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生了会好吗(孕期糖尿病生了孩子多久恢复好)
妊娠期糖尿病 生完就没事?
解惑专家:曾慧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能会在围产期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对日后妈妈和孩子的健康会有远期影响。专家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咨询产科医生后制定孕期管理计划,寻找专业营养师的帮助、调整饮食,加上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要害怕药物治疗,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同时要自我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充足睡眠。
妊娠糖尿病不可忽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慧倩介绍,亚洲人群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达到16%~17%。我国近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前就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悉,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期分泌的激素会导致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血糖更高。而在分娩后6周~12周血糖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很多女性都会认为只是小问题。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程不长,但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对宝宝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以及胎盘功能不好,或造成巨大胎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黄疸机会也会增加。妈妈容易发生高血压、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到了孕期后期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宝宝会缺氧,需要手术助产、剖宫产、产伤的几率增加。”曾慧倩说。
曾慧倩提醒,更重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生完好了就“万事大吉”。“大约50%~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她们的小朋友患肥胖和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普通小朋友的2~4倍。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现在没什么给你造成不舒服,可能10年、20年后,影响就出来了。”
控制不好血糖需要用药
曾慧倩指出,其实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没有症状,主要依靠产检时的筛查发现病情,但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怎么干预也有讲究。有的孕妇会觉得,患上糖尿病可能是因为自己吃太多糖类了,之后少吃点甜食、主食就可以。“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吃甜食,而是胰岛功能不是很好,吃了甜食进去没有办法触发身体反馈性分泌胰岛素的机制。”曾慧倩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指导,达到既能控制血糖也能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科医生会根据能量换算、食物配比,给出细致到分几餐吃、东西怎么煮的指导,单纯靠自己减某一类食物很难达到这一平衡。
由于孕期需要保证一定的能量供给,因此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宁愿吃少一点都不愿意用药,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宝宝得不到足够营养,导致生长受限。实际上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曾慧倩说。
她提醒,一旦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诊断成立了,就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说控制得比较好,仍然需要持续地监测、随访。随着孕周增大,胰岛素生理抵抗在怀孕八九个月时达到高峰,那个时候的血糖是最难控制的。”(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李雯)
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什么影响?
【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什么影响?】对于孕妈来说,容易增加流产、感染、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难产、软产道损伤的概率。远期还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产后患糖尿病几率增高、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高。对于新生儿来说,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因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胎儿肺成熟延迟、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严重时会危及新生儿生命。(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妊娠期糖尿病能控制,别紧张
近些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孕妇和家人对此都忧心忡忡:这种病是怎么发生的?对胎儿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专家说,对妊娠期糖尿病,其实不必过于紧张。饮食和运动控制是控制血糖的两大法宝,少部分人无法依靠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时,则必须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主要帮助控制血糖,不会经过胎盘,对胎儿没有影响。
文/记者 匡惟
通讯员 毛灵智 唐熟能
漫画/小牛
【病例】
怀孕早期检查都正常 到25周时出状况
刘晴(化名)30岁,孕早期建卡时,她进行了系列检查,包括空腹血糖在内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在孕25周时,在厦门弘爱医院妇产科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她特别震惊,因为担忧会影响孩子,她常常伤心落泪。
主任医师童美和安慰她别过分担心,建议她到弘爱医院妊娠内分泌联合门诊就诊。医生为刘晴制定了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指导她监测血糖,并根据胎儿发育情况对其血糖指标进行调整。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孕期血糖控制得很理想,胎儿大小也很合适。通过催生分娩,她生下一个健康宝宝。
生大宝时血糖高 这回提早做防范
二胎妈妈孙琳(化名)今年35岁,大宝今年5岁。在怀大宝时,她的血糖就一直偏高,但没有进行过血糖管理,分娩时,由于孩子属于巨大儿(4.1公斤),只能剖腹产。这回又怀孕后,她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建档检查。查看了怀孕史,主任医师余瑞梅担心孙琳再次出现分娩困难,从孕早期开始,就督促她合理饮食和运动。虽然这次孕期仍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但由于血糖控制良好,这回她顺产生下一个6斤半的健康宝宝。
【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 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疾病。”童美和说,去年在厦门弘爱医院分娩的4000多名产妇中,近20%有妊娠期糖尿病,而她们中大多数在孕前并没有糖尿病。
“在我们医院产检的孕产妇中,大约有10%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近些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越来越高。”余瑞梅说。
余瑞梅说,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其后代均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存在高血压及肥胖的风险,孕期血糖过高,可能会造成胎儿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巨大胎儿,死胎等问题,新生儿更容易出现黄疸、呼吸不好、低血糖等问题。
余瑞梅介绍,高龄、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孕妇都属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发人群。这类人群从孕早期开始就应当严格控制糖分摄入以及合理运动。肥胖者最好在体重控制正常后再怀孕。
【分析】
与传统观念有关 也与诊断标准有关
“怀孕是对孕产妇糖代谢水平的一场考试,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童美和说,“怀孕多补充营养”的传统观念,让不少孕妇多吃少动,导致血糖上升,加上有些孕妇在孕前就有糖代谢问题,孕期血糖代谢异常越发凸显。
童美和介绍,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群的常规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不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导致部分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病人没有被诊断出来。也有部分人群,怀孕前血糖偏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孕期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的高诊断率也与诊断标准有关。为了让胎儿有最合适的血糖环境,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比普通人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更严格。孕妇需在孕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喝糖水后1小时、2小时血糖,这三次血糖需分别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次血糖偏高,都是妊娠期糖尿病。而普通人群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喝糖水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
【建议】
控制血糖两大法宝:
健康膳食 合理运动
两位专家均表示,健康膳食和合理运动是控制妊娠期血糖的两大法宝,绝大多数孕产妇都能因此控制住血糖,少数患者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减少糖分摄入不等于不吃主食。主食转化为葡萄糖,能直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相反,不吃主食还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发育异常。”余瑞梅说,但主食上尽量不要吃精细加工的白米、白面、粥、面线等,可以添加豆类、小米、荞麦等粗粮。除此之外,蔬菜分量应多一些,水果建议食用芭乐等低糖分水果,适当食用蛋白质。煮菜尽量选择少油少糖的方式。建议患者可在三餐正餐后再加三小餐,每顿膳食摄入量相应减少。
童美和建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有专业的医生团队进行孕期管理。专业团队会根据孕妇的身高、体重等指标,计算孕妇每天所需的热卡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量,物化为每日所需的主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的量,并合理分配到一天6餐(三大餐、三小餐)之中。其次,运动也很重要。在胎儿稳定的情况下,孕妇应在每餐饭后运动20-60分钟,强度以运动时稍微气喘、心跳加速为标准。“可测量运动时的脉搏,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达到‘170-年龄’时,降血糖效果最理想。”
童美和举例说,她为孕妇李丽(化名)制订了饮食方案,但对方疏于运动,餐后2小时血糖仍经常超过10mmol/L,“我要求她按照上述标准进行餐后运动,很快,她的餐后血糖都能控制在6.5mmol/L以下,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提醒】
定时检测血糖
做好“饮食日记”
“定期检测血糖非常重要。” 余瑞梅提醒,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每天应检测4次血糖,早上测量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各测量一次。孕妇最好能养成记“饮食日记”的习惯,日记上应当记录下自己吃饭时间、进食食物种类和食物量、运动量,再根据每次血糖测量结果,在摸索中找到规律,合理调节饮食和运动方式,让血糖维持正常。
余瑞梅还提醒,当饮食和运动已经得到严格控制,血糖仍无法下降时,则必须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主要帮助控制血糖,不会经过胎盘,对胎儿没有影响。
“大部分产妇在产后血糖都能恢复正常,但她们是日后糖尿病高发人群,因此应比普通人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余瑞梅说,保持体重、健康饮食,定期检测血糖情况,能够降低患糖尿病风险和推迟发病年龄。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态度非常重要。” 童美和说,不能不当回事,也不用过于紧张。有些孕妈生怕血糖太高影响胎儿,过度控制饮食,甚至导致低血糖晕厥。实际上,血糖过低也不好,会导致胎儿营养不够,发育缓慢。只要血糖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宝宝也能健康成长。
【链接】
孕妇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mmol/L-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4mmol/L-6.7mmol/L。对于孕前就有糖尿病的孕妇,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mmol/L-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在5.6mmol/L-7.1mmol/L。
作者:匡惟
来源: 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