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了糖尿病(怀孕期间得了糖尿病生完孩子会好吗)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专家谈健康丨怀孕期间查出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间患糖尿病对胎儿有何影响?该如何治疗呢?听听威海市立医院专家怎么说……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市立医院杨亚超介绍,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或者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90%为妊娠期糖尿病。
为什么怀孕容易引发糖尿病?
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就会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胎儿发生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固醇血症、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孕妇产后易患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应在受孕前做哪些准备?
1、全面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眼底、眼压、肾功能、HbA1C。
2、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3、严格控制血糖,餐前血糖3.9~6.5mmol/l,餐后血糖在8.5mmol/l以下,HbA1C 7.0mmol/l以下(用胰岛素治疗后),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在6.5mmol/l以下。
4、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停用ACEI和ARB降压药改用钙拮抗剂。
5、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酯药物。
6、加强糖尿病教育。
7、戒烟。
妊娠糖尿病如何安排饮食?
1、合理控制总热量:对于体重指数在正常的孕妇来说,妊娠前4个月与非妊娠时相似,妊娠中晚期热量按30~35千卡/kg摄入,整个妊娠期体重增长11~15kg为宜,但同时必须避免过低能量摄入而发生酮症。
2、碳水化合物:应避免精制糖的摄入,主食应保证5~6两/每日,过低不利于胎儿生长。
3、蛋白质:每天摄入80~100克,1/3以上为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4、脂肪:应适量摄入,占总热量30%以下,坚果类食品应适量摄入。
5、膳食纤维:每日25~30克,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果2~4种,应根据血糖水平适量选用。
6、餐次安排:少量多餐,3顿正餐加2~3次加餐,定时定量进食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7、如果饮食控制后,血糖仍高于理想水平,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合并妊娠如何安排饮食
杨亚超强调,孕前6个月应确保血糖水平稳定,如果孕前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建议改为胰岛素治疗,在整个孕期要和内分泌医生、产科医生、营养师经常保持联系,以保证母亲和宝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要为了使血糖稳定就一味地少吃,保证母亲营养良好,才是最重要的。
母乳喂养可减少产妇胰岛素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儿童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所以鼓励母乳喂养,但需注意胰岛素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低血糖。(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值班总编:张军涛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权威专家来回答
来源:人民网
不少准妈妈们在怀孕的时候得了糖尿病,很担心自身和宝宝的健康,为此,专家列出了这几个常见的问题为妈妈们答疑解惑。
1.孕期得了糖尿病,生完小孩后血糖是否还会持续异常?
实际上,面对妊娠期糖尿病,我们需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孕妇在孕期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在分娩以后仍然需要遵循孕期的科学生活方式,也就是少食多餐,多运动。文献研究显示,如果孕妈妈在分娩以后不注意血糖的控制与监测,往往容易在产后三到五年内患上2型糖尿病。
妊娠期的糖尿病是由胎盘分泌的激素造成的,而产后分泌的激素并不产生胰岛素抵抗,所以血糖往往也会随之变得正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的糖代谢依然跟正常的孕妈妈小有差别。因此在产后一定要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来维持我们正常的血糖,减少发生糖尿病的几率。
2.在怀孕的时候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会不会传给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妈妈的高血糖是能够通过胎盘影响到胎儿的。
妈妈的高血糖通过胎盘传到孩子的体内,孩子也是一个高血糖的状态,那么孩子就要通过自己分泌的胰岛素来化解妈妈给他的高血糖。因此,如果妈妈的血糖正常,孩子的血糖也就能够正常了。
3.胰岛素会不会对孕期内的孩子有影响?
胰岛素会影响妈妈的血糖,如果妈妈的血糖在正常的范围,那么孩子在宫内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胰岛素本身对孩子是没有害处的。之所以在妊娠期糖尿病期间,孕妇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和体重的增长,是为了保证宝宝能够在正常的体重范围内分娩出来。如果在孕期血糖控制不好,宝宝往往容易发展成“巨大儿”,在将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比没有得过糖尿病的妈妈产下的宝宝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孕期的准妈妈们要保证血糖在一个正常范围内。当然,在分娩以后,得过糖尿病的妈妈也要注意培养宝宝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将来孩子能够少得甚至不得糖尿病。
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周莉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