤温度、颜色

5、趾甲异常

6、肿胀、溃汤、感染

7、霉菌感染

学会正确的洗脚方法

1、不要过分浸泡双脚;

2、使用中性的肥皂;

3、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37-40度为宜;

4、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

5、保持脚趾间干爽。

保持足部皮肤健康

使用皮肤护理膏或霜,注意不要将护理霜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同时适当按摩足部。严重的足跟皲裂,可使用含尿素的特殊皲裂霜。

细心修剪趾甲

剪趾甲时应注意确保能看得很清楚指甲。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不要剪破硬茧和鸡眼。注意剪去尖锐的部分,并用锉刀将边缘修光滑。特别注意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再修剪。提醒患者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找医生进行处理。

选择正确的方法运动

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伤口时仅限做无负重运动,以上肢锻炼为宜。

选择合适的袜子

选择天然材料制成的袜,如棉线等制成的袜子。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做到每天更换袜子。

选择舒适的鞋

1、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轻便合脚,采用鞋带或者尼龙搭扣;

2、特定的深度:鞋垫可以更换,深度足以容纳定制的个性鞋垫;

3、宽敞的足趾空间:圆形鞋头,足趾部有足够宽度和深度,避免挤压;

4、透气性良好;

5、鞋内平整光滑:鞋内衬很少或没有接缝,防止摩擦损伤;

6、减震鞋底:多采用平跟橡胶鞋底,鞋后部有一定的自然弧度,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

买鞋也有特别的讲究。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下午时间买鞋。两只脚同时试穿,且需穿着袜子,不要赤脚穿鞋。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带孔的或夹趾的凉鞋或拖鞋。对于新鞋,穿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逐渐增加穿戴时间,确保发现潜在的问题。

提醒大家在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穿鞋时动作一定要慢,以确保脚部舒适和安全。

一生中,我们的双足所走过的路程,累积起来可能相当于环绕地球数圈之遥,因此,保护好我们的足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出现任何足部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呵护双脚,远离足病。

作者介绍

老年医学科:主管护师

王丽娜

出诊地点:西城院区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专长:糖尿病健康宣教。

审稿专家

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护师

张炜

出诊地点与时间:

出诊地点:西城院区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

专长:老年护理。

患者服务平台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可进行预约挂号、报告查询、互联网诊疗等门诊、住院相关线上服务流程。

欢迎关注 北京友谊医院新媒体矩阵

微信订阅号

提供友谊医院医疗服务相关资讯。

微信服务号

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咨询等移动服务。

新浪微博

微信视频号

快手短视频

抖音短视频

喜欢我们的内容

春城名医 | 专家教你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刚刚过去的8月25日,是针对糖尿病足/高危足暨第八次残疾预防日,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其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据统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都市时报春城名医栏目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曹梅。

全球每20秒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

“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多达1.43亿人。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会增至1.744亿。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其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据统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并且45%的患者为Wagner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曹梅主任列举出的这组数据,看上去有点残酷。

曹梅主任介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或周围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损伤,甚至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据介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高昂的医疗费用,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十类高危人群易发糖尿病足

曹梅主任把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分成十类:

一、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二、长期血糖控制差,此类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三、有过截肢或足部溃疡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大大增加;

四、伴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下肢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觉迟钝或消失的患者,由于缺乏神经条件反射的保护,容易造成各种足部损伤而诱发糖尿病足。

五、伴发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特别是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患者,容易造成足部缺血而诱发糖尿病足。

六、伴发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七、足部有畸形、胼胝的患者。足部畸形主要是各部位承受压力不同,导致出现关节僵直、骨性突起,相应部位可因过度压力、摩擦出现胼胝体,导致组织压力性坏死、溃疡,最终发生糖尿病足。此类患者更加容易因鞋袜穿着不当等造成足部损伤。

八、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吸烟容易造成糖尿病大血管损伤,加重足部缺血而出现糖尿病足。

九、糖尿病诊断延误。

十、其他危险因素,比如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等。

保护好双足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率

哪些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呢?曹主任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有特定人群的,并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患上糖尿病足。定期对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让患者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双足,才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曹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好防范工作,合理健康的饮食、适当科学的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其次要良好地控制血糖,再次是要避免吸烟,还要定期复诊,每天做好自我足部检查和护理。

控制血糖、戒烟、适当运动都是必须的办法

曹主任建议患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及时采取规范化治疗,并做好饮食调理,使血糖值稳定在良好的控制范围内(空腹血糖4.4-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戒烟:吸烟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引起血管异常收缩,甚至痉挛,继而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致使脚部供血不足,诱发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到戒烟。

适当运动: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这有助于缓解患者肢体局部缺血情况,并可促进组织肌肉的摄氧能力,从而减少自身负担。若糖尿病患者无法行走锻炼,也可躺在床上活动下肢,以达到运动锻炼的效果。

修剪趾甲、预防外伤、足部皮肤护理、挑选好鞋袜都很重要

平时要注意对脚的保护,并养成每天检查双脚的习惯。

修剪趾甲时,应在洗脚后,在良好光线下修剪,应用平剪,勿用剪刀,不要太靠近皮肤,若伤及皮肤,应立即到医院处理。修剪时趾甲要修平直,不要把趾甲剪得太短,不要用尖锐的利器削剪趾甲的两端。

一定要预防外伤,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比较麻木,所以严禁赤足行走。避免使用热水器、热水宝、电热毯,避免烫伤的发生,预防冻伤。

做好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爽。每天检查双脚有无皮肤干裂、红肿、破损,如足部皮肤干燥,尤其足跟部,易出现皲裂,每天可涂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足,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如果存在红肿要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的破口,避免感染加重,及时给予碘伏消毒,同时要避免擦伤、修脚。

挑选合适的鞋子,尽量穿宽松舒适的布鞋,鞋子质料要柔软,保持足部不受挤压,穿鞋前,应彻底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接缝是否平整,不穿露趾鞋或凉鞋,切忌赤脚穿鞋。不要穿高跟鞋或过松、过紧的鞋。

要选择宽松的袜子,穿棉质袜,选择浅色袜子,足部有破损时容易及时发现,切记不要穿弹性过强的袜子,避免影响血液循环。不要穿有破洞或者反复修补的袜子,避免足部的摩擦损伤。

“糖尿病足的发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虽然严重可怕,但也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保护好自己的双足,尤其是当足部出现看似很微小的伤口,都有可能会酿成极大的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耽搁,以免延误病情。”曹梅主任希望大家,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和预防,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专家简介:

曹梅,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云南省整形美容协会慢性创面修复分会副会长;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云南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医药信息学会创面修复分会理事;

云南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中华慢病学院伤口分院委员;

中德国际伤口专科医师;

糖尿病足病修复师;

足病康复师;

公共三级营养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

主要临床专业方向为糖尿病足、糖尿病危急重症

栏目介绍:

都市时报·春城名医栏目通过发布最新医疗资讯、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搭建起医患有效沟通平台,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栏目邀请昆明地区公立三甲医疗机构专家组成专家库。如有健康困惑,扫码加入“都市时报大健康交流群”,交流、咨询健康问题。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茹伟

编辑:汤维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