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餐二血糖7(妊娠糖尿病餐二多少正常)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之“妊娠糖尿病”知多少?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龄孕妇的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及家人不免担心和疑虑,“妊娠糖尿病”究竟是咋回事?对孕妇和胎儿有什么危害?如何诊断和管理?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妊娠期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增加大家对本病的了解。
孕妇糖尿病分哪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指怀孕前已经明确诊断患有糖尿病,即糖尿病在先,怀孕在后,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大约占全部糖尿病孕妇的10%~20%,分娩结束后糖尿病仍持续存在。
另一种情况是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以后(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发生了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大约占全部糖尿病孕妇的80%~90%,大多数产后都能恢复正常,但将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不管是“妊娠期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均属于高危妊娠,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母婴围产期死亡率明显增加,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如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
怀孕前血糖正常,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情况下,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分别不得超过5.1mmol/L、10.0mmol/L、8.5mmol/L,以上三点中,只要有其中任何一点的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以上数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目标
妊娠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2022版《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推荐GDM或PGDM孕妇的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为:
妊娠期无低血糖风险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控制在6%以内为最佳,若有低血糖倾向,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以内。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管理
对于孕期高血糖,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控制血糖,同时还要注意监测血糖和心理支持。分述如下:
1)饮食治疗:妊娠期高血糖的孕妇,应当适当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避免能量摄入过多或不足,既要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同时避免发生饥饿型酮症。
提倡多样化饮食,确保各种营养成分均衡摄入。提倡“少吃多餐”,把原来的三餐分到五到六餐去吃,以避免餐后血糖升高。
每日主食控制5~6两,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糙米饭、全麦面条等,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像瘦肉、鱼虾、鸡蛋、牛奶等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有助于胎儿发育。
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菠菜、西兰花等)和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等),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摄入蛋糕、糖果、巧克力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
2)运动治疗
孕妇运动方式以安全、适度为原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瑜伽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同时放松身心,但要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运动一般安排在餐后进行,这样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每次30分钟左右为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有无胎动及宫缩。
3)药物治疗
糖尿病孕妇单纯通过饮食及运动干预血糖不达标,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血糖又标者,应及时加用药物治疗。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比较安全,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妊娠期糖尿病固然危害很大,但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把血糖、血压、体重等各项指标控制良好,“糖妈妈”照样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
策划:龙溪
作者:王建华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审核:三诺医学科学事务部
配图:三诺讲糖自拍 三诺设计师黄阳
妊娠糖尿病:不仅是孕期风险,更关乎未来健康
妊娠糖尿病,顾名思义,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虽然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妇女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妊娠糖尿病是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妊娠糖尿病妇女:Ⅱ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研究表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7倍! 这是因为妊娠糖尿病反映了机体存在潜在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而这些缺陷在产后可能持续存在,并最终发展为Ⅱ型糖尿病。
因此,对于曾经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即使产后血糖恢复正常, 也需要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建议每1-3年进行一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Ⅱ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对子代的影响:从胎儿期开始的健康隐患妊娠糖尿病不仅影响母亲健康,还会对胎儿和子代造成长期影响。
- 巨大儿: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升高,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生时体重超过4000克,称为巨大儿。巨大儿不仅增加分娩风险,而且未来发生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妊娠糖尿病也会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这些孩子虽然出生时体重较轻,但未来发生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较高。
因此,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子代, 也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和代谢状况,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肥胖、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总而言之, 妊娠糖尿病不仅是孕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更关乎母亲和子代的长期健康。通过积极的孕期管理、产后随访和子代健康监测,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带来的健康风险,守护母婴健康!
孕期发现血糖升高,怎么办?
孕期发现血糖升高,怎么办?,杨宁医生,7分钟
本文作者
杨 宁
天津康汇医院高血压科主任
慢病管理部主任
妊娠期高血糖(HIP)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对母子两代人均带来深远影响。孕前、孕期、产后良好的筛查和管理十分重要。
一
妊娠期高血糖(HIP),包括几种情况?
1
妊娠期糖尿病(GDM):
GDM 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但血糖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占妊娠期高血糖(HIP)的83.6%。流行病学显示,我国GDM 的患病率为14.8%。
哪些人算是GDM呢?
GDM 的诊断标准为:妊娠任何时期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5.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OGTT1h血糖≥10.0 mmol/L,8.5mmol/L≤OGTT 2h血糖<11.1 mmol/L,任1个点血糖达到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孕12 周之前仅空腹血糖>5.1 mmol/L不能诊断GDM)
2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
也称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时间被发现且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约占妊娠期高血糖(HIP)的8.5%。
普通成人(非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详见链接随机血糖≥11.1mmol/L,能诊断糖尿病吗?)
(图片由杨宁医生提供,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3
孕前糖尿病(PGDM):
指孕前确诊的糖尿病,约占妊娠期高血糖(HIP)的7.9%。
二
妊娠期高血糖的综合管理
1
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妊娠期间的饮食原则为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同时不发生饥饿性酮症。
尽可能选择血糖升糖指数不高的食物(链接:健康人选食物,也要看看“升糖指数”)。
应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主食的1/3~1/2分餐到加餐,这样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随孕周调整每日热量摄入,孕中晚期需增加200~300 kcal/d的能量。
鼓励孕期适当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小于45min。
02
合理的体重管理:
孕期合理的体重增加非常重要。增加的太多不好,增加的太少也不好。
孕前超重或肥胖者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正常或偏瘦者孕期体重增加过少,都是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
三
孕期血糖控制目标:
孕期血糖控制目标和普通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
(1)孕期血糖目标为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 mmol/L,餐后2h血糖(2hPG)<6.7mmol/L。
(2)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更多的时间内血糖达标。专业术语称为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也可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力求T1DM 孕期TIR>70%,T2DM和GDM的TIR 至少应>90%,尽可能减少葡萄糖低于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
(3)避免低血糖:低血糖对胚胎形成和胎儿生长发育同样有不良影响。T1DM低血糖风险最高,其次为T2DM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妊娠期糖尿病(GDM)最低。孕期血糖<3.3 mmol/L,需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即刻处理。
四
孕期可以用哪些降糖药?
特别提示,孕期用药关乎母胎安危,要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目前,可以用于孕期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和二甲双胍。
(1)胰岛素:人胰岛素(短效、中效及预混的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300)。
(2)二甲双胍:除二甲双胍外,其他口服降糖药均不推荐应用于孕期。
对于孕前就有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在备孕阶段换用孕期可以使用的降糖药物。
孕前血糖控制目标为: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HbA<6.5%时妊娠,而应用胰岛素治疗者 HbA<7.0%,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 mmol/L,餐后血糖<8.5mmol/L。在孕前药物应用方面,对二甲双胍无法控制的高血糖及时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且停用二甲双胍以外的其他类别口服和注射类降糖药。
总之,孕期血糖管理关乎母子两代。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子两代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并不会因为妊娠结束而终止。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需产后4~12周行75gOGTT评估糖代谢状态,产后1年再次行75g OGTT评估糖代谢状态,无高危因素者每1~3年筛查1次OGTT。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即便是产后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了,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要注意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加强针对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长期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