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要多喝水吗(糖尿病肾病要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注意!降血糖不能靠喝水!肾病患者多喝水或致心衰
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是尿毒症,当我们体内的血糖过高,患尿毒症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近十年的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导致肾透析的第一原因就是糖尿病。三到四个肾透析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因为高血糖导致肾功能出现下降,我们称“糖尿病肾病”,也叫“糖肾”。
为什么血糖高了会对肾脏有损害?
肾脏里边有无数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血管网等。肾单位像一个小滤器,它的重要功能就是把不该要的东西弄出去,把该要的东西留下来。而毛细血管网构成的血管会受到糖尿病的“攻击”,会使大小动脉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狭窄导致血管堵塞以及血管的内部结构被破坏。随着病程的发展,肾单位从“滤网”逐渐变成了“实心”的了,从而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糖肾”。
哪项检查能在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当尿液里出现一定量的蛋白,那么肾脏已经开始出现了损伤,需要及时干预。而我们熟知的尿常规检查无法在早期发现微量的尿蛋白,更准确的检测方式是要去医院做尿微量尿白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这两项检查。建议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年要检测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测一次。除了这两项检查,还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泡沫来发现尿蛋白。
高糖人群食用冷食冷饮一定会伤肾吗?
不是所有的高糖人群都需要禁忌。对冷食冷饮是否伤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征求主治医生意见,二是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年龄大、病史长、病情严重的患者,食用后会引起胃肠道问题和增加肾脏负担,一定不要食用。
高糖人群一定要多喝水?
一般来讲,正常人每天需要喝1500毫升的水才能保证身体机能平衡。血糖的升高绝不是靠喝水就能降的,事实上糖越高的人是越渴的。仅仅是高糖人群,喝水量的多少根据自身需要决定。但对于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人多喝水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会出现水肿、心衰等症状。
高糖人群增加运动强度有助于肾脏排毒?
肾脏在适当运动的时候会使功能增强。大运动量出汗排出的是99%的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等成分,若是血糖特别高时会含点糖,所以排出的并不是毒素。
高糖人群多吃蛋白可以补肾脏吗?
肾脏最怕的是蛋白负荷,所以每天的蛋白摄入量需要适量,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在50到70克之间,一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大概在7克左右,50克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在9克左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优先选择优质蛋白,但是高糖肾损伤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的摄入。
来源: 央视财经微博
糖尿病的肾病患者需要限制饮水吗
有人担心喝水多了以后会对肾脏不好,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下,喝水多了是对肾脏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健康人一般是要多喝水。
喝水好多好处就是代谢废物从肾脏待的时间很短,很快就排泄出去了,尤其是有一些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要喝水多了之后,药物在肾脏里面存活时间很短,很快就出去了。这是说喝水多了对肾脏没有什么损害,因为肾脏的排水的过程一点能量都不消耗,就是滤出来。
肾结石的滤过过程是不好能的,滤出来之后再除吸收,再出去除吸收过程也是不好能的,剩下一点排出体外。肾脏处理水的能力特别强,肾小球滤过每分钟滤过一百毫升,这一天下来就是一百四十四升,这一个礼拜下来就是一吨,所以肾脏的处理水的能力很强。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喝水多了特别多的时候,包括健康人也是一样会导致问题,因为水吸收进去,尤其是低钠饮食,喝好多水有可能会导致血液的稀释。当然我刚才说了肾脏有自我调节能力,喝水太多了超出了肾脏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制了,就会出低钠血症,这是健康人。
但是一般健康人不会那么喝的,除非是有问题,精神上有问题,喝了好多水,不管是糖尿病肾病还是其他的肾脏病,肾脏病人多喝水,如果尿量没问题,多喝水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尿量是少的,肾脏处理不了那么多水,对肾脏虽然没有害处,但是处理不了那么多水。
我一天喝了三升水,但肾脏说只能给你排泄一千五,剩下的水就会在身体里面储留,这一处流之后就也引起了问题了,一个是对钠的稀释,另外一个对容量的扩张,容量一扩张高血压就来了。
当然对容量扩张之后,身体有个自我保护的机制,容量多了,首先把水倒血管外,到皮肤,到腿下垂的部位,先到皮肤引起了水肿,但是水实在是太多了,引起了高血压,再太多了水就开始往肺里去了,到肺里去了叫肺水肿,一旦出现肺水肿要治疗不及时病人就过世了。
所以糖尿病肾病或者其他的慢性肾脏病是一样的,大夫们有个说法就是如果肾脏的排水能力已经下降了,就要量入为出,量入为出有时候比较困难,因为要每天像天热的天可能蒸发的会多一点,天冷的天蒸发的会少一点,到底是入了多少出了多少出,尤其是出了多少不好记录。
所以实际上看肾脏排水能力行不行,就是看体重,如果一个人不可能一两天长体重长个三五公斤,那不可能的。如果喝了水比昨天多喝了一升,第二天早上腰体重不变,就说明肾脏排这一升水都排出去了,不管出汗也好,撒尿也好,都是排出去的。
但是昨天多喝了水了,今早上一量体重涨了,就说明肾脏排水能力是下降的,所以一般来说是建议水能出去,不能出去跟钠的摄入特别有关系。刚才已经提到钠身体是不允许浓度增高的,也不希望浓度下降,所以身体里面有个调节机制,当然调节机制在肾脏病的时候是不完整的,所以就有可能引起了水的潴留。
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建议患者少吃盐,少吃盐了自然就不想喝水了,因为少吃盐了血里边的钠浓度是合适的,不用多喝水去稀释钠。但是如果肾脏排水能力下降,一直在下降,少吃盐都不行了,肾脏不能把多余的水排出去,腿就开始肿了。
这个时候一般就是一没有接受过这些培训的患者,刚来的时候会告诉患者用一些凝胶剂,有些比较轻度的,有一些比较作用很强的凝胶剂都可以选。初次就诊的病人可以用点凝胶剂把多余的水先排出去,然后告诉患者一定要少吃盐,然后持续就能维持平衡,体重是好的,不增长。
但是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肾脏排水能力越来越低,逐渐逐渐的少吃盐不管用了肿起来了,就要加利尿剂,想加比较弱的利尿剂,比较弱的菱角肌不行了加比较强的菱角肌,所以这样这是圣科大夫一般是这么做的。
我是希望患者们能够把这个事管理好,因为血压实在是太重要了,水多了血压就高。肾脏病的病人,尤其是老人,年轻人也一样,他们的血管是脆的,如果血压一高的时候就能把脑血管冲破,包括脑血管,脑血管一破就脑出血了。
所以北方人吃的咸,普通人群里面都能看到脑出血的机会就比南方人就多,比国外也多,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明仁与健康】多喝水还是少喝水?肾病患者的饮水困惑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我们常常会感到口渴想喝水。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60-70%.对人体代谢而言,肾脏是排泄废物的重要器官,补充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促进废物的排出。那么,如果患了肾病,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邯郸明仁医院肾病科的贾艳霞医师将告诉我们水的正确喝法。
正常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建议正常人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具体饮水量还需综合考虑环境温度、季节变化以及运动量。若气温达30℃左右、运动或出汗后,应多补充水分。如果天气凉爽或夏天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且出汗较少,则需减少饮水量。
何种情况可以多喝水
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没有水肿、少尿、大量蛋白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多喝水,保证24小时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以加速代谢、帮助排毒。
何种情况要限制饮水量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合并水肿、慢性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等患者,都应限制饮水量,避免多喝水。水潴留体内会加重水肿、高血压及心衰,甚至引发胸闷、气短、无法平卧、腹胀等症状。此时,需严格控制饮水量,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部分食物如汤、粥、水果、牛奶、蔬菜等含大量水分,需根据进食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以防摄入过多水分加重水肿。无尿、尿毒症、透析患者需根据体重变化调整饮水量,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重,体重增加不宜超过干体重的0.5%,两次透析间体重增长应<3%.
肾病患者如何选择饮用水
肾病患者可以选择低热量的白开水、茶水、纯净水、矿泉水等。应避免选择饮料、盐水等。另外,浓茶、咖啡、火锅高汤等液体食材,含有高含量的磷、钾等,可能造成肾脏排出异常,应少饮用。
控水小妙招
口渴时,含一块冰块或用冰水漱口再吐出来,可缓解口渴;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含话梅干来生津止渴。使用固定水杯或带有刻度的杯子,每天定量饮水,有助于控制饮水量。保持清淡饮食,少吃腌制、味精等加工食物,以减少因食物引起的口渴。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学会每天自查,比如观察体重、尿量、水肿程度来了解体内水分状况。在规律饮食且没有食物潴留的情况下,建议每天早上空腹测量体重。若体重增加,可能表明体内水分过多,此时应适当限制饮水量。学会正确饮水,肾病患者可以有效避免身体容量负荷增加,减轻疾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来源|邯郸明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