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创新小发明(糖尿病开展的新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10年来首个获批的糖尿病创新中药上市,获多国专利

1999年立项研发, 2010年联合五和博澳启动临床试验,直至如今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投入逾10亿元研发资金后,糖尿病创新中药桑枝总生物碱片21年磨一剑终于可以造福患者。

9月21日,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药原创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片成果在京正式发布。作为10年来国内首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糖尿病创新中药,桑枝总生物碱片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还突破国际技术壁垒获得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授权专利,有望让这款中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创新中药21年磨一剑

医药创新无止境,桑枝总生物碱片的成功向世界讲述了一个21年磨一剑终于迎来硕果的中国故事。这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所自主研发的原创中药桑枝总生物碱片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国人也因此有了与糖尿病抗争的新武器。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所研究员刘玉玲、申竹芳和北京五和博澳药业的医药工作者看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服务国民并走向世界,是他们的终极愿望。

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患者亟待有更多综合获益、更低不良反应的新药出现。

刘玉玲回首21年研发路,刘玉玲感叹:按照化学药进行高标准临床评价,是中药传承发展和守正创新的必经之路。

传统中药只能辅助降糖,但刘玉玲和申竹芳联合研究团队始终以国际公认的评估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为主要疗效指标,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对标国际顶级“降糖明星化学药”展开临床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桑枝总生物碱片良好的治疗效果毫不逊色于化学药品,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安全性更高。

“老一辈科学家谢明智教授对数百种中药材重重筛选,首次发现桑枝具有极强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但桑枝的活性成分含量不足0.1%,经过数万次试验,我们最终把成药有效成分稳定提升到60%以上。”刘玉玲告诉记者,“现在五和博澳已建成国内首条针对中药水溶性有效组分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在会上称,桑枝总生物碱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它的精准靶点对象正是小肠α-葡萄糖苷酶糖中的双糖酶,此外,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性细胞等广泛药理作用。虽然桑枝总生物碱片是中药,却符合现代医药以靶向靶点为核心的趋势。

10年来首个降糖中药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勤表示,桑枝总生物碱片是10年来国内首个获批的降糖新药,也是全球唯一植物组份的降血糖药。然而纯天然组份药物与化学药或生物药相比更加来之不易,制约环节更多,技术体系更复杂,受此限制全球范围能成功获批上市的类似药物寥寥无几,在糖尿病治疗领域更是空白。

中医药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国家队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巴德年院士称,作为国家级研究所,中国医科院药物所成为了我国医学创新的核心基地,桑枝总生物碱片等原创中药的不断涌现,将逐步推进中国医药的现代化。

事实上,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科技创新正是国之利器。与会的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副司长陈昕煜表示,作为我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重要成果,创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片的成功上市,成为了我国中药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陈昕煜认为,满足国人健康和医疗的需求,同时建立国家药物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正是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将助推医药科技从仿制到创制转变,医药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

他透露,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在新药创制方面安排了超过210亿元的投入,使得药物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药物研发平台得以与国际接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研发成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重大创新药物品种。

更多自研原创新药在路上

以中国医科院药物所为代表,国内的新药研发正不断向国人展现着科技创新的力量。建所60年来,其已研制上市创新药百余种。在桑枝总生物碱片获批上市后,该所原创的盐酸去甲乌药碱、布格呋喃胶囊等12种创新药也已处于二期或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更令人欣慰的是,各地的中药创新药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院士在会上披露,继桑枝总生物碱后,很快另一个创新中药阿克拉定也有望取得较好成果,它来自于中药材淫羊藿的提取物,将用于治疗晚期肝癌,其也属于我国重大新药的标志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阿可拉定已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有望给国内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张伯礼还透露,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丁苯肽等药物也取得了成功,主要成分来自于芹菜挥发油等天然组分。上述药物也都获得了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将造福国内更广大的患者,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鹏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郭丹

糖尿病患者有望摆脱胰岛素了?这一重大发明离不开上海的创新土壤

今天,第二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徐汇星扬西岸中心举行。“我们业界有种说法,研发一款新药需要10亿美金、10年时间。”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金聚奖创新赛道得主殷浩感慨,在上海,这一进度正不断加快。

殷浩的参赛项目是“通用型再生胰岛组织的体外制备和开发”。这是长征医院与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合作研发的一个干细胞项目。在完成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团队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细胞移植。殷浩认为,这一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上海的人才政策与资金支持,“我们引进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团队,得到市科委以及市卫健委重大科研基金经费的支持,这些都推动了项目落地”。

获得大赛金聚奖后,还将得到哪些支持?殷浩告诉记者,“经过这次大赛,项目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获奖之后很快就有资源对接过来。”一方面,生产干细胞新药需要生产线,临港集团已为团队提供4000平方米的厂房,今年年底即将建成;另一方面,团队也受到了投融资机构的青睐,得到多轮融资支持。他介绍,去年7月接受自体干细胞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完全脱离胰岛素13个月,这是全球第一个糖尿病被治愈超过一年的案例。项目已经进入最终试验阶段,有望成为胰岛素依赖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周程祎 张骏

国产自创“糖尿病疫苗”问世!已拿下国际专利,患者无需每天用药

前段时间,小九发了一篇关于高血脂疫苗的文章,在评论区有不少“糖友”表示羡慕:

——糖尿病针什么时候有啊?

——糖尿病患者有一天只打一次的胰岛素不?

——盼糖尿病疫苗尽快上市,好用又不太贵才是福音!

其实小九要告诉大家,其实“糖尿病疫苗”早在一年前已经有消息了。

一、我国首创!I型糖尿病治疗性疫苗获专利

患上了糖尿病,每天几乎都是跟“药”打交道,偶尔忘了吃药,血糖就不受控了。

我国本次首创的疫苗,让糖尿病患者不用再饱受每天用药之苦,只需在患者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该药效能维持疗效近一个月,避免糖尿病患者每天用药的麻烦。

图源:中新网

本次疫苗的研制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奚永志团队表示,这项成果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也是我国全新治疗性DNA疫苗领域获得的首个国际标准“三方”发明专利授权

它代表我国在I型糖尿病生物治疗新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全新型治疗性基因疫苗的创新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糖尿病目前还无根治方法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失衡,就会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疾病,目前人类的医学技术还无法完全根治,对于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控制血糖,主要包括: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01 教育

我国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管理措施,是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

02 自我监测血糖

想要控制好血糖,必须对自己血糖数值有所了解。糖尿病友应备有血糖仪,测个学会自己使用血糖仪器,尤其是餐前,饭后的测量,这样做可以更好的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

03 饮食治疗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建议,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还要注意合理饮食结构。高纤维饮食多选择粗粮、蔬菜等食物,利于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畅。

04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05 药物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加入药物治疗的环节。

三、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患者提问: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主任表示,这是一种很多患者存在的误区。代谢异常是人体本身出了问题,我们只是通过药物,去暂时性修复,但不能维持长期效应。轻易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提问:胰岛素用了就戒不掉了?

部分患者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认为一旦打了一针后就会成瘾,需要终生用药。

其实不然,药物依赖,并非以是否终生使用这种药物为依据。胰岛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物质,没有胰岛素,人体不可能正常运转,因此糖尿病患者才需要终生用药。

患者提问:听说运动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早期确实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改善。我们经常看到不少糖尿病友的分享,都表示运动可以战胜糖尿病。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陈显英解释,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够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糖的目的。

患者提问:XX食物可以降血糖?

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诸如“多吃山药降血糖”、“吃XX保健品降血糖”之类的文章,但其实目前并没有哪个科学试验论证某样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某些食材,如南瓜、紫菜、黑木耳、魔芋、燕麦等,有效避免过多摄入热量,增加饱腹感,减轻胰岛负担,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我国首创疫苗成功研制,无疑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希望未来在该疫苗的推广下,能帮助更多糖尿病友不再饱受用药之苦。

#健康科普排位赛##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无需每天用药,我国首创I型糖尿病全新治疗性疫苗获国际专利》.人民日报. 2019-04-02

[2]《十大顶级专家谈糖尿病防治》.环球时报-生命时报.2008-05-20

[3]《海淘药品、胰岛素会成瘾 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光明日报.2018-11-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