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人能不能喝(糖尿病的人能不能喝牛奶)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糖了?这些饮食误区怎么还是有人信

饮食是管理糖尿病的基础,如果饮食不固定,再强大的药物也治不了您的糖尿病。如果再陷入本文这4个糖尿病误区,糖尿病控制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今天就帮您走出这4个糖尿病饮食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吃水果吗?

孙女士,62岁,确诊2型糖尿病3年,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近段时间血糖控制欠佳,患者分析是食用水果所致,因为水果糖分高,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血糖,就一定不能吃水果。

科学认识如何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单凭水果的口感甜度来判断可不可吃显然是不够科学的。研究发现,水果中含有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吸收代谢时是不需要胰岛素参与的。另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反而有益

首先,膳食纤维有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可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会因吃东西而快速升高,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

其次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的营养素,糖尿病患者因为产生氧自由基而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时,这些营养素可起到预防作用。

因此水果完全是可以吃的,但是可吃并不意味着随便吃。

吃水果的时机应在血糖控制相对稳定一段时间,最好是血糖稳定2-3周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7.5%以下。一般在两次正餐中间或睡前1小时吃,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会增加正餐的负担。

推荐糖尿病患者选择: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水果。

误区二:得了糖尿病,不能吃肉

王先生,46岁,确诊2型糖尿病3个月,患者听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全是吃出来的,所以要想控制好血糖,就必须要控制饮食,只能吃素,不能吃肉。

得了糖尿病如何吃肉

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这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见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有这样的误区,饮食控制就是所谓的“饥饿疗法”,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所说的饮食控制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

饥饿疗法早期因热量摄入减少,的确会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如果长时间这样,就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的能量只能由身体的脂肪分解而供给,其中的产物为酮体,故会引起酮酸中毒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另外过度控制饮食,此时若再使用降糖药物,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另外只吃素,不吃肉,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得不到补充,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更易出现感染,所以适当补充蛋白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因此,得了糖尿病,也得通过肉、鸡蛋、奶、大豆制品等补充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

误区三:这产品不含糖,可以多吃

姚女士,52岁,确诊2型糖尿病2年,听人说市面上有无糖饼干,可以随便吃,不会影响血糖,于是她大量食用,结果发现血糖居高不下。

得了糖尿病如何吃无糖食品

我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各种无糖食品自然越来越受欢迎,在糖尿病患者看来,无糖食品,顾名思义,没有糖,既然没有糖,那还怕什么,想吃就吃。

其实市面所谓的无糖食品虽然不含人工添加的蔗糖,但并非意味着无碳水化合物或能量,就像无糖饼干,其中里面也是含有大量淀粉的,淀粉被消化吸收后也会转变为糖,所以这就是无糖食品为什么越吃血糖越高的原因。

无糖食品可以吃,但不能大量吃,必须控制好一天的总热量摄入。

误区四:得了糖尿病,不能再吃糖了

姜先生,65岁,确诊2型糖尿病半年,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一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食,结果倒在了超市里,好在陪伴的儿子知道是发了低血糖,赶紧拿来一颗糖,但姜某拒绝食用,说自己有糖尿病还吃糖?

得了糖尿病也能吃糖

我们所说的糖其实分为很多种,有些糖虽然甜,却并不一定会升高血糖,如阿拉伯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这些甜味剂虽然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物的热量。所以糖尿病患者为了改善口感,适当进食这些甜味剂糖(请注意是适量,每天20克左右),并没有很大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紧急情况,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管什么样的糖(蔗糖、水果糖)都可以吃,毕竟,低血糖比短暂的高血糖更危险,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我国糖尿病患者过亿,由于不同地域、年龄、性别,饮食偏好差异大,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饮食那可是大有讲究,那么作为糖尿病人们应该怎么注意饮食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根据地图显示,可以得出未来几十年内的糖尿病情况。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不管是在当下2021,还是在遥远的2045年,预计都是领先的,足以见我国的糖尿病形势严峻。

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众多,而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就是饮食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时刻警惕血糖值升高的情况,所以吃东西前,难免要考虑这种食物是否能吃,会不会导致血糖波动。

酒酿,也就是我们常说醪糟,酒酿甜酒,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食物,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它来制作各种特色小吃,比如说就酒酿小圆子,就是最有名的,非常香甜醇美。

酒酿主要由糯米发酵而来,经过这一步骤,里面的营养价值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乳酸菌群等,更方便被人体利用。此外,酒酿里面虽然带了个“酒”字,但其实酒精含量并不高,所以适应人群也比较广。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
答案是不能

首先,刚刚提到过,酒酿属于发酵类食物,但是很多发酵类食物,升糖指数都很高,因为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速度大大提升了,所以对血糖的作用更加明显。除了酒酿,还有面包、馒头之类的,都是如此。

其次,酒酿的原材料是糯米,而糯米比普通的大米更容易升糖,所以以它为原料的食物,也更容易升糖。当糯米发酵之后,里面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正是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所以酒酿升糖效果了得。

最后,酒酿里面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不会让人酩酊大醉,但酒精的存在就不友好。而且,酒酿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其他酒都高出很多,所以食用酒糟也更容易引起肥胖。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是觉得不建议食用酒糟的。

之前有人认为,在外面买的酒糟太甜,肯定加了很多糖,那我自己做,不放糖,是不是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想要做成酒糟,葡萄糖和酒精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糯米的升糖指数就摆在那,怎么做都是升糖食物。

如果忍不住想尝试的话,那么为大家提出一个小建议,就是兑水吃,不要吃原汁原味的,浅尝辄止就行。

除了酒糟之外,其实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遗传方面。

当父母的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糖尿病遗传给下一代,但根据研究显示,比起一般人群来说,一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而二型糖尿病和遗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于这一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八年研究调查,发现了饮食与遗传性之间的关系,想要降低遗传风险,进食顺序很重要。

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首先,饭前先喝一碗汤,因为汤水可以提供饱腹感,并且稀释胃酸降低食欲,饭前先喝汤的人,更不容易长胖;

其次,接下来吃蔬菜和鱼肉,蔬菜和鱼肉都是低脂肪食物,蔬菜建议多吃几种,种类齐全,鱼肉建议清淡烹饪,避免高温油炸;

最后,吃主食,除了常见的米饭面条,更建议多吃点粗粮,既能抗饿,热量也更低,升糖指数低,对糖尿病患者比较友好。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我国居民每天摄入谷薯类主食应不少于250克,摄入奶制品300克,鱼虾肉类40到75克,蔬菜500克左右。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不仅不能吃酒糟,还有其他升糖食物也要远离,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要注重健康饮食,稳定降糖。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正确的方法才行。

参考资料

[1] 《重磅!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完整版正式发布》.健康界.2021-12-07

[2] 《糖尿病会遗传吗?浙大医学院8年研究:这样吃饭降低“糖二代”风险》.生命时报.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