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和老年人(糖尿病和老年人肺结核筛查率要求一样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慢性病开始找上年轻人

*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2期内容

不久前,浙江海盐28岁的淼淼(化名)早上醒来头晕目眩,前往医院就诊。没想到化验结果出来后,淼淼血糖“爆表”,静脉血糖高达56mmol/L!到医院后,淼淼一度意识不清,处于昏迷状态。经检查发现,淼淼这是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28岁的年轻人会得糖尿病?医生在追问病史时了解到,淼淼每天至少喝1至2杯果茶或含糖碳酸饮料,也酷爱甜食,再加上平时工作忙,运动少,发病很正常。

淼淼并非个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介绍,近几年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成年居民饮用含糖饮料率为67%,中小学生含糖饮料饮用率更是高达90%,饮用频率≥1次/天的占比21%。一些畅销饮料的单体含糖量很高,一瓶445毫升的维C饮品有42克糖;一瓶500毫升的雪梨汁有60克糖,远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的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25克的限额。

糖尿病老年人才会得?其实不然

近年来,因营养过剩、糖摄入过量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呈年轻化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肥胖疝外科主任姚琪远表示,糖尿病患者中开始出现初中年龄段甚至小学年龄段的孩子,这些孩子通常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部分还有高血压。“难以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血糖超过20,血压也有200。”姚琪远说。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过去4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2%,青少年患病率增长更为迅速。

检测血糖

“人们总认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不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谢壮丽说,不少年轻人常年保持高油、高糖饮食,有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造成慢性疾病早发。

专家认为,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教育不足,在限制不健康食品广告、提供健康食品选择等方面政策不足,也是加剧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此外,慢性病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往往让人掉以轻心。谢壮丽表示,不少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出现急性并发症才到医院看病,这个时候,一般已经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期。

守护青少年健康,倡导健康生活习惯

2024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对参与试点的饮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进行“营养选择”ABCD四级分级标识,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参考。“新加坡等国家已将此举作为强制监管政策。”臧嘉捷表示,希望国家层面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品的摄入,鼓励食品企业开发更多健康食品,倡导健康饮食新风尚。

“政策改进固然重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谢壮丽说,体形肥胖、饮食不节制、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锻炼、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考虑到这些疾病在早期的隐匿性,我们应更加注重对青少年的健康监测。同时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青少年儿童饮食和运动的指导,保证他们的户外活动时间。”

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基层医疗体系赋能。姚琪远建议,权威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签约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半月谈记者:袁全 程思琪(参与采写:巴庚)

原标题:《慢性病找上年轻人》

来源: 半月谈

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为了健康,转存

据统计,全球有4.2亿多人患糖尿病,其中,我国就有约1.3亿成年患者。而近年来,20-40岁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占比6%,疾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和主食吗?“无奶茶不欢”的你,有没有患病风险?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世界糖尿病日: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病人,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我国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20%左右。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是2型糖尿病。

2、老年糖尿病患病年龄、病程、身体状况、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发症与合并症、合并用药情况、经济状况及医疗支持、对治疗的预期以及其预期生存期均不同。

3、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糖尿病人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活动耐力下降。应关注运动治疗的风险以及重复用药或遗漏用药的可能。

4、进入老年期之前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诊断糖尿病时一般已存在多种并发症,且比较严重。因此,老年糖尿病一经诊断,应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并发症筛查。

5、老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同时与其它疾病伴发,易误诊或漏诊。

6、老年糖尿病病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反复低血糖发生会加重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认知障碍,甚至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

7、老年糖尿病病人可伴有多种代谢异常,部分同时罹患肿瘤或其它伴随疾病。

二、老年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高,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成人

1、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半数以上没有糖尿病病史。

2、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等。

3、乳酸酸中毒,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心肺功能异常等易发生乳酸酸中毒,需用双胍类降糖药者,应使用二甲双胍,避免使用苯乙双胍。

4、低血糖,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巨大,甚至致命,反复发作低血糖,伴有其他并发症如自主神经病变或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易诱发无症状低血糖,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认知功能的损害也使患者无法自我判断低血糖的发生,应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的降糖药物,简单的治疗方案。

三、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1、老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变。老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病变广泛、严重、临床症状轻的特点,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2、老年糖尿病肾病,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肌酐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在部分病人不能确切反映肾脏情况。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多与糖尿病肾病共同存在。

4、老年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结构改变,认知功能减退,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均随增龄而增加。

5、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青光眼、耳聋、运动受限、跌倒或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胰岛β细胞功能与年龄相关,糖尿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增龄效应,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保持愉悦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维持合理的体重、纠正其他代谢异常、以及定期筛查对预防糖尿病有益。

四、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1、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HbA1c控制目标适度放宽。

2、生活方式干预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依据病人情况推荐个体化的方案。

3、需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减退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的增加。

4、在进行降糖治疗时要注意血压、血脂、凝血机制等异常(文/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护理中心 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