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适合喝什么奶粉(糖尿病适合喝什么粥)
晨意帮忙丨儿子急坏了!妈妈用“舞友”推荐的羊奶粉治糖尿病
3月16日,潇湘晨报晨意帮忙栏目报道了《女子称误信医托致母亲糖尿病恶化后失明!医院回应》。由于医托虚假、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当事人花费6万元给母亲购买保健品后,母亲的糖尿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最终导致眼睛失明。
长沙市民叶先生最近也很苦恼。他认为,自己的母亲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我妈妈信了推销员的话,购买了大量的羊奶粉,她说这些奶粉可以治疗糖尿病,我为此差点和她‘反目成仇’,总是因此吵架。”
记者调查发现,保健品夸大功效甚至冒充药品的套路层出不穷。在这些套路的常用手段是夸大或虚构保健品的功效,而目标多是中老年人群。
长沙阿姨坚信羊奶粉能治糖尿病,儿子差点与她“反目成仇”
长沙市民叶先生最近很无奈,因为他发现,母亲在家中购买了许多羊奶粉。“我以为她最近喜欢喝这个了,还特意跑到超市去买了一点,但被她拒绝了。”当叶先生询问其理由时,母亲告诉他,超市的奶粉没有自己购买的奶粉“有用。”“我妈说,她购买的奶粉可以治疗糖尿病。”
叶先生仔细观看母亲购买的羊奶粉后发现,包装上明确显示为食品,并没有任何药用功效。因此,他认为母亲上当受骗,为此还多次和母亲争吵,差点“反目成仇”:“我和她说她被骗了她也不信,还说这是她跳广场舞的舞伴带着她去买的,不会出事的。老人家脾气也比较倔,我们谁都说服不了谁,总是为此吵架。”
叶先生表示,自己很无奈:“在看了你们发表的报道后,我认为我的母亲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被卖羊奶粉的人给骗了。不然为什么会连儿子的话都不信,还要去给坑她的人送钱?”
保健品骗局套路多,受害者大多为中老年人
3月16日,潇湘晨报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查询到了叶先生母亲所购买的羊奶粉所属公司。该公司具有乳制品生产销售的资格,但记者在羊奶粉的外包装上没有发现国药准字。因此,叶先生母亲所购买的羊奶粉没有药效。
记者在梳理线索时发现,类似叶先生母亲的案例非常多。
2020年,长沙一位老人花费60万购买“保健品”,家人怎么劝也劝不住,只能向记者求助。记者向市场监管所和行政执法局反映情况后,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涉事公司将老人未吃的产品全部予以退款。
2021年12月15日,有网友投诉某直播平台虚假宣传:“我母亲在直播间内购买了一款鱼油,到手后发现,卖家在直播间里所说的功效并没在包装上体现,服用方式也不一样。我在国家食品监管局内查询生产鱼油的企业时,也没看见此企业有日常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包装产品没有任何说明书,产品类别查询显示也和包装对不上。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严查,不要让老年人上当受骗!”
2022年2月5日,有网友投诉某健康中心虚假宣传,欺诈老人:“我妈妈在电视上看到的宣传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品,但是实际送过来的是固体饮料,并没有取得药品的许可,连保健品都不算,就只取得食品安全许可,并且一直宣称可以治疗痛风,甚至还可以治疗癌症。”
2月18日,有网友投诉某乳业虚假宣传,以小礼品诱导老人:“宣传时说是纯羊奶粉,有多大的效果,说带老人旅游,给老人过生日,穿婚纱,给老人送藏红花,还送定制鞋,都是骗人的。老人喝(产品)后,大便干,上火,要求退款赔偿。”
在这些投诉中,受害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都遭遇了虚假宣传,从而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经销商所宣传的“保健品”。
媒体曾发文揭露虚假宣传骗局,你是否也有类似经历?
2月11日,中国消费网曾发表《罚款15万元!浙江景宁依法查处虚假宣传洋奶粉案》的报道。这篇报道指出,为牟取暴利,不良商家针对老年消费群体对保健需求较大的心理,通过“健康讲座”“免费礼品”“专家坐诊”等众多手段,夸大、虚构所售商品的功能、疗效,误导、欺骗老年消费者高价购买的案例时有发生。
在这篇报道中,实际销售人李某为了卖出羊奶粉,在线下组织了一场会议式宣传推销,在推销产品时,通过介绍老年人常见疾病,从而明示、暗示自己的羊奶粉有治疗、预防疾病的功能,这些内容加上销售人员的讲解,对于老年人极具欺骗性和误导性。
潇湘晨报记者王胤期
来源: 潇湘晨报
糖友喝奶不迷茫:选对奶品,稳定血糖有妙招
在超市的乳制品区,张阿姨站在成排的牛奶和奶粉面前,脸上露出一丝迷茫。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她对日常饮食总是格外小心。最近,她听说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会导致血糖升高,这让她陷入了困惑。眼前货架上,从全脂奶到脱脂奶,从纯牛奶到各种植物奶,选择众多,该如何抉择呢?
一直以来,奶制品都被视为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是补充钙质和蛋白质的佳选。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牛奶和奶粉,真的是安全的吗?是否真的存在喝了就会让血糖上升的风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和饮用奶制品,让张阿姨这样的糖友们不再迷茫。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并非所有奶制品都适合糖尿病患者。植物奶,如杏仁奶、核桃奶等,虽然听起来很健康,但往往含有添加糖和香精,这些成分不仅不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真正的营养,反而可能加重血糖控制的难度。实际上,植物奶中的添加剂可能会干扰人体的代谢过程,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植物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尽量避免。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奶制品呢?答案是:纯牛奶和鲜牛奶。在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下,这两种奶制品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们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对于需要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脂或脱脂的牛奶更是上佳之选。它们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又不会导致血糖的大幅波动。许多糖尿病患者反映,在将低脂奶纳入日常饮食后,他们的血糖控制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增强了骨骼健康。
除了选择合适的奶制品,饮用时机也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在餐前30分钟饮用牛奶,可以有效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这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进餐前适量饮用牛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法。
对于奶粉,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时也需格外谨慎。市场上的奶粉产品琳琅满目,但不少奶粉为了提升口感,添加了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奶粉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选择那些低糖或无糖的奶粉产品。乳糖虽然是牛奶中天然存在的糖分,但它的吸收速度较慢,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因此,含有适量乳糖的奶粉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奶制品时,应避免植物奶,优先选择无糖或低糖的纯牛奶、鲜牛奶或奶粉。合理搭配饮食,注意饮用奶制品的时机,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生活。张阿姨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终于可以放心地在超市选购适合自己的奶制品了。
通过正确的选择,奶制品完全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是血糖控制的障碍。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让生活更甜蜜。
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就会升血糖?营养专家说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像一位贴心的健康导师,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 300 - 400ml 的奶制品,为身体注入活力。然而,在糖尿病患者这个群体中,却流传着一种说法,仿佛牛奶和奶粉是洪水猛兽,会让血糖如脱缰的野马般飙升。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随着时代的发展,奶制品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各种类型的奶制品如同超市货架上的璀璨明珠,琳琅满目。有全脂牛奶,它就像一位圆润的胖墩,带着浓郁醇厚的口感;有脱脂牛奶,宛如轻盈的舞者,
去除脂肪的负担;还有低脂牛奶,像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大师。鲜牛奶,仿佛刚从牧场新鲜采摘的果实,散发着自然的气息;纯牛奶则以其纯粹的品质,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酸奶呢,如同一位酸甜俏皮的小精灵,为味蕾带来别样的享受。还有有机牛奶,像是在纯净田园中孕育的贵族,品质超凡。然而,在这些奶制品中,有一类却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那就是植物性奶,比如核桃奶、巧克力奶、杏仁奶等,它们就像隐藏在健康队伍中的 “小调皮”,看似无害,实则暗藏玄机。
当你拿起一盒植物性奶,仔细端详它的配料表时,就会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水,就像一支队伍里打头阵的小兵。紧接着,还有大豆、燕麦、杏仁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就像一群凑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饮品可不能随便喝。里面的香精、糖、人工添加剂等,就像一个个捣乱分子,不仅会给机体代谢增加负担,就如同给一辆小马车加上过重的货物,还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像一个小小的蛀虫,慢慢侵蚀健康。
那么,除了植物性奶,其他的奶制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又如何呢?在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下,纯牛奶和鲜牛奶就像是两个忠诚的小卫士,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好选择。要是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血脂高的情况,低脂奶或脱脂奶就如同专门为他们定制的健康武器,适量饮用不仅不会让血糖升高,还能像一位贴心的小助手,帮助机体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就像为骨骼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
而且,大量研究发现,在饭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喝牛奶,仿佛是给餐后血糖这只 “小怪兽” 提前打了一剂 “预防针”,能够有效控制它的上升。就算是一边吃饭一边喝牛奶,也能对餐后血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只不过效果没有餐前喝牛奶那么显著,就好比短跑选手和长跑选手,虽然都在跑步,但速度和耐力有所不同。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正确选择牛奶的基础上,在加餐或者饭前喝牛奶,绝对是控制病情的明智之举,就像找到了一把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
说完牛奶,咱们再来聊聊奶粉。奶粉同样是奶制品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就像一个魔法小罐子,不仅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能量,就像为小树苗浇水施肥,帮助其茁壮成长,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补充营养的好帮手。
但是,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就像舞台上的魔术师,会想尽办法增添奶粉的口感。而其中一个常见的手段就是在奶粉里添加较多糖的成分,像蔗糖、乳糖、玉米糖浆、果糖等等,这些糖就像一个个彩色的小珠子,在奶粉这个 “小世界” 里闪烁。但我们要学会分辨,哪些糖是真正对我们有益的。
乳糖,就像是一位善良的小天使,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婴幼儿,都不用担心它的存在。特别是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乳糖就像一把小小的钥匙,能够轻松打开宝宝消化吸收的大门,为宝宝提供能量,助力他们探索这个世界。同时,它还能像一位勤劳的小园丁,促进肠胃对钙的吸收,让宝宝的骨骼茁壮成长。
然而,除了乳糖,如果在奶粉的配料表中看到果糖、蔗糖、玉米糖浆等成分,那可就要小心了。这些成分就像一个个甜蜜的 “陷阱”,只会增加奶粉的甜度,长期进食,对于宝宝来说,就像在牙齿周围埋下了一颗颗 “小炸弹”,增加蛀牙、龋齿的风险;对于成年人而言,则如同给身体堆积了一层又一层的 “脂肪小山”,增加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的危险。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奶粉时,一定要像一位细心的侦探,仔细查看配料表成分,选择无游离糖的无糖奶粉,这样才能在享受奶粉营养的同时,不让血糖 “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