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肚子疼(糖尿病小肚子疼是厉害了吗)
糖尿病患者总腹痛?或许是这4个\u0026#34;元凶\u0026#34;
对于普通人来说,腹部疼痛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一般跟饮食不洁、腹部受寒以及肠胃炎有关。但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急腹痛并不是小问题,极有可能是降糖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并发症造成的。
糖尿病患者急腹痛是怎么回事?
不少口服降糖药可引发肠道不良反应,如二甲双胍类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和轻微腹痛;α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小肠对葡萄糖吸收,增加肠道中糖分含量,肠道细菌可分解糖分产气,从而导致放屁增多、腹胀腹泻以及腹痛等。
降糖药物副作用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是全身乏力、排尿量增多和多饮。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易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相关症状。酮症酸中毒发展到晚期后可出现反射迟钝以及意识障碍,以至于完全昏迷,不过常常误认为是肠胃炎或急腹症,错过黄金治疗期。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腹部疼痛时,应第一时间想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居高不下或血糖波动过大可导致植物神经病变,这是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并发症。胃肠道植物神经发生病变后可减弱胃肠道蠕动,推迟胃内容物排空,易造成胃轻瘫,其主要症状是呕吐、嗳气和胃部饱胀。若肠功能发生紊乱时可导致持续性腹泻或便秘,又或是便秘腹泻交替进行。
植物神经病变
胰腺在身体深处,能分泌胰岛素。胰岛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留意胰腺炎。若出现难以解释的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没有任何食欲以及上腹部疼痛等,还需及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在身体深处,能分泌胰岛素。胰岛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留意胰腺炎。若出现难以解释的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没有任何食欲以及上腹部疼痛等,还需及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出现急腹症时不能随意服用止痛或止呕药物,不然会掩盖病情,延误疾病治疗。只要患者保证血糖稳定达标就能延缓慢性或急性并发症产生,平时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突然停药,不然会使得血糖反弹,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除了正确服用药物外,也要做好饮食方面调理,远离高糖和高油脂食物,同时适度运动来辅助降血糖。
糖友腹痛可能是酮症酸中毒,还需警惕胰腺炎
案例:糖友老张今年四十多,喜欢喝酒,没得糖尿病之前,顿顿餐桌上都有酒,在得了糖尿病后,因为家人的劝阻,喝酒的量有所减少,两三天喝一顿。然而,最近老张因为酒瘾上来喝多了出现剧烈腹痛进了医院,即使去卫生间呕吐了一阵子,依旧没有缓解。家人因为老张得了糖尿病,平时或多或少地会学习下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就觉得会不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引起的腹痛。家人赶紧将老张送到医院急诊,值班医生做了体检又开了几项检查,看了检查结果后说,病人确实存在酮症酸中毒,但是同时还合并了急性胰腺炎。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仅糖尿病和肥胖发病率在增长,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复杂。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按照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1.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突然发生,非常剧烈,非一般止痛剂能缓解,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开始于右上腹,后来亦转至正中偏左,并向左肩、左腰背部放射。严重时,两侧腰背部都有放射痛,大多数以左侧为主。胰腺分泌物扩散后可引起腹膜炎,从而发展成下腹及全腹痛。
2.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是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共有症状,腹胀一般都很严重,有时腹胀对病人的困扰超过腹痛,极少数的老年患者只有腹胀没有腹痛。
3.恶心、呕吐:发作早、频繁,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
4.发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只有中度发热,38度左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伴有胆道梗阻者,可有高热、寒战。胰腺坏死有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
5.黄疸:部分病人有黄疸,程度一般较轻,需要仔细观察。
6.重症急性胰腺炎还可能出现休克和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是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临床上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并不少见。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时,会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胰岛素分泌下降,胰高血糖素上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严重的后果。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几乎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而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胰腺炎的原因可能是:
1.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脂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并发DKA时血脂升高更明显。而高血脂易诱发胰腺炎。
2.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引起胆道感染,胆道结石发病率也高,容易诱发胆源性胰腺炎。
3.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佳、感染严重情况下可能并发DKA,DKA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0%~15%。这两种疾病均为内科急症,两者合并时更为凶险,可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急性胰腺炎的基本对策
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旦确诊,应密切关注血糖、尿糖、尿酮、血脂及酸碱电解质的变化,警惕DKA的发生。治疗上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可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微量泵持续泵入的方法控制血糖,这样易于调整其滴速和用量,使血糖得到比较稳定的控制。
同时,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酒量和进食量十分重要,即使没有急性胰腺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酗酒和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也提到,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男性不超过25克(15克酒精相当于3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蒸馏酒),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所以,即使再喜欢喝酒,为了身体健康,糖友们也要学会适可而止。
除了酮症酸中毒,糖友腹痛还得警惕急性胰腺炎
案例:糖友老张今年四十多,喜欢喝酒,没得糖尿病之前,顿顿餐桌上都有酒,在得了糖尿病后,因为家人的劝阻,喝酒的量有所减少,两三天喝一顿。然而,最近老张因为酒瘾上来喝多了出现剧烈腹痛进了医院,即使去卫生间呕吐了一阵子,依旧没有缓解。家人因为老张得了糖尿病,平时或多或少地会学习下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就觉得会不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引起的腹痛。家人赶紧将老张送到医院急诊,值班医生做了体检又开了几项检查,看了检查结果后说,病人确实存在酮症酸中毒,但是同时还合并了急性胰腺炎。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仅糖尿病和肥胖发病率在增长,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复杂。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按照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1.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突然发生,非常剧烈,非一般止痛剂能缓解,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开始于右上腹,后来亦转至正中偏左,并向左肩、左腰背部放射。严重时,两侧腰背部都有放射痛,大多数以左侧为主。胰腺分泌物扩散后可引起腹膜炎,从而发展成下腹及全腹痛。
2.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是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共有症状,腹胀一般都很严重,有时腹胀对病人的困扰超过腹痛,极少数的老年患者只有腹胀没有腹痛。
3.恶心、呕吐:发作早、频繁,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
4.发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只有中度发热,38度左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伴有胆道梗阻者,可有高热、寒战。胰腺坏死有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
5.黄疸:部分病人有黄疸,程度一般较轻,需要仔细观察。
6.重症急性胰腺炎还可能出现休克和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是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临床上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并不少见。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时,会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胰岛素分泌下降,胰高血糖素上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严重的后果。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几乎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而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胰腺炎的原因可能是:
1.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脂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并发DKA时血脂升高更明显。而高血脂易诱发胰腺炎。
2.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极易引起胆道感染,胆道结石发病率也高,容易诱发胆源性胰腺炎。
3.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佳、感染严重情况下可能并发DKA,DKA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0%~15%。这两种疾病均为内科急症,两者合并时更为凶险,可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急性胰腺炎的基本对策
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旦确诊,应密切关注血糖、尿糖、尿酮、血脂及酸碱电解质的变化,警惕DKA的发生。治疗上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可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微量泵持续泵入的方法控制血糖,这样易于调整其滴速和用量,使血糖得到比较稳定的控制。
同时,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酒量和进食量十分重要,即使没有急性胰腺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酗酒和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也提到,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男性不超过25克(15克酒精相当于3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蒸馏酒),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所以,即使再喜欢喝酒,为了身体健康,糖友们也要学会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