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2小时血糖(妊娠糖尿病2小时正常空腹血糖高)
【健康科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如何控糖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专家提醒,有效管理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空腹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3.3-6.7mmol/l,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风险。管理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
二、饮食调整是血糖管理的基石
孕妇应遵循“五谷杂粮、蔬菜瓜果、低糖低脂”的饮食原则,保证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在饮食调整过程中,孕妇要根据体重、孕周及活动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需注意分餐制,避免餐后血糖升高。
三、适当运动有助降糖
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孕妇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运动应在餐后进行,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四、药物控糖
当饮食调整和运动疗法无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时,需考虑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五、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血糖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孕妇应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还需定期进行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
六、保持良好心情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过程可能给孕妇带来心理压力,因此需要心理支持和调适。孕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医生及糖尿病教育师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应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挑战。
七、了解基本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这有助于孕妇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八、定期复查与评估,预防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儿畸形等。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复查计划,并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血糖水平、尿糖、尿酮体、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孕妇的体重、血压、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情况的监测。
九、产后管理与随访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仍需要继续进行血糖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也会进行随访,根据孕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后管理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适当的运动锻炼、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心理调适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杨井金)
一文读懂妊娠期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或检查出的血糖代谢异常。这是孕期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人群的增多,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妊娠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自身健康,增加孕期高血压和剖宫产的风险,还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生出巨大儿,新生儿易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问题。
而且,这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增加他们患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有效的治疗对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讲妊娠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目前公认的孕期降血糖首选药物。它能促进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而且,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
1. 胰岛素使用指征孕妇在合理饮食和运动后,空腹血糖仍高于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6.7mmol/L,就应考虑使用胰岛素[1]。
2. 常用胰岛素制剂(1)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它起效快,通常注射后10-20分钟就起效,作用时间短,大概3-5小时。
(2)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一般注射后30分钟起效,2 - 3 小时作用最强,持续6 - 8小时。它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临床应用广泛,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大量研究证实。
(3)中效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属于中效胰岛素。注射后1 - 2小时起效,6 - 12小时作用最强,持续18 - 24小时。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血糖水平。
(4)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能平稳控制基础血糖。
虽然有研究表明其与短效胰岛素相比,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的充分证据,在其安全性未完全证实前,不建议妊娠糖尿病患者使用[2]。
3. 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个体化制定。
一般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模式,基础胰岛素(如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餐时胰岛素(如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
例如,起始剂量可根据孕妇体重、血糖水平等因素确定,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每2 - 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达标。
调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孕妇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一旦出现,应立即调整胰岛素剂量[3]。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由于所有口服药物均缺乏长期安全性的数据,目前除二甲双胍外,其他口服降糖药均不推荐用于孕期。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二甲双胍可以穿过胎盘,但目前研究认为其对胎儿相对安全。
参考文献:
1.Zhang Y, Li X, Wang Y,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2020, 37(5): 789 - 792.
2.Zhao L, Sun X, Liu Z,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Safety of Long - acting Insulin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World, 2022, 19(4): 32 - 35.
3.Wang H, Li Y, Zhang S, et al. Progress in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23, 39(2): 187 - 191.
4.杨慧霞.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第二部分][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002):057.
策划:龙溪
作者:启明药师
配图:三诺讲糖自拍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护理:加餐讲技巧,血糖更平稳
来源:海南特区报
妊娠期糖尿病是许多准妈妈在孕期会面临的挑战,合理饮食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在遵循一日三餐规律进食的基础上,巧妙加餐能够让血糖更平稳。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加餐小技巧。
一、为什么要加餐
怀孕后,准妈妈的身体代谢加快,对营养需求增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波动较大,若两餐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出现低血糖,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对胎儿发育不利。适当加餐可以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维持血糖的稳定,为胎儿提供稳定的营养供应环境。
二、加餐时间有讲究
①上午加餐:在早餐后2-3小时,即上午10时左右较为合适。经过一上午的活动,身体消耗了部分能量,此时加餐能及时补充,防止血糖下降。
②下午加餐:下午3-4时是理想的加餐时间。午餐摄入的能量在此时逐渐消耗,适时加餐可避免准妈妈因饥饿而在晚餐时过度进食,导致血糖大幅上升。
③睡前加餐:睡前1-2小时适当加餐,有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保证准妈妈和胎儿夜间的能量需求。
三、加餐食物怎么选
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一杯牛奶、一小把坚果(如杏仁、巴旦木)。蛋白质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持续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②低糖水果:像草莓、柚子、苹果等。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糖分含量相对较低,适量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但要注意控制量,一般每次100-150克为宜。
③全麦食品:一片全麦面包、几块全麦饼干。全麦食品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低,能让准妈妈保持饱腹感,同时稳定血糖。
总之,通过合理加餐,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娠期糖尿病准妈妈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健康。建议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希望每位娠期糖尿病准妈妈都能科学饮食,度过健康、平稳的孕期。(琼海市中医院 丁行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