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压糖尿病常用的药(高血压糖尿病常年吃药有补助吗)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的糖友注意!这3类药物可能升高血糖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建议正在吃降压药的糖尿病人先收藏!

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药物治疗是最直接常用的手段,但有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今天给你们聊聊有哪3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需要及时停药调整!

1,氯丙嗪

氯丙嗪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疗效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时需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定时监测。

2,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然而,该药物会增加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度,抑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断剂是最常用的降压药,且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在冠心病的治疗当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减慢患者的心率,但要注意的是,有研究证实:这类药物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且容易被忽略的是,β受体阻断剂还能抑制儿茶酚胺对糖原的分解导致低血糖,但同时它掩盖了低血糖时出现的出汗和心率加快等症状,使发生的低血糖不易被察觉,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糖尿病人服药时需要注意血糖变化,做到勤监测。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如一些抗抑郁药物。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应该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记得转发 收藏噢,关注我,我会经常跟你们分享一些控糖妙招,若你有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可以留在评论区,我看到了会回复解答!

糖尿病遇上高血压,首选这三类降压药!

糖尿病人合并了高血压,首选三类降压药。这三类降压药分别是,“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沙坦”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阿利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这三类药都有抑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同属一个大类,所以也称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当然,第三类里的沙库巴曲,还有抑制脑啡肽酶的作用,多一个靶点!

首选这三类,不是三类都选,是三类里选一类

首选这三类,也不是就只吃这三类药的一种,也是可以和其他类降压药联用的

为什么糖尿病的高血压要首选这三类降压药?

因为这三类药都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啊!

我们知道,这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患者身体里特别活跃,像血压高、肾损害、心肌肥厚、动脉硬化等都和这个系统太活跃了有关。在糖尿病人中呢,我们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身体里的胰岛素会超量分泌,就形成了高胰岛素血症。这个高胰岛素血症干的坏事之一,就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以糖尿病的高血压,这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就格外活跃(降血糖的二甲双胍,为什么还能降血压?)。因此,我们对于糖尿病的高血压,首选这三类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就是有的放矢,直击靶点。而且像糖尿病、高血压都会引起肾损害,产生蛋白尿,这三类药物呢,都可以降低肾脏肾小球里的压力,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更好。

首选这三类药,当然不是三类同时用,选一类就好。

这三类药,“普利”类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这个靶点在系统里比较上游的地方;“沙坦”呢,是抑制血管紧张素作用的受体,在系统末端的地方。都作用在同一个系统,合用效果就会受影响,还会增加相似的副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之类的呢?有了缬沙坦或者阿利沙坦,自然不适合和“普利”或者“沙坦”合用了。再说了,沙库巴曲和“普利”类药物合用,还会增加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风险,不仅不能合用,还有禁忌,两种药需要更换的时候,还得间隔36小时以上呢!

首选这三类药,也不是只吃这三类药的一种,是可以联用其他类降压药。

说首选这三类药,是根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提出的。首选,是说选一种降压药时最好首选这三类药物中的一种,但是如果需要用两种、三种或更多种降压药,那是可以、并且应该和其他降压药联合的,而且联合用药的情况还挺多。因为糖尿病人的高血压,尤其有蛋白尿的高血压,血压最好控制得低一些,130/80mmHg以下。注意了,这里说的蛋白尿,早期是微量白蛋白尿,这不是尿常规可以检验出来的,是需要单独做的一项尿检

这三类药物最常用的组合,一是和“地平”类降压药联合;二是和噻嗪类的利尿剂联合。和利尿剂联合的制剂,“沙坦”类最多,比如缬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等等。如果遇上心率快的高血压,也可以和“洛尔”类的β阻滞剂联合,其中具有α阻滞作用的β阻滞剂,因为不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对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更为有利。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秋日生活记录##冬日发文打卡#

糖友有高血压,首选这2种降压药!既降压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许多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这会大大增加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血压对糖友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糖友选哪种降压药既能降低血压,又不影响血糖呢?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5种,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但建议糖友首选下面2种:

1.普利类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

普利类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从源头上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消除它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2.沙坦类

代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

沙坦类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直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紧张素Ⅱ不能和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以上这2种降压药不仅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而且有心、肾保护作用,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减少蛋白尿。长期应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因此,普利类和沙坦类这两种降压药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以普利类或沙坦类为基础,联合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二联或三联用药。

1.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西尼地平等。

此类药物舒张外周阻力血管,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减轻心脏后负荷。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减少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不影响糖、脂代谢。

因此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次选药物

2.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呋噻米、螺内酯、吲达帕胺等。

此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小剂量使用时对糖、脂肪及电解质代谢无不良影响;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以及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但吲达帕胺除外,对糖、脂代谢无不利影响,对尿酸影响也小,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也可发生低血钾;螺内酯除了利尿降压作用外,尚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患者有利,对血糖、血脂无不利影响。

此类药物也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次选药物

3.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

此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而降压,可降低冠心病事件。但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可能掩盖低血糖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其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加重周围血管病变。

此类药物用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情况,权衡利弊进行选择,一般不单独使用,多和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注意:β受体阻滞剂 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有对糖、脂代谢潜在的不良影响,慎用于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者。

在联合方案中更推荐单片固定复方制剂(沙坦类/钙通道阻滞剂、沙坦类或普利类/利尿剂),固定复方制剂在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优势。

最后,建议糖友在选择降糖药时,应优先考虑那些不仅能够控制血糖,还有助于血压管理的药物。

如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它们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广泛的心肾保护作用。但GLP-1受体激动剂的降压作用弱于SGLT-2抑制剂,且只能降低SBP(收缩压)。

《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降糖方案中宜包含SGLT-2抑制剂,尤其在血压控制不佳时。若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因此,在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这些既可降糖又可降压的降糖药物,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事。

作者:陈泉峰 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8): 66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