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医治疗二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二型糖尿病吃什么中药最好)

湖南医聊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的“逆转密码”:中医特色疗法,让你拒做“小糖人”!

#永州头条##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糖尿病还能“逆转”?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专家介绍,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中早期患者,特别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系统的疗法是很有可能减药、停药的,也就是说,可以做到较长时间内不需要服用降糖药,且能有效控制血糖。因为个体差异,“逆转”治疗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不等。

1、针灸疗法

针灸包括针刺艾灸两种形式,均遵循辨证针灸:

(1)实证热证采取泻法,虚证采取补法,虚实夹杂可补中带泻。

(2)阴阳(气阴)两虚患者采取补法,针刺配合灸法或其他疗法(温针灸,针灸温阳疗法等)可达到温阳通络、行气导滞之功效。

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和胰岛β细胞形态,调节脂肪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并通过针灸进行体重管理,显著降低BMI值(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及体脂率。

2、循经推拿

推拿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脘腹胀闷、大便秘结、腹胀满、肢体麻木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内分泌与自主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可实现减重、改善腰围和减少胰岛素抵抗。

4、中医功法

中医功法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常见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

5、中药外用

● 穴位贴敷:辨证选用中药研末加工贴敷,辨证取穴贴敷。

● 耳穴压豆:根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耳穴压豆。

● 中药药枕:根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中药药枕。

6、其他逆转方法

● 规律饮食、积极运动

在糖尿病的逆转治疗中,规律合理的饮食及积极运动是不可或缺的。

● 减重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体重下降可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代谢。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营养辅助治疗、短期药物治疗、中医干预等减重后,减少降糖药的使用量,降低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甚至能够有效缓解或逆转2型糖尿病。

● 肠道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移植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降低血糖等,肠道菌群移植治疗肥胖糖尿病患者得到多个国际指南的推荐。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高铭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这份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不仅降血糖还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如同难以摆脱的牛皮糖,被视作一生的 “甜蜜负担”。一旦血糖失控,心、脑、肾以及下肢等全身组织器官都可能受波及,引发各种并发症。

西医多借助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虽能迅速控制血糖水平,但在应对胰岛素抵抗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差强人意。而中医注重整体调理,目标不仅是降低血糖,还在于调节全身机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预防并发症。

以门诊案例来看,52 岁的王先生,饱受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困扰达半年之久,近期又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和夜尿频繁等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 2 型糖尿病。

此前,他已服用二甲双胍等西药两个月,可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于是前来寻求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发现其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空腹血糖 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8%,B 超显示轻度脂肪肝,辨证为阴虚热盛、脾虚湿滞。

治疗采用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之法,药方包含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山药、黄芪、茯苓、白术、枸杞子、桑螵蛸、泽泻、丹参、甘草。

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头胀减轻,空腹血糖降至 8.8mmol/L。医生依据其状况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半月后,他全身不适症状消失,血糖降至 4.8mmol/L。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一个月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趋于正常,精神状态也显著改善。

该方成效显著的原因在于: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可滋阴降火,有效缓解口干烦渴;山药、黄芪、白术、茯苓能健脾益气,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益;枸杞子、桑螵蛸可补肾固精,改善夜尿频繁;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作用,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需注意,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本文仅供参考,切不可擅自用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糖尿病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这个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不仅降血糖还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就像是一块牛皮糖,认为这是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甜蜜负担"。

如果血糖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危及心、脑、肾、下肢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出现并发症。

西医主要依靠降糖药物胰岛素进行治疗,虽能在短期内控制血糖但对于胰岛素抵抗和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强调整体调节,不仅要降血糖,更要调节全身机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并发症。

门诊案例:
王先生,52岁,主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已半年,近期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夜尿频繁等症状。医院查血糖确诊为2型糖尿病。

就诊时已服用二甲双胍等西药两个月,血糖控制不佳,遂来求治。

诊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空腹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B超示轻度脂肪肝。

辨证:阴虚热盛,脾虚湿滞。

治疗以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为主,方用:
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山药、黄芪、茯苓、白术、枸杞子、桑螵蛸、泽泻、丹参、甘草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头胀减轻,查空腹血糖8.8,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继续服用,半个月后,患者全身不适症状消失,血糖降至4.8

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一月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趋于正常,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此方为何如此有效?

首先,生地黄、天花粉、麦冬滋阴降火,缓解口干烦渴;

其次,山药、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改善胰岛素抵抗;

再者,枸杞子、桑螵蛸补肾固精,改善夜尿频繁;

同时,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之功效,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又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切勿擅自服用。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