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黄芪精糖尿病可以喝么(黄芪精 糖尿病)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黄芪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听听药学专家怎么说

黄芪是我国一味历史久远应用广泛的中药,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在多有名的方当中都作为君药来应用,起到了很好的补气作用。黄芪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阴亏的消渴等症。

现代医学对黄芪的研究发现,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对心衰患者有强心作用;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冠状血管和肾血管作用;对一些肾病、银屑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黄芪有一定辅助治疗糖尿病功效

黄芪也是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之一。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患者在患病的慢性迁延过程中,多表现为肺脾肾气虚,黄芪有补气、补脾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有学者用黄芪多糖冲剂治疗2型糖尿病三十八例,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冲剂能够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与消渴丸相当。

黄芪除降糖外,对于气虚血瘀导致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补气和活血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能降低血糖,改善糖、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肾血液循环等。总之,黄芪可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糖尿病性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对糖尿病的治疗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物,绝对不能挑大梁。单靠黄芪泡水喝,是绝对治不好糖尿病的。如果患上糖尿病,最佳的选择是去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专科医师的专业治疗。而糖尿病治疗的正确操作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及糖尿病教育。

作者简介:药师方健 今日头条健康真相官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

社会任职: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我的冬日门诊#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糖尿病,多是因为“脾虚”,中医名方:健脾益气,巧妙降糖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括了正常人体水谷精微的代谢过程,突出了脾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刚好展现了中医对于脾的认识。

在中医看来,脾的主要作用在于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人体吃下去的饮食水谷经过口、食道进入到胃,通过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将食物变成糜烂的状态,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将食糜转化为富含营养的水谷精微物质,进一步化生成气血,并且脾胃主管将精微物质输布运送到全身,营养人体各组织器官。因此,中医认为脾胃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如果脾胃功能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害,导致脾胃虚弱、脾阳不振,那么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不能正常地运作。糖尿病人就会出现脾胃无法将精微物质成功输送到各组织器官,而堆积在血管脉道之中,这时,就会出现全体各个脏器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那么,中医常说的消渴症的“三消”(包括上消、中消、下消)症状就会出现。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医案:

患者姓张,女,今年59岁。见诊的时候见患者身体消瘦,患者自述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纳食多常,眠可,大便正常,无明显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通过视频看到她舌苔,舌红少津,苔燥。检查了血糖,血糖值为11.9mmol/L。

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给他开出一方:

黄芪、黄精、葛根、天花粉、白术、茯苓、玄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黄连、山药。

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半个月之后,患者口渴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活动时仍然感到疲劳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血糖降到了8.9mmol/L。

效果好转之后,给患者在原方之中加减了几味用药,继续服用了半个月。患者乏力、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消失了,血糖降到了7.5mmol/L,又将上方改成丸剂,长期服用。1年后复访,病情没有再复发,血糖恢复正常。

从患者的症状上看来,主要是脾出现了问题,脾胃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脾受到损害时,脾就不能生化气血,导致气血不足,那么人就容易出现乏力,犯困。由于脾受到了损伤,人体喝下去的水无法转变成具有营养的津液,出现口渴多饮,水不能运化只能下行,这就是造成多尿的症状。当脾的运化能力越来越差,人体所得的营养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就消瘦了。

清楚了病情的原由,我们来看一下方子: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为主,又能生津止渴,黄芪补气升阳,以助脾之升清;山药、黄精味甘淡性平,能滋养脾阴;葛根味甘入脾,能升阳健脾,止渴生津;天花粉、麦冬润肺生津,养阴益胃;生地黄、枸杞子益肾补肝、生津养阴;黄连、玄参清热滋阴;丹参活血化瘀,与党参、黄芪相合,有益气活血之功。诸药配伍,健脾益气为主,意在治本;兼顾生津清热、化瘀活血,意在治标。标本兼治,才能血糖稳定,症状改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脾失健运,机体得不到滋养,导致津亏气虚,化燥生热,以致于产生各种并发症。气虚血行无力,则致血瘀,瘀血内阻会加重糖尿病,最终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大家有相关的症状,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用药。

六味地黄丸在4种疾病调理中很常用,但这3类人不可乱吃

六味地黄丸是我国中医药的经典名方,很多朋友也知道这个药物是滋补肝肾的一味良药,但对于六味地黄丸的应用,很多朋友却总还是把握不好,有些朋友会这样问,能不能直接说,六味地黄丸,到底能够治哪些具体的疾病?针对朋友们的疑问,我们今天就再来聊一下六味地黄丸这个药物。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阴虚的良药

六味地黄丸源自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其组方主要裁化自八味肾气丸,取其中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材,主要是用于滋补肾阴,改善肾脏阴虚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味药物是滋补的药物,但为了避免滋补过盛而引起身体的不适,方中还加入了牡丹皮,茯苓,泽泻等药物,达到了渗湿利水,平衡制约的作用,达到了三补三泻的效果,药性温和,有补有泄,对于存在肾阴亏虚所致的各类健康问题,都是可以应用的药物。

导致肾阴虚的原因有很多,先天不足,年老肾亏,久病伤肾,烦劳过度,禀赋不足,热病伤阴等,都有可能最终导致肾阴虚的发生,肾阴虚通常伴随的症状包括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午后夜间潮热等症状,这些都是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典型症状,同时肾阴虚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要洗苏安然,尿量频多,口渴多饮等多种症状。

很多朋友觉得说“阴虚”这种概念太虚幻,无法准确对症,总想知道六味地黄丸到底能够治疗什么具体的病症,比如高血压能吃六味地黄丸吗?糖尿病吃六味地黄丸行不行?女性更年期六味地黄丸怎么吃?

实际上,如果我们查阅多年来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于各种病症的种类真的很多,有报告称,六味地黄丸在137种疾病的调理中都有应用,但是不是这个药物真的就“包治百病”了呢?我们需要明白的还是一点,任何中成药物的应用,首先还是要对症,肾阴亏虚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外在疾病问题,如果这些相关的疾病问题是肾阴虚导致的,或者患者本身就存在肾阴虚的问题,此时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相关疾病,可能就能够起到平衡阴阳,提升身体状态,加强疾病控制的作用。因此,虽然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上非常广泛,但要想用对它,用得有效,进行明确的辩证仍然是用药的前提和基础。

六味地黄丸的5种常见临床应用

虽然文献报道在100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可能用到六味地黄丸,但在几类常见疾病的调理中,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更为广泛,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更多,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汇总一下。

1、女性更年期的应用

很多女性朋友到了更年期阶段,特别容易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的相关症状,这些症状与肾阴虚的症状都很接近,而确实女性更年期阶段,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肾阴开始出现亏虚的常见年龄段,因此,对于女性更年期调理方面,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较为常见。

对于女性更年期出现的失眠,骨质疏松等问题,如果确实同时存在肾阴虚问题的更年期女性朋友,在注意调理改善睡眠,加强补钙等方面的生活调理以外,同时合理服用六味地黄丸,也会有不错的调节效果。有研究人员针对28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采用黄芪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搭配服用,总有效率达到了96%,虽然样本数较少,但改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2、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糖尿病,与中医中的消渴症虽然并不完全对应,但对于存在肾阴虚同时伴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对于改善口渴多饮,小便频多等问题方面,有着不错的改善效果,特别是对于阴津亏虚,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益气养阴,改善机体状态等方式,调理身体对于血糖的代谢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六味地黄丸虽然在降血糖方面的作用,不如西药显著,但通过对于身体的整体调理,中西医结合,辅助调理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方面,都是可以结合具体辩证应用的。

除了具有消渴问题的糖尿病本身以外,六味地黄丸在糖尿病患者伴有微量蛋白尿的改善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方中泽泻,茯苓两味药物能渗湿利水,对于改善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率,都有一定改善作用。

3、老年人顽固性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有些老年朋友却总是容易反复,也会让人疼痛难忍,苦不堪言。有研究者认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与自身的免疫系统低下有密切的关系,而有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则是改善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肾阴虚的问题是很常见的现象,而肾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对于存在此种情况的老年朋友,对症使用六味地黄丸调理改善,就能够有助于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提升自身的免疫细胞水平,从而达到改善老年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作用。

有研究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在对口腔溃疡治疗中使用常规用药以外,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其近期疗效与单独使用西药的对照组相当,但从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于老年朋友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加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滋阴降火,减低反复发作几率。

4、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呼吸道反复感染

六味地黄丸最早的应用就是治疗儿童发育迟缓导致的“五迟”问题的,而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六味地黄丸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儿童身体调理方面,临床上也有着一定的应用。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本虚标实,也就是说肾虚而肺实,平时表现为肾虚,而发病时则以邪实为主。因此,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改善,对于患者的病情和免疫功能,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促进呼吸道疾病患者慢性炎症的吸收,改善气道反应性和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辅助调理改善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是一味比较温和均衡的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也并非没有没有不良反应风险,就在2021年初,国家药监局根据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情况发布通知,要求相关企业修订六味地黄丸的说明书,指出六味地黄丸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食欲不振、便秘、瘙痒、皮疹、头痛、心悸、过敏等。

而在禁忌人群方面,对于药物的应用来说,我们还是要强调对症应用,如果存在肾阴虚相关问题的朋友,对症应用六味地黄丸,就会对肾阴虚所致的各种临床病症有不错的调理作用,但如果是本身肾脏阳虚的朋友,或不存在肾虚问题的健康人群,则不应该也不需要服用六味地黄丸。

除了不对症的人群以外,还有两类人要慎用六味地黄丸,对于有感冒问题的朋友,在感冒期间,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而如果是对于药物成分过敏,或服用六味地黄丸出现不良反应身体不能耐受的朋友,也是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