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引起的心梗症状(糖尿病引起的心衰)

糖护士Dnurse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警惕的9个心梗发作前的信号

众所周知心梗相当危险,治疗不及时会要命的,因此糖友平时不仅要好好控糖,更要积极预防突发心梗。

心梗虽来势急骤,危害性大,但在发病之前,也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心梗急救的关键就在于争分夺秒,尽快采取急诊介入手术疏通堵塞的冠脉,改善心肌供血。

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识别这些先兆症状,就能为抢救治疗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这就要求大家要重视心梗的早期预警征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心梗的先兆症状多是胸闷和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心梗,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症状,现实生活中同样的疾病,不同的人表现各不相同,这就是个体差异。

因而心梗的症状远不止这些,特别是糖友心梗的先兆症状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更像川剧一样“变脸”示人,有些人开始却表现为咽喉疼痛,并没有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所以很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

那么临床上糖友心梗到底都有哪些“先兆”呢?下面笔者就临床常见的心梗先兆做一总结,以飨读者。

01、胸部不适、疼痛

这是心梗最典型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先兆,胸痛、胸部胀满或者压迫感通常由间断性能缓解逐渐变为持续性,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胸闷或濒死感。持续性胸痛和大汗是心梗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考虑是否心梗。

02、心绞痛加重

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的糖友,假若心绞痛在近一个月内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之前更加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持续时间较以前长,也就是临床上所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别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03、心外其他部位的疼痛

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症状是从胸部开始,然后蔓延到肩部、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颌部或腹部。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胸痛,或胸痛甚微,而仅表现为其他部位的疼痛,例如下颌疼痛、颈部疼痛、咽喉痛、牙痛和偏头痛等,极易误诊。

也有部分患者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一句话总结:对于糖友来说,脚底以上所有部位的疼痛都要想到心梗的可能。

04、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

胸闷气短、喘息是心梗发作时的常见先兆症状。气短可发生在心梗前或发作期间,可不伴胸痛。有些心梗初起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等症状,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有或没有慢支病史,突然胸闷气短,憋气加重,与肺部体征不符合者,都要考虑心梗。

05、胃肠不适症状

突发恶心、呕吐、嗳气、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伴大汗淋漓,无不洁饮食者,要考虑心梗。腹部不适可能是沉重感、胀痛感,而不是尖锐的疼痛,往往持续数分钟以上,可不伴胸痛,并可含糊其词地描述伴有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但仔细询问,患者并无消化道病史,对于这种患者也要注意心梗的可能。

06、心慌、心悸

部分急性心梗发生的部位特殊,影响到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或是导致了心功能不全,会出现心脏跳动失去正常的节律,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所以突然出现严重的心慌、心悸感(在无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下)伴出冷汗,胸闷等要考虑是否为急性心梗。

07、突然晕厥、冷汗淋漓

糖友突然晕厥、全身冷汗淋漓也是常见的心梗症状。别总认为是低血糖症状而延误诊治。

08、神经精神症状

临床上,也有以精神病症状为首发或唯一表现的心梗病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昏、表情淡漠、嗜睡、烦躁、短暂意识丧失,甚至偏瘫、意识障碍等。与心梗时心排出量减少或血压下降,引起急性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09、无痛性心梗

部分糖友发作心梗时,可以没有明显症状,称为无痛性心梗,这也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心梗。无痛性心梗的发生与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有关,无痛性心梗尽管无痛,也并非无迹可寻。

若糖尿病患者表现出不明原因的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身出冷汗、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困倦乏力、胃部不适、胀满恶心、脉搏细弱不规则等征象时,要考虑到心梗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无痛性心梗正因为无痛,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所以此类心梗隐蔽性强,不易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容易误诊和漏诊,这就大大加重了心梗的危险性,所以糖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无痛性心梗”这个意识,不可掉以轻心。

老糖友长期高血糖的背后,心梗正在悄然发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4日讯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血糖代谢外,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代谢。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发生血管和神经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引发的各器官并发症。最近,老糖友刘先生发现患上冠心病。专家提醒,糖友们在管理血糖时,应警惕无痛性心梗。

60岁的刘先生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已经10多年。10年前,他还曾患脑梗,当时恢复得还不错。不过,他饮食一直不规律,从年轻时就爱喝两杯,养成每餐一杯酒的习惯,近几年为了控制血糖、血压,他减少了每日饮酒量,将一日三餐酒改成一日两餐酒。平时,他偶尔会监测血糖、血压,血糖经常都会偏高一点,但血压基本正常,倒也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最近一两周,刘先生经常觉得疲劳,浑身没劲,前天在家查了血糖,结果血糖值又偏高了。因为有些不放心,4日,刘先生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副主任医师管雅文接诊后为刘先生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他不仅血糖高,而且血脂也高,大血管有斑块,心肌指标异常,患上了冠心病,还有心肌梗死的风险。

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

“我从来没有心慌、胸闷,也没有心疼不舒服的感觉,怎么就要心肌梗死了?”面对刘先生的疑问,管雅文解释,这种没有明显冠心病症状的无痛性心梗与长期血糖高水平状态密不可分。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高血糖,会累及大血管病变导致其狭窄堵塞,同时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异常会导致患者疼痛感缺失,痛阈升高。发生心肌缺血缺氧时,患者可能因自觉没有心悸疼痛不适症状而忽略,造成严重后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没有心绞痛或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但还是会有其他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如运动耐量下降,活动后乏力等。”管雅文建议,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定期复查体检是预防的关键。

管雅文强调,糖尿病患者要预防心梗或脑梗,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血压不高于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6mmol/l,有心梗脑梗病史的糖友要低于1.8mmol/l,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饮食运动不落下,控制体重,如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涂丹)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心梗来临前的6个预警信号!记住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来源:央视财经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急症,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呈年轻化趋势。为什么会发生心梗?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心梗了?一起了解↓↓↓

01

为什么会发生心梗?

简单来说,心梗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被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心肌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坏死

为什么心脏的冠状动脉会被堵塞?这跟日常生活的很多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可能会因为脂质的沉积和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破裂之后,血小板迅速聚集到破裂处,形成血栓,瞬间堵塞冠状动脉,使心肌的血流供应中断。想象一下,血管就像一条运输通道,当这条通道被堵住,心肌就会因缺氧而受损甚至坏死

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而且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大大提高心梗的风险。

此外,急性压力事件,比如突发的剧烈情绪、过度体力活动,甚至急性疾病,比如严重感染,都可能引发心梗。

不同人群的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在绝经前通常受益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心梗发生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这一保护作用消失,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警惕,他们的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在心梗发作时没有明显的胸痛表现,而是以疲劳、恶心或呼吸急促等症状为主,容易被忽视。

02

心梗发作前有什么先兆症状?

事实上,很多人在心梗发生前的几天甚至几周内会经历一系列先兆症状。如果能早期识别这些信号,及时就医,有可能避免致命的后果。

胸部不适

胸部不适是最常见的前兆之一。许多心梗患者在发作前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

与剧烈疼痛不同,这些不适有时会被忽视,尤其是在患者认为可以忍受或认为是其他身体问题时。这类症状常与心肌缺血有关,反映出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并可能在活动后加重或在休息时缓解。

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

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也需要引起注意。心梗的疼痛并不总是局限于胸部,有时会辐射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不同于急性剧烈疼痛,这种扩散的疼痛可能呈现为钝痛或酸痛,患者容易误以为是肌肉劳损。

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另一重要症状。心梗前,有些人可能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用力呼吸。这个症状通常伴随胸部不适,尤其在睡觉平躺时更为明显。

消化道不适

消化道不适也是潜在信号之一,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导致延误就医。

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

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也值得重视。许多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经历全身疲惫,这种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天。特别是女性,研究表明,她们在心梗前几周更可能经历这种不寻常的疲劳。

冷汗、头晕和心慌

冷汗、头晕和心慌等自主神经症状也常被报告,特别是在心梗即将发作时。这种冷汗往往与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同时出现,患者可能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恐慌。

总体来看,心梗的先兆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可能会有不典型的表现。因此,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特别是在既往有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尤为重要。

03

心梗了该怎么做?

一旦发生心梗,正确而迅速地应对至关重要。

首先,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这样做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加重病情。同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撑着行动,比如想自己开车去医院,这是极其危险的。

接下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描述清楚你的症状,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现。在等待救援时,不要慌张,保持镇定。

如果手头有急救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明确自己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服用。硝酸甘油可以帮助扩张血管,缓解胸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要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时一定要确保安全,以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的晕厥。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患者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

为了自己的心脏健康,建议平时要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高危人群最好能够建立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避免自己无力拨打急救电话,心梗的治疗效果与送医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接受治疗,心肌损伤越小,生存率也越高。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