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为)
糖妈小课堂丨妊娠糖尿病血糖正常值是多少你知道吗?
都说10个孕妇里就有1个高血糖,这不,怀孕刚满25周的桃子在糖耐检查中“失利”,还没从当妈妈的喜悦中反应过来就确诊了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不仅可能会让“II型糖尿病”跟着你一辈子,还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巨大儿、畸胎、晚期流产等可能。
为了甩开怀孕带来的“甜蜜负担”,桃子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了少量多餐制的孕期饮食计划,还加入了适当的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堪称糖妈中的自律达人。
但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了“意外”……本来已经稳定的血糖突然又升高了,桃子慌忙赶往医院寻求帮助,可医生测完血糖后却告诉她血糖值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桃子最近测血糖都是在饭后,相比空腹测糖自然会高一些,咨询了医生后桃子才明白,原来妊娠糖尿病的血糖值在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标准:餐前血糖(即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6.7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只要血糖值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看了桃子的故事,相信糖妈们都学会怎么判断血糖是否正常了~要想时刻将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款精准、便捷的血糖仪是必不可少的。小编给糖妈们推荐日本医院同款——强生稳捷全新升级的稳悦智优血糖仪。作为强生稳捷的全新力作,智优血糖仪比上一代稳豪系列更精准、更无痛、更便捷,非常适合需要定期测糖的糖妈们~
智优血糖仪配套的英国进口稳悦试纸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再搭载专利“稳灵”技术,测量结果与医院误差不超过0.7%。据悉智优血糖仪还被国际认证机构(德凯)认证,符合ISO15197: 2013标准,相比稳豪系列整体精确度提升了25%。
贴心的是,智优血糖仪每次采血只需0.4微升,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几乎没有痛感,怕痛星人也不虚!另外,智优血糖仪可爱小巧、颜色粉嫩,属实将糖妈们的少女心狠狠拿捏住了,还有定时提醒、数据存储、可视化报告等功能,测糖从此不再是难题。
糖妈们还在等什么,赶快入手同款智优血糖仪,颜值与实力并存,精准测糖还不手到擒来?
妊娠糖尿病不可怕,做好这3点,轻松控糖!
怀孕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很多准妈妈在产检时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瞬间感到焦虑和担忧。其实,妊娠糖尿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好血糖,保障母婴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妊娠糖尿病的那些事,并教你通过3个关键点,轻松应对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怀孕期间首次发现的高血糖现象,通常在孕24-28周通过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怀孕后,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很多人忽视对妊娠糖尿病的管控,认为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就好了。虽然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仍然较高。因此,产后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定期检查血糖。还有的朋友觉得妊娠糖尿病一定会遗传给宝宝,其实妊娠糖尿病并不直接遗传,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增加宝宝未来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大家学习一些孕产及控糖知识,也能缓解焦虑的情况。
如果发现妊娠期高血糖,要积极加以控制,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增加胎儿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同时也可能让妈妈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但别担心,只要及时干预,这些风险都可以大大降低!
妊娠糖尿病不可怕,做好这3点!饮食控制
饮食是控制妊娠糖尿病的核心。大家可以优先选择低GI食物,低GI食物消化慢,血糖上升平缓,也适合妊娠糖尿病患者。比如主食可以选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代替白米饭、白面条。多吃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瓜类(如黄瓜、冬瓜)。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避免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
定期监测
妊娠糖尿病的监测和管理离不开医生的指导,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产检,按时随访。
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在家自测血糖,记录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通过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了解自己各个时期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产检,医生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积极治疗
如果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准妈妈不必过于担心。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是安全有效的控糖手段。一定要按医嘱使用,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准妈妈们不必过于焦虑,妊娠糖尿病是可以管理的。只要科学应对,你和宝宝都能健康平安!如果你身边有正在经历妊娠糖尿病的朋友,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她,一起轻松控糖,迎接健康宝宝!
你有妊娠糖尿病的经历吗?你是如何控糖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
策划:龙溪
作者:龙溪
配图:三诺讲糖自拍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糖妈妈”该怎么办?
当妊娠期遇上糖尿病
“准妈妈”变成“糖妈妈”
怎么办?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妊娠期代谢病门诊
科学评估 专业指导
孕期呵护 为爱护航
34岁的小娜再次“怀孕”了,只不过与正常孕妈妈相比,小娜喜忧参半——2年前小娜第一次怀孕,因为当时的她是位“糖妈妈”,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个“孕妈妈的甜蜜负担”,就在孕早期发生了自然流产。这次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小娜在备孕期就来到市人民医院方北院区内分泌二科的妊娠期代谢病门诊咨询。
内分泌二科副主任牛姝首先对小娜进行了并发症评估,评估其是否适宜妊娠,针对生活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指导,制定了个体化控糖及医学营养指导方案,并确定了孕前血糖控制目标。就这样,在牛姝副主任的指导下,小丽平稳度过孕前、孕期和分娩期。
· 什么是“糖妈妈”?
“糖妈妈”是指患有妊娠期高血糖的孕妇,妊娠期高血糖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糖妈妈”分为两种,第一种在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这种糖妈妈一般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因此在怀孕期间会更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积极配合治疗。另一种“糖妈妈”在怀孕前并没有糖尿病,只是在糖筛检查时才首次发现自己糖耐量异常,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糖妈妈发病人数逐年升高,尤其是35周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对胎儿的影响:由于孕妈血糖过高,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中,促进了蛋白和脂肪的合成,容易过度发育为超过8斤的“巨大儿”。胎儿的身体各器官,长期泡在高浓度的“蜜罐”里面,发育异常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胎儿的畸形率是正常妊娠的数倍。此外,由于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促进其自身大量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会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在出生后,可能会因低血糖而危及生命。
对糖妈妈自身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巨大儿”容易引起难产、产道损伤。如果在孕早期就是高血糖,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和早产的几率也会增高。
· 如何避免成为“糖妈妈”?
①优化血糖控制
备孕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可降低先天畸形风险;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0%,暂不建议妊娠。
②多学科评估孕前糖尿病的妇女是否适宜妊娠
评估内容包括:妊娠前血糖水平,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③注意孕前降糖药和其他药物的使用,停用致畸药物
因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吸收 ,只作用于母体,因此在备孕期和孕期,是较适宜的治疗高血糖的药物。对于孕前使用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促排卵时,一旦确认怀孕时就应该停止使用。对于同时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20-100/80-105mmHg,并避免使用潜在致畸可能的药物。
④对备孕糖尿病女性进行体重管理,制定合理营养计划
医学营养治疗应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避免酮症发生;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及地中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摄入,选用优质蛋白,推荐口服多种维生素,每日补充叶酸至少400ug,适当运动等。
延伸阅读
妊娠期代谢病专业团队保驾护航
为了帮助孕妈妈们顺利度过妊娠期,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在赵志刚主任的带领下,于2020年成立了妊娠期代谢病专业团队,针对很多“准妈妈”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亢、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等内分泌代谢方面的问题,提供细致的内分泌代谢病诊疗服务。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妊娠期代谢病管理,团队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与产科、营养科进行学术交流。2022年9月中旬,举办了“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新进展研讨会”,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专家组专家——杨慧霞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河北省营养质控中心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李增宁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专业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如何为“糖妈妈”保驾护航,开展多学科MDT模式诊疗,拓展治疗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