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汤会怎么样(糖尿病人喝汤行不行)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糖友吃饭时能不能喝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爱喝汤,因为主食是干的,蔬菜和肉也是干的,如果没有做汤喝,总是感觉有些渴,白开水虽然能解渴,但是没啥滋味,所以还是喝汤舒服点。那么,对于糖友来说,吃饭时能不能喝汤呢?会不会对血糖有什么影响?如果能喝,应该放在饭前还是饭后呢?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同事老吴患糖尿病有6年了,今天就在他身上做一个实验。老吴最爱喝的是西红柿鸡蛋汤,做法很简单,主要材料是一个西红柿两个鸡蛋,配料是一把葱和两片生姜,做了一个人的分量。他还做了一碗杂粮饭,用黑米、大米、糙米做的。

在吃饭之前,老吴先测量了自己的空腹血糖是5.8,然后开始吃饭,这次他打算边吃边喝,看看血糖有什么变化。很快一碗杂粮饭和汤吃完了,过了1个小时他测量血糖,吓了一跳,已经达到10.4了,又过了1个小时,他再次测量,数值降了下来,降到8.4。如果他不喝汤,只是单纯吃一碗杂粮饭,2个小时后血糖值是5.7。喝与不喝,差异还是很大的。

和标准(5.5-7.2)相比,老吴的血糖水平总体偏高,但是考虑到他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这数值还算可以。

结论:糖友可以吃饭时喝汤,换句话来说,喝汤可以,关键看你喝什么汤,食物才是影响血糖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患者喝汤,记住“3喝、3不喝”

有三种汤可以喝:蔬菜汤、菌菇汤、甜汤

糖友喝蔬菜汤是比较安全的,就像上文老吴喝的西红柿蛋汤、菠菜粉丝汤、萝卜汤等等都是可以喝的,清爽不油腻,还能增加饱腹感,对血糖影响不大,而且多吃蔬菜对肠道和血管也有好处。

菌菇汤非常鲜美,可以在里面加上鸡肉丝,有营养,还能补充蛋白质。但是如果你不仅血糖高还伴随着尿酸高,就要少喝点,防止对尿酸产生影响。

很多人爱吃甜食,但是又不敢吃,其实有的食物本身就带有甜味,只要不添加白砂糖,吃一点没什么大问题,比如说银耳汤、绿豆汤、五红汤、红豆番薯汤等等。冬季来一碗热乎乎的甜汤,补血益气、缓解干燥,真是太惬意了。

有三种汤不建议喝:肉汤、勾芡汤、咸汤

冬天很多家庭喜欢煲汤喝,大骨头、一整只鸡慢慢熬,上面一层油脂,闻起来特别香。这种汤不建议糖友喝,因为油脂很多,会增加摄入的热量,经常喝容易发胖。

外面的餐馆烧汤喜欢勾芡,喝起来浓稠口感好,这种汤也不建议糖友喝,因为勾芡少不了要用淀粉,而淀粉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尽量少喝。

咸汤有很多种,比如说红烧鱼里面的汤、火锅汤底、味噌汤等等,糖友不仅要控制糖分摄入量,盐分同样需要控制,因为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损伤,如果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血管病变。一定要严格把控盐量,出锅前加少许即可。

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呢?有区别吗?

建议饭前喝,可以在汤里面加入颗粒比较大的蔬菜,一边喝一边吃,增加咀嚼次数,比如说藕片、芹菜、竹笋等粗纤维的蔬菜。饭前喝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放在饭后喝,前面已经有了那么多食物做铺垫,血糖本来就在升高,此时你再喝汤,血糖会升得更高,而且还容易吃撑了。

综上所述,糖友平时吃饭喝一碗汤是可以的,虽然上升速度很快,但是2个小时后会下降,如果你喜欢喝汤,尽量选择蔬菜汤、菌菇汤,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还要记得放在饭前喝。

为什么糖友喝汤要先撇油?

来源:【生命时报】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不少人认为饭前喝汤,有助于减少主食摄入。但糖友们需要在喝汤问题上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汤水的种类。对于糖友来说,喝汤的时候尽量选择蔬菜汤,或是少盐、少糖、少脂的汤水。如果是喝荤汤,建议尽量撇掉上面的浮油。可以多选择一些新鲜的蔬菜、蛋花、豆腐煲汤,煲汤时间不宜过长。冬季推荐萝卜汤、冬瓜汤、番茄汤、海带汤等。

把握喝汤的时间。饭前喝汤,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入;吃饭时喝汤,则可通过汤对食物进行稀释或搅拌,有利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一般不太主张糖尿病患者吃饱后再喝汤,毕竟汤水中含有热量、嘌呤等,饭后过多饮用,不利于血糖、血压的控制。

控制喝汤的量。糖友提前计算好每天应摄入的卡路里,三餐热量应包括汤水摄入热量的总和。一般每餐喝汤以一小碗为宜,喝得太多容易较快产生饱腹感,但不久又会感到饥饿,只能额外再吃别的食物充饥,反而不利于控制血糖。

这几类人少喝汤。肾脏有问题的糖友,尤其是痛风、高尿酸血症者,尽量少喝荤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患者,由于胃酸分泌较少,如果饭前喝汤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另外,如果是胃酸分泌增多的患者,肉汤会刺激分泌更多的胃酸,从而引起烧心、打嗝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少喝荤汤。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人不能喝鸡汤?提醒:想控血糖,这5种汤尽量少喝!

朋友们,想必很多人都喝过热腾腾的鸡汤吧,尤其在冬天,喝上一碗,感觉身心都暖烘烘的。但大家知道吗?糖尿病患者喝汤,可不能随意为之。

有人会疑惑:“鸡汤不就是水加鸡嘛,为啥不能喝呀?”先别着急,今儿咱们就来聊聊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喝汤,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不让血糖失控。

一、莫急着喝汤,这些汤或为“血糖炸弹”

本以为喝汤是健康养生之举,结果喝完血糖飙升,那可就不妙了。有些汤看似清爽,实则暗藏“糖分陷阱”,糖尿病患者要是选错了,血糖就会像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来瞧瞧这5种汤,糖尿病患者可得谨慎对待。

1. 老母鸡汤:滋味虽好,却油脂多且嘌呤高

常说“鸡汤大补”,确实如此,可老母鸡汤油脂含量颇高,容易影响血脂,还可能使胰岛素抵抗加剧。而且鸡汤里含嘌呤,易导致尿酸升高,如此一来,血糖、尿酸都出问题,糖尿病与痛风叠加,着实棘手。

2. 排骨汤:莫被“营养假象”迷惑

“喝排骨汤能补钙?”可别太天真了,骨头里虽有大量钙,但汤里能溶解出来的少之又少。反倒是炖煮久了的排骨汤,脂肪含量高,要是再加点盐、味精,血糖、血压都会受到影响。糖尿病患者要小心呀。

3. 甜汤、糖水:血糖飙升的“罪魁祸首”

像红枣银耳羹、桂圆莲子汤、冰糖雪梨这些甜汤,听起来就让人垂涎,然而它们糖分极高,血糖高的人喝了,基本就是在破坏自己的血糖稳定。别以为“天然的糖”就无害,果糖、蔗糖等都能让血糖迅速攀升。

4. 浓汤、勾芡汤:隐匿的碳水大户

羹类以及勾芡的汤,比如玉米羹、南瓜汤,有的还加了淀粉增稠,碳水化合物含量大幅增加。这类汤喝起来黏糊,一喝下去,血糖便会急剧升高。

5. 动物内脏汤:高脂、高胆固醇,令血管承压

猪肝汤、腰花汤、鸭血汤等这类汤,富含胆固醇,还可能有较高嘌呤,容易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就易出问题,再喝这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汤,血管堵塞可就麻烦了。

二、糖尿病患者喝汤,怎样喝才更健康

别发愁,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喝汤,而是要喝对汤。记住以下几条黄金法则,喝汤便不会影响血糖。

1. 喝“清汤”,少喝“浓汤”

清汤即少油、少盐、不勾芡的汤,像冬瓜汤、番茄蛋花汤、紫菜虾皮汤,这类汤热量低,还富含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更为有利。

2. 喝汤前,先撇油

炖肉汤、鸡汤、排骨汤时,表面那层油不要直接喝,先撇掉。或者炖完放冰箱冷藏一会儿,等上面结出一层白色油脂后,再把它撇干净,如此脂肪含量能大幅减少。

3. 汤别炖煮太久,以免嘌呤“超标”

汤炖煮时间过长,嘌呤会大量溶出,尤其是鸡汤、骨头汤,时间越久,嘌呤越多。糖尿病患者本就易合并高尿酸,炖汤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以防嘌呤过高。

4. 别空腹喝汤,先吃点蔬菜

空腹喝汤,汤里的营养吸收快,但血糖上升也更快。可以先吃点蔬菜、粗粮,增加膳食纤维,让血糖保持平稳。

5. 自己做汤,少盐、不加味精

外面餐馆的汤,盐和调料加得过多,喝完血压、血糖都会升高。糖尿病患者最好自己做汤,少放盐、不加味精,尽量用食材本身的鲜味来提味。

三、这几道“糖友友好型”汤水,可放心饮用

糖尿病患者并非什么汤都不能喝,以下几道汤,既健康又有助于稳定血糖,赶紧收藏起来吧。

1. 西红柿鸡蛋汤

做法简单快捷,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还有蛋白质,热量低且健康。

2. 紫菜虾皮汤

紫菜富含膳食纤维,虾皮能补钙,低脂低糖,很适合糖尿病患者。

3. 冬瓜排骨汤(撇油版)

冬瓜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热量低,搭配撇油后的瘦排骨,营养又健康。

4. 香菇豆腐汤

香菇富含β-葡聚糖,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豆腐能提供优质蛋白,糖尿病患者喝它很合适。

四、总结:喝汤需谨慎,稳血糖为要

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喝汤,而是要选对汤。高脂肪、高糖、高嘌呤的汤,要少喝;清汤、低油、低盐的汤,可多喝。喝汤前先撇油,别空腹喝,少放盐且不加味精,这样血糖就能保持稳定。健康喝汤,血糖无忧。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收获不少知识呀?快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躲开“血糖炸弹”,喝汤喝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