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四级眼(糖尿病眼部病变4级)
糖尿病会伤眼底,眼睛有这6个表现,请立即就诊,千万不要把自己拖成失明!
《看咸阳》讯:按部就班的生活,被莫名的眼疾搅乱,一查竟是玻璃体积血,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这对患者视力影响不容小觑。
熬夜后双眼视物模糊
伴右眼黑影飘...
患者张老师半个月前因熬夜后突发双眼视物模糊伴右眼黑影飘症状,当时并未在意,然而,近期黑影逐渐增多,视力也越来越模糊,甚至发展到连书本上的字都难以看清。
心急如焚的张老师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底病外科一病区主任赵吉飞接诊后,经检查张老师是“资深”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没有控制好引起的糖尿病并发症玻璃体积血,需要手术治疗。
玻璃体积血是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视网膜裂孔等。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得知病情后,张老师内心充满担忧,赵主任察觉后耐心讲解手术方案及预后效果,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视力逐渐恢复
经过检查,主管医生刘甜发现张老师血糖偏高,需要先调整血糖。待血糖稳定后,赵吉飞和刘甜为张老师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玻璃体切割 前膜切除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激光 注药。
乍看这一长串手术名称,难免令人惊叹,一次竟要进行这么多操作。没错,这在眼外科来说属于难度大的四级手术,不仅手术耗时较长,风险也相对较高,手术过程中,主任赵吉飞在医生刘甜及眼科手术室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清除了玻璃体内的积血,并对眼底病变进行了相应处理。张老师并未感觉特殊不适,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按照医生的嘱咐,张老师严格进行护理和康复,他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剧烈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按时使用眼药水,积极配合医生的复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家人的悉心陪伴下,张老师的视力逐渐恢复。如今,张老师视力显著改善,又能重新拿起书本,清晰地看到家人的笑容。他感慨地说:“感谢医生让我重获清晰视力,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他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表达内心的感激。
专家提醒:关注视力变化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主任赵吉飞温馨提示:玻璃体积血少量出血可能无症状或仅有“飞蚊症”,大量出血则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视网膜裂孔等。这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眼疾,但只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做好护理,大部分患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同时,中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一旦发现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糖友们看过来,你的眼睛“年检”了么?
对于广大“糖友”来说,除了常规的血糖监测等,还有一项检查也一定不陌生,那就是——眼底检查!
众所周知,糖尿病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它会导致眼睛出现不同症状,如眼睑不能抬举(神经累及),视物模糊(晶体或眼底病变),看东西变形(黄斑累及)等。
其实,眼底检查的意义不止于此!
透过眼底,可看全身健康
通过眼底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眼部病变,还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监测窗口。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另一方面,气温的降低会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这些都有望通过眼底检查得知。
医学上,眼睛不仅是发现、诊断眼部疾病的窗口,还是及早发现并监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窗口”,因为眼底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
糖尿病患者应常做眼底检查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医学博士高云霞介绍,眼底是全身唯一一处能直接观察到动静脉的地方,能直接反映我们全身的疾病。
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眼病,大约四成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可发现早期视网膜病变,它严重影响视力,为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通常来说,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越大。所以糖尿病病人即使早期没有任何感觉,也应定期检查眼底。
糖尿病中期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等,并因此导致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晚期可能会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在确诊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到眼科全面检查治疗。
正如上文小康妹儿所说,不止糖尿病
通过眼底检查,还能发现
高血压、脑卒中等其他疾病的相关信息
点击视频
看高云霞医生的详细介绍↓ ↓ ↓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眼科检查的疑问
现在上四川名医
就能得到高云霞医生的支招哦
打开微信公众号“四川名医”,点击下方栏目条“我要挂号”
我们还联合优服健康推出了
“春季健康大礼包”
↓ ↓ ↓
1299元健康礼包99元限量抢!
直降1200元,每月不到9元
全家都可享受代办挂号服务
还有电话医生服务,中西医体检等超多福利!
你有任何疑问
还可以点击挂号咨询向小康妹儿提问哟!
“我要挂号”互动问答
问:想问一下华西内分泌的王覃医生在哪里坐诊。
答:您好,这里是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华西医院的内分泌代谢科的王覃医生主要在温江院区坐诊,门诊时间是周一、周二、周四全天,您可以通过四川名医“我要挂号”栏目进行预约挂号,如果不方便,也可选择代办服务。
问:视力下降快怎么办?
答:您好,这里是成都商报四川名医,以下建议仅供参考。根据您的描述,如果感觉到视力下降明显,建议考虑可以前往正规医院的眼科门诊咨询一下,看是用眼习惯不良还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推荐医生参考:
华西医院眼科四级专家邓应平(主要从事角膜和眼表疾病、近视屈光手术等)
华西医院眼科四级专家马可(擅长诊治近视和白内障)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杨吟(擅长普通常见眼病的诊治,尤其小儿及青少年常见眼病、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的诊治)
小康妹儿也欢迎大家继续在下方留言提问,我们都会及时回复的哦~
部分内容来源:大河健康网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
人大代表毕宏生:糖尿病眼病防治刻不容缓,应设四级防控体系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每三个糖尿病病人中,就有一个人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患者总数达到近4000万,他们比正常人的失明风险高25倍。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尤其是糖尿病眼病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健委防盲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毕宏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这几日暂停接诊,赴京参加两会。今年他的建议主要关注民生和健康领域,糖尿病防治、尤其是糖尿病眼病防治是他一直关心的议题。
毕宏生介绍,山东省曾参与过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的项目,持续做了三年。“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边缘阶层,农村地区,有些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当地基层卫生组织的人员也没有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手段。”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在日常接诊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视力下降才来眼科就诊,他连自己得了糖尿病都不知道,这时候患者得糖尿病的时间至少是7年以上了,很可能全身其他脏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赵明威介绍,糖尿病是全身病,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眼部并发症中,对视力影响最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得了糖尿病到发生眼底病变,平均时间是7到10年,“10年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就能达到70%,甚至90%”。
对于该病的治疗,赵明威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黄斑水肿。“目前控制黄斑水肿全世界最有效的治疗是往眼内注射一类药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比如雷珠单抗,目前已纳入医保。”
赵明威指出,该病的后期治疗用药仍面临一些瓶颈。“眼底病变是一个综合治疗,患者发展到后期,还需要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此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以做为辅助,但目前这类药物的适应症只是黄斑水肿,如果它的适应症能扩大,让它能够应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其它阶段,医生就有了更宽泛的余地。”
毕宏生表示,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规律,及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两会,毕宏生的建议即围绕建立糖尿病防治体系展开。他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及时干预,就能及早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后期丧失视力。
毕宏生建议,应建立起糖尿病防治的省、市、县、乡四级防控网络体系。首先,加强科普培训,提高居民糖尿病知晓率。第二,加强基层卫生组织的技术培训,“现在很多乡镇医院没有眼科医生,全科医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知识,所以要进行专门培训。”毕宏生说。
第三,应建立起多学科的联合防控委员会。“委员会中有糖尿病专家、内分泌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眼科专家,还有中医专家、西医专家,大家共同组成一个协作体,建立起一个医防结合、中西结合的防控体系。”毕宏生表示,据其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7亿,糖尿病防治,尤其是糖尿病眼病的防治亟待解决。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