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能治好吗)

武汉交通广播 0
文章目录:

每分钟一万转剥离病变视网膜恢复光明

记者徐睿捷,通讯员胡弘

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的眼球,弥漫着一层致密的增殖膜,导致患者视物不清乃至失明。如何剥离这一致病元凶从而恢复光明,堪称对眼科医师的“最大考验”。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运用湖北首台10000切速的超高速斜面万能玻切头,顺利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患者视力从接近0,奇迹般恢复到0.8。

设计师双眼在半年内相继失明

43岁的刘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从事设计行业的他长期用眼过度。一年前,他感觉右眼视力下降明显并有视物变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右眼Ⅱ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杜磊副教授为其实施手术治疗,术后视力恢复到矫正视力0.8。

怎料去年10月,刘先生左眼再“中招”,视力下降明显。身在外地执行任务的他为了不影响工作,选择在当地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如人意,左眼视力依旧不断下降。

2月18日,刘先生回汉后第一时间求助杜磊副教授。“我感觉这次左眼发病来的更急更猛。从年初到现在,我是一丁点都看不到,特别怕一辈子就这样了……” 刘先生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在眼科中心门诊,经过超广角眼底照相、眼B超、OCT等专业检查,刘先生被确诊为左眼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玻璃体积血并伴有黄斑水肿。

由于患者左眼玻璃体出血已近半年,眼底情况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同时患有II型糖尿病,手术后易感染。为避免较大的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经眼科中心专家团队多次研究讨论后,杜磊医生决定使用世界最先进的25G微创玻切手术“黑科技”——10000切速超高速斜面万能玻切头为他实施手术。

全省首台10000切速高难度玻切术

针对刘先生这类严重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术者需在仅有一张白纸厚度的柔软透明视网膜上,剥离出粘连极其紧密的增殖膜。手术全程犹如在针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则功亏一篑。

杜磊副教授在显微镜下气定神闲、精雕细刻的处理每一个细节,在“黑科技”助阵下,成功实施“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膜剥除 眼内光凝 注气术”。不到50分钟,就将刘先生左眼的玻璃体积血及增殖完全清除。术后检查显示,刘先生眼压较术前无明显波动,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状;术后第二天,左眼出血已完全清除;术后第三天,视力已有明显好转。3月20日复查显示,其视力已奇迹般恢复到0.8。

经历两次惊心动魄手术的刘先生感慨万千,他也是湖北首个玻切微创治疗“提速”体验者。杜磊副教授介绍,与常规眼底手术最高切速仅为每分钟5000-7500次相比,此次手术切割速率达到每分钟1万次,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还明显减少了对眼睛“底片”——视网膜的牵拉,能更快液化玻璃体,增加了抽吸流速。同时,斜面切头能更加贴近视网膜进行精细化操作,更好地处理细小增生组织,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缓解了术中病人的紧张情绪,优化了就医体验。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致盲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Ⅱ科主任杨燕宁教授强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死亡,糖尿病并发症多达100多种,例如冠心病、中风、尿毒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甚至是彻底失明。其中,糖尿病对眼部组织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刘先生所患的正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并没有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视力下降时,多数视网膜病变已经较严重。杨燕宁提醒,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定期的眼科检查是预防措施的关键。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遮挡感、眼球胀痛或持续发红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中心就诊。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于省内率先推广使用25G 、10000切速的高速玻切系统作为常规玻切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更安全、术后炎症轻,患者舒适度高,在大大减少常规玻切手术并发症的同时,将极大改善重度飞蚊症患者、单纯性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患者的手术体验,开启精准玻切手术新时代,造福更多的眼底疾病患者。

患糖尿病20年,高糖让视网膜也变了“糖网”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胡炎夏

图/受访者提供

“没想到得了糖尿病,还害了眼睛。”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门诊,被确诊患有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的姜伯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患糖尿病二十余年,血糖控制不好,最后眼睛也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

糖尿病20年,双眼视力被“甜蚀”

57岁的姜伯在1周前突然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有眼前黑影飘动,于是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眼底科主任张静琳详细检查后发现,姜伯右眼玻璃体积血严重,视力下降明显,但幸好患者之前做过双眼全视网膜激光术,虽出血较多,但未出现视网膜增殖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损伤视力的并发症。

张静琳副院长为患者检查眼睛

张静琳告诉姜伯,因为他患有糖尿病20年,而这个“糖网”的根源便在于“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果长期控糖不佳,会引发心脑肾、眼睛、神经等方面的并发症。这次姜伯的“病发”,除了身体因常年“浸糖”慢慢被“甜蚀”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即其本身没有控制好血糖。

为挽救姜伯的视力,张静琳为他进行了抗VEGF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姜伯视力恢复良好,终于又能清晰地看书读报了。

糖网的治疗方式 图/医院提供

糖网致盲不可逆,早期筛查可降失明风险9成以上

张静琳指出,糖网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常见致盲性眼病,堪称“甜蜜杀手”,其患病率高、危害大。

据相关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15年,75%可发生糖网;2型糖尿病患者,70%以上会发生糖网。而且,糖网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飞蚊症表现(如眼前黑影飘,像蚊子追着跑),等到明显感觉视力下降时,往往到了晚期,视力已很难挽回,严重者可致盲,病程不可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控制稳定,但病程较长仍可能患上糖网。因此,糖网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可使糖网严重失明风险降低94.4%。

“控糖 查眼底”是预防“糖网”的关键

由于糖网致盲不可逆,“控糖 查眼底”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做好这两点能够帮助到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远离致盲风险。

专家表示,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积极就医,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同时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眼底检查;当出现眼睛有“飞蚊”、视力下降等,请及时就医,排除糖网、视网膜裂孔等严重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了解更多

不怕糖甜,就怕“糖网”蒙住眼!警惕“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沙头条##长沙爱尔眼科#

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据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6.3%,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2%。

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阶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更令人担忧的是,它还可能预示着心脏病、中风、肾病等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

一、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病专科主任陈忠平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水平导致。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中含有过多的葡萄糖会损害包括视网膜在内的全身血管。

“视网膜是覆盖在眼睛后部的膜。它能探测光线,并通过视神经向大脑发送信号。如果葡萄糖进入视网膜的小血管,就会导致这些血管渗漏或出血。眼睛可能会长出新的血管,这些血管更脆弱,容易渗漏或出血。如果眼睛开始长出新的血管,即所谓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一个更严重的阶段,早期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什么是增殖期“糖网”?

据了解,在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以分为六期,其中前三期为非增殖期;后三期为增殖期,这就要借助眼底镜、眼底荧光造影进行检查,具体如下:

Ⅰ期主要是眼底出现微血管瘤,Ⅱ期是眼底可以看到硬性的渗出物,Ⅲ期眼底可以发现棉絮样渗出物,这三期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Ⅳ期为眼底出现新生血管,Ⅴ期有新生血管出血、玻璃体出血等,Ⅵ期出现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

三、相关治疗方式

激光治疗是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最佳治疗阶段在第4期,通过激光的热效应,破坏黄斑区之外的一些视网膜组织,让更多的血供、营养集中在视网膜重要的中心区域——黄斑区来保护中心视功能。

因此,这类糖网患者可以采取激光光凝治疗:

●病程不能太晚,最佳治疗时机是眼底出现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也就是国内分期的第Ⅳ期,Ⅴ期以后会有出血,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患者配合度高,激光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良好的眼位配合,有时会有一些发胀疼痛的感觉;

眼底激光治疗时长:

●局灶性光凝,对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只打病变区,持续时间为几分钟;

●全视网膜光凝,多数患者要在除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表面打满激光斑,通常分2-3次完成,每次大概10-20分钟左右,通常1-2周进行1次。

陈忠平副院长强调,激光治疗的作用是预防眼内严重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激光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眼内出血的几率。

四、如何科学防控“糖网”?

陈忠平副院长建议:为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恶化,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无眼底病变Ⅰ期患者可1年复查一次,Ⅱ期病变需每半年复查一次眼底,Ⅲ期病变患者3个月复查一次由医生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激光治疗后按医嘱定期复查,这样才能确保在病变初期就能及时解决问题,Ⅳ期病变患者检查时间则缩短至1个月一次且根据治疗方案按医嘱进行复查,Ⅴ期、Ⅵ期糖网术后患者则应严格按医嘱进行复查。

“散瞳检查眼底非常简单,是无痛的,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重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做到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定期随访,才能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更好地保护视力。”

五、专家:控制好血糖,保护好“心灵之窗”

最后,陈忠平副院长特别强调:糖网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不管视力是否下降,都必须定期眼底检查并记录眼底情况,如果玻璃体积血或者视网膜脱离,则需要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来医院检查眼底外,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忌食糖及甜的食品,多食茎叶类蔬菜、粗纤维低脂肪膳食,限制主食量,少食多餐,禁止饮酒,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不让糖尿病摧毁我们的‘心灵之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杨娟燕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