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得糖尿病可以唱酒吗(有糖尿病的人可不可以喝)

宋医生健康讲坛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一点酒都不能喝吗?少量喝白酒可以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句遍布大江南北的酒桌谚语,就像一块被岁月冲刷却依然顽固不化的顽石,卡在许多糖尿病患者的心头。

特别是对那些曾经海量豪饮的老饕来说,戒酒犹如割肉。他们总是期盼着医生能松口:"医生,我糖尿病了,真的一滴酒都不能沾吗?就喝一小杯白酒,总可以吧?"

酒与糖,一对复杂的冤家

糖尿病,这个听起来甜蜜实则苦涩的名字,本质上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想象一下,正常人体内有个叫胰岛素的"门卫",负责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入细胞"家门"。

而糖尿病患者的这位"门卫"要么罢工不干了(1型),要么效率极低(2型),导致血糖像没人管理的野马,在血管中横冲直撞。

一个令人警醒的病例

李大爷,62岁,退休工程师,2型糖尿病史8年。他向来自律,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血糖控制得相当稳定。然而在去年春节期间,老友聚会,他抵不住诱惑,认为自己血糖控制得好,小酌几杯应无大碍。

结果一顿饭喝了约100毫升白酒,当晚就出现了头晕、心慌、冷汗直冒的低血糖症状,家人连忙送医。医生解释,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能力,与降糖药同时作用,导致了危险的低血糖反应。

糖友与酒,复杂的爱恨纠葛

酒精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砍向敌人,也能伤及自己。

短期内,少量酒精(尤其是红酒)可能会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理论上有助于降低血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研究显示,适量饮酒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略低。但这种"好处"就像春天的一场细雨,转眼即逝,且很容易过量。

然而,酒精的长期危害却像一场潜伏的山洪:

  1. 低血糖风险:酒精会阻碍肝脏释放储备糖分,尤其服用磺脲类或胰岛素的患者,饮酒可能引发致命低血糖。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因饮酒过量而眩晕不适,虽非糖尿病,但足见酒对人体代谢影响之深。
  1. 热量负担:一杯白酒(50ml)含约100千卡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北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市井百姓,终日沉醉",若放在今日,恐怕不少人都会因此发胖致糖尿病。
  2. 酒精性脂肪肝: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加剧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雪上加霜。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警告:"酒入肝脾,湿热留滞,酿成痼疾",可见古人早有先见。
  3. 血压升高: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两者叠加,犹如火上浇油。
  4. 药物相互作用:酒精会干扰多种降糖药物的代谢,导致药效不稳定。这就像厨师在精心调制的汤里随意加入一把盐,整锅汤的味道都被打乱了。
各类酒精对糖尿病的不同影响

不同酒类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白酒:酒精浓度高,升糖指数低,但醉酒风险大,对肝脏损伤严重。同等剂量下,白酒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最高。这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稍不留神就会割伤自己。

啤酒:酒精含量低,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会显著升高血糖。一瓶啤酒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的碳水含量。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啤酒"味甘而酸,性稍热",确实指出了其含糖的特性。

红酒:含有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理论上对心血管有益,但糖分含量不容忽视。有研究显示,150毫升干红葡萄酒中的糖分相当于半块巧克力。

医生眼中的"可以喝"是什么概念?

当我们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时,这个"可以"带着严格的条件限制:

  1. 血糖稳定:近期无低血糖史,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7%)。
  2. 无并发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3. 剂量控制:男性每天不超过15克纯酒精(相当于100毫升白酒、33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红酒),女性更少。
  4. 饮酒方式:必须与食物同时摄入,不空腹饮酒,不一次性大量饮酒。
  5. 注意监测:饮酒后及第二天早晨都要加强血糖监测。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凡饮酒,不得令至醉,醉则伤神"的警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超过上述限量,酒精的危害将远大于其可能的益处。

无酒精替代品,让舌尖愉悦不停歇

对于糖友而言,也许放下酒杯并不意味着放弃味蕾的享受。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无酒精啤酒果醋饮料可选。宋代《清异录》中记载的"梅花醋",酸甜可口,或许就是现代无酒精饮料的古代版本。

饮茶也是中国传统的社交方式。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展示了茶作为健康饮品的悠久历史。现代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儿茶素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

医生的忠告:理性看待,个体化决策

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用药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对于"能否喝酒"的问题,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蒋勤主任指出:对于血糖控制良好、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特殊场合下的极少量饮酒(如半两白酒)可能不会造成立竿见影的危害,但这绝不意味着定期饮酒是安全的。多数糖尿病专科医生仍建议患者完全戒酒以避免潜在风险。

在糖尿病防治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北京协和医院赵家明教授常对患者说:"如果你因喝一口酒而满足,那这一口可能无大碍;如果你因喝一口而止不住想喝第二口,那最好的选择就是一口都不要碰。"

**对于已习惯饮酒的糖友而言,突然完全戒酒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生活质量。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直至完全戒断。**用健康的社交方式替代酒桌文化,才是长久之计。

记住,控制糖尿病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偶尔的放纵带来的可能不只是短暂的血糖波动,还有长期的并发症风险累积。权衡利弊,明智选择,才能与糖尿病和平共处,活出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 杨文英, 纪立农. 酒精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8, 26(3): 283-286.
  3. 李光伟, 翁建平, 朱大龙等. 中国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2): 121-134.

糖尿病患者能喝酒吗?医生坦言:患上这5种病的人,一口酒都别贪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说什么?不能喝酒?我可是医生,我还能不知道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酒吗?”王医生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听诊器掉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王医生,您别激动,我只是想问问,我朋友得了糖尿病,他特别喜欢喝酒,您说他到底能不能喝?”说话的是王医生的老朋友,李律师,他脸上带着一丝担忧,语气也小心翼翼。

“当然不能喝!糖尿病患者喝酒,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王医生语气严厉,他指着李律师手中的酒杯,说道:“你看这酒,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无法正常代谢糖分。

如果再大量饮酒,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严重的话甚至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李律师被王医生的语气吓了一跳,他放下酒杯,问道:“那…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朋友他平时都很注意饮食,也坚持运动,怎么还会得糖尿病呢?而且他之前也经常喝酒,也没什么问题啊?”

王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除了遗传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等。

你朋友之前可能只是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患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那…那他到底该怎么办呢?我听说糖尿病是慢性病,治不好,只能控制,这也太可怕了吧!”李律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绝望。

“别担心,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病,但只要控制得好,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可以活到很高的年龄。”

王医生安慰道,“现在有很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还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只要坚持治疗,就能控制住病情。”

“他还能喝酒吗?”李律师不死心,再次问道。

“我说过,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酒!”王医生语气坚定,他指着李律师手中的酒杯,说道:“你朋友现在已经得了糖尿病,喝酒只会加重病情。

甚至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等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比糖尿病本身更严重。”

“他到底能喝什么?总不能一辈子滴酒不沾吧?”李律师问道。

“当然不是,只是要适量,而且要选择低糖分的酒,比如啤酒,但也要控制量,最好不要超过一瓶。”王医生解释道,“当然,最好还是戒酒,这样对身体最有利。”

李律师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王医生的意思,原来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喝酒,只是要控制量,而且要选择低糖分的酒。

“不过,我听说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不喝酒,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神经性病变、视网膜病变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律师问道。

王医生解释道:“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并发症,是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与患者的病情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那除了喝酒,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呢?”李律师追问道。

王医生说:“除了血糖控制不佳,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重血管壁的损伤,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并发症呢?”李律师问道。

王医生说:“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戒烟,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进行体检,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糖尿病患者,还有哪些人不能喝酒呢?”李律师问道。

王医生说:“除了糖尿病患者,还有很多种疾病的患者不能喝酒,比如肝病、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痛风等等。这些疾病的患者饮酒后,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

李律师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王医生的意思,原来喝酒并不是一件小事,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疾病的患者来说,喝酒更是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

“王医生,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我以后一定提醒我朋友,让他少喝酒,甚至不喝酒。”李律师说。

王医生点点头,说:“你这样做是对的,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朋友能早日康复。”

李律师告别了王医生,他走出诊室,心中充满了感慨。他原本以为喝酒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现在他才知道,喝酒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他决定以后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要提醒身边的人注意健康,不要因为一时贪杯而伤害自己的身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 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参考文献: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3.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ement 1):S1-S173.

*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Diabetes.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3.

糖尿病一点酒都不能喝吗?少量喝白酒可以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徐先生年纪轻轻的,就检查出来患上了糖尿病,现在已经被家里人要求,严格控制起了饮食。

如果说只是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徐先生觉得并没有什么难度,稍微克服一下就过去了。

可是令徐先生难以接受的是,家里人连酒都不让他喝了。尤其是每次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时,徐先生看着其他的亲人都能多少喝两口酒,心里就非常“难受”。

于是徐先生就和自己的妻子商量,是不是多少可以喝一点酒,再不济稍微喝上一点白酒。而妻子听完徐先生的话后,顿时不高兴了,指责徐先生都到这种情况了,还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而徐先生同样比较委屈,难道说糖尿病人就一点酒不能喝了吗?

一、糖尿病人饮酒可能会有这些危害

经常性的喝酒,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些人正是因为有这个习惯,让自己不幸患上了一些慢性病。

有些人在已经身患慢性病的时候,继续不节制饮酒的话,则可能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其中糖尿病这种慢性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患者们如果还继续饮酒的话,说不定会遇到这些问题。

首先是加大排毒器官负担。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压力就开始大了起来。这两个器官需要每天尽职尽责的将体内多余的糖分排出体外,避免其一直留在体内造成更大的危害。

如果这个时候喝酒的话,这两个器官就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代谢会给身体带来同样很大伤害的酒精。

因此糖尿病人不节制喝酒的话,可能会让自己的肝脏和肾脏受到一定的损伤,最终干扰到器官功能。

再就是可能会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酒的种类有很多种,每一种都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饮用感受。

正因如此,这些酒的主要成分会有所不同,就比如说啤酒和白酒,二者之间较为明显的差距之一就是有无碳水。

如果糖尿病人选择喝啤酒的话,是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摄入过多的碳水,让体内的血糖数值快速超标,从而加重自身病情。

二、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喝酒,但要注意这些事情

虽然说糖尿病人喝酒,有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必须要滴酒不沾。

如果能够在平时的饮酒过程中,注意好这些事情,或许就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

1. 控制好饮酒量

前面我们提到过,酒精在进入人体内后,会加重肝肾两器官的负担,给自身的病情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但酒精没有摄入太多的话,处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会有太严重的问题。

因此就要糖尿病人们,在决定要饮酒之前,就定好自己这一天的饮酒量。按照对身体健康的标准来说,女性一天的酒精摄入量在15克以内,而男性则可以稍高一些,但尽量还是不要超过25克。

当然如果每次喝酒量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一定要注意好饮酒频率。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好还是隔上两三天再喝一次酒。

2. 饮酒的热量不算在一天总热量摄入之内

大多数糖尿病人比较烦恼的是,自己每天饮食不仅要控制好糖分的摄入,总热量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而我们平时喝的酒,同样有不小的热量,因此一些糖尿病人在喝完酒后,就选择减少其他方面的饮食,以避免这一天的热量摄入超标。

有这种想法的确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有可能会让自己这一天的营养摄入不达标,从而带来另一些问题。糖尿病人还是要限制自己的饮酒量,不要因为酒精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这一天热量严重超标。

3. 选择饮酒要多关注自身血糖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监测自己平时的血糖数值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自己了解身体状况的同时,对之后的生活计划做出合理的改变。

而如果决定要饮酒了,那么对自己血糖的监测就需要更加重视了。尽量在饮酒前后,都测量一下自己的血糖情况,如果二者差距过大的话,不仅不可以再继续喝酒了,还要及时的接受治疗。

三、糖尿病人除了酒要少喝,这几种饮品同样要少碰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酒,糖尿病人还需要注意少喝这几种饮品,否则可能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加深了自身的病情。

首先是鲜榨果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鲜榨果汁不仅好喝,各种营养物质还十分丰富,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饮品。

但其实水果中的糖分本来就不低,由其为原材料制作出来的鲜榨果汁,其中的糖分更是少不了多少。甚至一杯果汁,可能两三个水果才能榨出来,喝玩这一杯血糖和热量可能都会失控。

再就是蜂蜜水。有些人觉得白开水的味道实在是有些寡淡,就想着在水中添加一些“佐料”,丰富一下水的口感。部分人就觉得蜂蜜泡水后的味道就非常好,饮用起来比较健康,就想着用其来替代白开水。

但其实蜂蜜中的糖分同样很高,再加上其中基本上就是葡萄糖和果糖,即使是加水稀释后饮用,依然可能会让体内的血糖数值快速的升高。

最后就是风味发酵乳。牛奶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饮品,如果单次不饮用过多的话,还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

但有些糖尿病人在购买牛奶的时候,可能会选择一些带有果肉、杂粮的风味发酵乳但其实这些风味发酵乳可以说是“假牛奶”。蛋白质的含量比较低,还有较高含量的糖,对自己的病情较为不利。

总结

现在糖尿病人应该知道了,平时还是可以喝上一点酒的,只不过需要少喝,而且喝酒的时候有些事情需要多加注意。

而且除了酒水需要少喝,还有其他的几种饮品,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尽量远离。

参考文章

上海奉贤 2024-2-12——糖友:医生,过年我能喝点酒吗?| 贤医健康说

39健康网 2024-5-25——糖尿病不能喝牛奶?提醒:不想血糖飙升,这4种“水”才要少碰

沈阳发布 2022-2-23——「健康沈阳」糖尿病患者饮酒时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