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哪些,都给您总结好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成人首位致盲眼病,DR患者的失明危险比普通人群高25倍。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R的患病人群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4%~37%,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甚至可达69%~90%。
按我国现有1.1亿糖尿病患者计算,目前就有逾3500万的DR人口。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DR分为六期:
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Ⅱ期:出现硬性渗出;
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
以上Ⅰ~Ⅲ期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
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
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以上Ⅳ~Ⅵ期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今天来说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重要因素,而DR的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血糖的波动以及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或延缓DR的发生及进展。
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同时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2.控制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对1型及2型糖尿病的DR发生或进展有保护作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RAS阻断剂为首选药物,但不推荐RAS阻断剂作为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预防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查肾功能及血钾,当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65μmol/L时不能使用。
当患者血压较高时,往往需要采取联合用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长效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疗效不佳时还可再加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3.调节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不仅可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且更有可能出现视网膜渗出物,渗出物越多,患者视力下降概率越大。严格的血脂控制可使黄斑局部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手术的需求下降30%。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者,首选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者,采用非诺贝特治疗。
非诺贝特在调节脂代谢紊乱、炎症、氧化应激、血管新生和细胞凋亡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可能与改善DR的发生发展相关。
4.改善微循环
胰激肽原酶是微循环障碍改善剂,在体内降解激肽原生成激肽,舒张毛细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激活纤溶系统活性,溶解血液高凝状态下形成的微小血栓,从而改善视网膜血流,纠正缺氧,减少蛋白渗出,消除血管瘤。
用法用量:口服制剂为每次120~240IU,每日3次;注射制剂为每日10~40I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1.5ml,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不良反应:偶有轻微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胃部不适、倦怠感,停药后即可消失。
禁忌证: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
5.保护血管内皮
羟苯磺酸钙能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进而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管渗漏,达到改善DR眼底病变、改善视力、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延缓DR进展的目的。羟苯磺酸钙也可作为光凝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一次0.5克,一日3次,口服。4~6个月后调整为一次0.5克,一日2次,以维持治疗。
不良反应:偶有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严重肾功能不全需透析的患者应减量。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6.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治疗对DR的发病及进展无明显影响。DR不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该治疗不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出血风险。
用法用量:一次100毫克,一日1次,口服。肠溶片应饭前口服。
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停药后多可消失。
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7.中药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和复方血栓通胶囊等中药对DR有辅助治疗作用。但中成药的选用必须适合该品种药物的中医证型,应该规范使用。
(1)芪明颗粒:主要成分是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芪明颗粒能有效治疗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的非增殖期DR,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临床研究表明,芪明颗粒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眼病患者的视功能、促进视网膜循环、减少渗出与出血,在延缓致盲进程、降低失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芪明颗粒对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疗效,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4.5克,一日3次,疗程为3~6个月。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胃脘不适。
禁忌:孕妇慎用。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脾胃虚寒者,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或痰多者不宜使用。
(2)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中丹参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丹参素,具有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前列环素类物质,阻断羟自由基的产生,阻止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提高视网膜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多部位、多途径、多靶点对DR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的非增殖期DR。
用法用量: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丸,每日3次,疗程为3~6个月。
不良反应:偶见有胃肠道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银杏叶片:银杏叶含有黄酮,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清除自由基,提高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达到活血通络效果,从而缓解视网膜病变;同时,银杏叶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微血管病变起到预防的作用。银杏叶能有效治疗阴虚血瘀、脉络不畅的非增殖期DR。
用法用量:一次40~80毫克,一日2~3次,疗程为3~6个月。
不良反应:极少见轻微的胃肠不适及皮肤过敏。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复方血栓通胶囊:由黄芪、丹参、玄参、三七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及调和气血的作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治疗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非增殖期DR,症见视力下降或视觉异常,眼底瘀血征象,神疲乏力,咽干,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克,一日3次,疗程为3~6个月。
不良反应:个别用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是否与服用药物有关,尚无结论。
禁忌证:孕妇禁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仍是防治DR的基本措施。用药应遵循“早期、个体化、合理联合”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针对性选择药物,并给予足疗程治疗。联合用药应遵循机制互补的原则,避免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合。具体用药方案请遵医嘱。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 葛金华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4点
王大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有将近20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都是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但是没有规律监测血糖,所以血糖控制的情况自己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最近几天感觉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眼前总是有黑色的蚊子飞过,而且眼睛经常干涩。
刚开始以为自己是干眼症犯了,于是买了眼药水,但是过了几天之后,自己的视力下降非常厉害,在眼前的东西也慢慢看不清楚,于是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这是得了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视力减退,视物不清,都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医生给他调整了降糖方案,同时开具了另一种药物羟苯磺酸钙,他自己很疑惑,反问医生自己又不缺钙,怎么开钙片呢?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补钙用的药物,而是保护血管的药物,可有效缓解和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嘱咐王大爷一定要按时服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视力慢慢恢复了正常。
01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羟苯磺酸钙?
多贝斯为商用名,通用名为羟苯磺酸钙胶囊,具有调节微血管壁生理功能的作用与功效,羟苯磺酸钙可通过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减少阻力,降低血浆黏稠度和血小板高聚集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间接增加淋巴的引流而减轻水肿。
羟苯磺酸钙胶囊适用于微血管病的治疗,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化病变等,慢性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微循环障碍,静脉曲张综合征,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的辅助治疗。
羟苯磺酸钙胶囊服用时,在进餐时吞服即可,不能嚼碎,羟苯磺酸钙胶囊应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也不建议用于妊娠头三个月及哺乳期,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胃灼热,食欲下降,恶心,可减轻或终止给药。
02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一种并发症,是血糖水平的升高,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成人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就目前而言,控制危险因素是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式,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良好控制,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人血管糖分含量较高,影响毛细血管细胞出现萎缩、变性,使毛细血管循环发生障碍堵塞,视网膜血液循环丰富,容易出现微血管病变,早期可出现少量出血,微血管瘤,继而毛细血管闭塞,引发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因子促使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较脆弱,刺激会突发破裂出血,出血后疤痕收缩,视网膜脱落,最终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控制好血糖,每半年或一年检查眼底一次,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也要在家规律监测血糖,在出现眼部不适的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03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4点
1、用药人群:对羟苯磺酸钙胶囊过敏的患者应禁止服用本品,因为羟苯磺酸钙可通过胎盘屏障从而对胎儿造成损伤,所以处于妊娠期的女性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权衡利弊之后再考虑服用本品。
另外,还有少部分的羟苯磺酸钙能从乳汁中分泌,宝宝的身体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一旦喝了含有药物的奶水,很难通过自身排解代谢,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一定要慎用本品。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需透析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这种药物,有经验的医生会为患者调整用药量,个别患者服用这种药物后会出现皮肤反应,发热,关节痛,发生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还有一些人在用药后发生胃肠紊乱,这种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暂时停药,总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严重不良反应或不适的时候,要立即就医治疗。
3、注意服用剂量:临床上羟苯磺酸钙多维胶囊规格有250毫克,500毫克两种,建议在治疗时,可以先从每次250毫克每日三次开始,观察治疗效果是否有不良反应,在使用一个月以后,调整为每次250毫克,每日两次或者每次500毫克,每日一次,长期口服。
其次由于羟苯磺酸钙对胃肠具有刺激性,因此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吞服,与食物一起消化,从而可以减轻胃肠刺激反应。
4、注意监测血钙、肝肾功能:长期口服羟苯磺酸钙的人群要定期检测血钙水平,防止发生高钙血症,其次肝肾是羟苯磺酸钙的主要代谢场所,因此长期服用时,一定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发现异常需立刻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药。
看东西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选这3种药物,早知早改善视力
看东西模糊,感觉雾蒙蒙的,有的时候还有黑斑遮挡,最近29岁的小彭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以前她经常以自己5.0的视力向办公室戴眼镜的同事炫耀,这回她的视力也不好了,她以为是自己每天面对手机、电脑引起的近视,但到医院检查了一圈才发现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检查结果让她惊慌失措,此前她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二型糖尿病。
据了解,小彭是公司行政部门的白领,白天上班就对着电脑,一坐一整天,长期久坐,她回忆说自己上一次跑步还是5年前在上学的时候;下班她就抱着手机,刷微博、逛朋友圈、追综艺玩到凌晨才睡觉,睡眠不规律、睡眠时间也得不到保证;早饭不吃,到办公室吃零食,午饭和晚饭全靠外卖、路边摊上的小吃,饮食不规律且十分不健康;身高162的她体重已经从入职前的102斤长到了142斤。医生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说,小彭患有二型糖尿病并不意外,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在意料之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啥时候出现?不是到糖尿病中晚期才会有的并发症吗?患者应该如何改善呢?
一、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眼睛部位的视网膜是有无数的微血管组成的,糖尿病一旦发生,患者全身的血糖水平升高,视网膜也不会例外。
与其他部位的血管相比,构成视网膜的血管更加脆弱,升高的血糖会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增强氧化应激等方式引发血管病变,致使视网膜供血不足,形成微血管瘤、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微血管增殖等,导致患者出现看东西不清楚、视力下降、有闪光或黑影遮挡等视力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终身失明。
据统计,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发病率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首要关键因素,让我们不得不重视。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于任何时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到了糖尿病的中晚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才会找上门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临床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在患病10年以上,但是该并发症可发生在糖尿病的任何时期。像小彭这样因为并发症出现到医院检查才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我们日常应该注重自身的健康,定期体检。如果发现血糖异常的话,应该从以下几种方式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第一,积极控制血糖稳定。除了坚持服用恰当的降糖药之外,保证必要的运动,选择营养均衡而热量不超标的饮食,高质量的失眠和良好的情绪也是需要兼顾的。
第二,注意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是应对一切疾病的有效手段,确诊糖尿病之后,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肾脏病变筛查等,根据筛查的结果积极配合医生用药。
三、改善视网膜病变,首选这3种药物,早知早好!1、羟苯磺酸钙:保护血管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抵抗氧化应激、缓解炎症改善血管功能等,发挥保护血管的功效。
用法:一天口服3次,一次50mg,注意严重肾功能不全需透析的患者要减药,关节疼痛、腹痛、腹泻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2、舒洛地特:抗凝血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抵抗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凝血药效。该药还能够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发挥抗血栓功效。
用法:每天吃药2次,每次一粒。注意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是需要禁用的。
3、康柏西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康柏西普是一种血管生长因子受体-抗体重组融合蛋白,通过抢占相关的受体和生长因子,发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等作用。
用法:经玻璃体进行腔内注射,推荐每次注射0.05ml的用药剂量。注意有严重的眼内炎症或者眼部、眼周感染的患者禁用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