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喝玉米面(糖尿病可以喝玉屏风颗粒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玉米面?营养师辟谣:升糖指数和大米白面一样

玉米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是粗粮的一种,营养比较全面,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 铁 , 还含有胡萝卜素、 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 、卵磷脂 、维生素E、赖氨酸等。

玉米不仅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还很有好处,一直都被人誉为长寿的食物。里面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在饭后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对控制高血糖很有好处。

很多人会在煮玉米的时候,放入小苏打,可以让玉米更有营养。因为在煮玉米的时候,玉米籽粒中所含的烟酸无法释放出来,只有加入小苏打,经过碱性溶解处理之后,烟酸才会释放,人体也就可以吸收了。

玉米面属于粗粮还是细粮?

玉米面是经过玉米研磨出来的,玉米面完全保留了玉米的营养成份和调理功能,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都不少。并改善了粗粮面食品口感不好和不易消化的缺点。

其实玉米是全谷类食品,而玉米面属于全谷类制品,也算粗粮的一种。不同于白面和白米等精制谷类,全谷类包含胚乳、胚芽和糠麸,营养更为全面。

糖尿病人能吃玉米面吗?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玉米面的,只是不能多吃,不然会造成血糖飙升。别看玉米的升糖指数只有55,但玉米面的升糖指数能达到 70 以上,属于升血糖较快的食物。

主要是因为加工方式对玉米的升血糖能力产生影响,深度粉碎且长时间熬煮的玉米粥,消化吸收起来很快,升血糖的速度也很快。

所以,对于血糖较高的人群来说,玉米面一定要少量食用。升糖速度几乎和白米饭、白面一样,不要被它粗糙的口感蒙蔽。

各位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容易升血糖的食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玉米面是粗粮,还是细粮?糖尿病人吃玉米面,建议别犯5个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玉米面是粗粮,还是细粮?糖尿病人吃玉米面,建议别犯5个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分类,玉米面属于粗粮,因为它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特别是在选择主食时,一旦食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那么,糖尿病人吃玉米面时,应该避免哪些常见误区呢?


玉米面是粗粮还是细粮?

从营养角度来看,粗粮与细粮的分类标准主要依据加工程度膳食纤维含量

粗粮指的是未经精细加工的全谷物,如玉米、小米、燕麦、红薯等,而细粮则是经过深加工、去除了麸皮和胚芽的谷物,如精米、白面

玉米面是粗粮的一种,但加工方式决定了它的营养价值。如果是全玉米面(即未经深加工的玉米粉),仍然保留了较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而如果是精细加工后的玉米粉,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血糖反应也会有所提升。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玉米面时,应尽量选择粗加工的全玉米面,而非过度精细化的玉米粉。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中国食物成分表》2021版),全玉米粉的膳食纤维含量约为6.8g/100g,而精细玉米粉的膳食纤维含量仅为2.3g/100g。由此可见,选对玉米面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吃玉米面,避免5个常见错误1. 只吃玉米面,不搭配其他食物

单独吃玉米面,血糖波动更明显。玉米面虽然是粗粮,但仍然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约72g/100g),如果单独食用,血糖指数(GI)较高,可达68~75,容易引起血糖快速上升。

建议:
糖尿病患者在吃玉米面时,可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健康脂肪(如坚果、亚麻籽)以及高纤维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这样可以减缓糖的吸收,避免餐后血糖飙升。


2. 认为玉米面不含糖,可无限量食用

有些人误以为玉米面是粗粮,就不会影响血糖。然而,玉米面主要成分仍是碳水化合物,过量食用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

建议:
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50%~55%(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版),玉米面虽可作为主食,但需控制总量,每餐建议不超过50g(干重),并结合自身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3. 用玉米糊代替主食,忽视血糖指数

有人喜欢把玉米面熬成玉米糊,认为这样更易消化。但事实上,玉米糊的血糖指数(GI)比整粒玉米更高,因为熬煮过程会破坏玉米中的膳食纤维,提高了淀粉的消化速度,导致血糖更快上升。

建议:
糖尿病人应尽量选择蒸玉米面窝头、玉米面饼,而非玉米糊。如果要喝玉米糊,可适量加入燕麦、山药、胡萝卜等低GI食材,降低升糖速度。


4. 忽略了玉米品种的选择

不同品种的玉米,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血糖指数有所不同。例如,甜玉米的GI值高达75,而糯玉米的GI值更高

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普通玉米或紫玉米,而非甜玉米、糯玉米。此外,尽可能选用全粉玉米面,避免过度加工的细玉米粉。


5. 以为玉米须泡水能降糖,盲目依赖偏方

民间有种说法,认为玉米须泡水能降血糖,但事实上,玉米须的主要作用是利尿,而非直接降血糖

权威研究表明(《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刊),玉米须确实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对肾功能调节和水肿缓解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替代降糖药物或科学饮食管理。

建议: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和药物方案,不要盲目迷信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吃玉米面?

1. 选择全玉米面,避免精细加工的玉米粉。

2. 控制总量,每餐不超过50g(干重)。

3. 搭配优质蛋白、健康脂肪和高纤维蔬菜,平衡血糖。

4. 避免喝玉米糊,可选择蒸窝头或玉米面饼。

5. 选择普通玉米或紫玉米,而非甜玉米、糯玉米。

6.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总结

玉米面是粗粮,但糖尿病患者食用时仍需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血糖波动。通过合理搭配、控制摄入量、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将玉米面纳入健康饮食中。

健康饮食是血糖管理的关键,科学认识食物,才能真正做到控糖无忧。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中国营养学会

2.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1版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刊 -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研究

4.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20版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玉米面是粗粮,还是细粮?糖尿病人吃玉米面,建议别犯三个错!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小时候,家里做玉米面的贴饼子,金黄喷香,咬一口满嘴玉米的香甜。长大后,养生热潮一波接一波,超市货架上各种粗粮粉、五谷杂粮纷纷亮相。

有人说玉米面是粗粮,有人却说它不如全麦面包健康。糖尿病患者更是一脸疑问:到底能不能吃?吃玉米面时要注意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知道粗粮和细粮的区别。简单点说,粗粮就是那些没怎么“打扮”的粮食,保留了外皮、种皮和胚芽,比如糙米、燕麦、全麦粉。细粮呢?就是那些被加工得光鲜亮丽的,比如白米、白面,口感细腻,但营养流失不少。

那么,玉米面呢?如果是用整粒玉米直接磨成粉,那它当然是粗粮。但如果经过深度加工,比如把玉米的皮、胚芽都去掉,精细处理成特别细腻的玉米粉,那它就更接近细粮了。所以,市面上的玉米面,有的粗,有的细,全看加工程度。

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是血糖问题,很多人觉得玉米面是粗粮,升糖慢,就放心大胆地吃。这就容易掉坑里了。临床上见过太多血糖飙升的病例,归根结底,都是犯了以下三个错。

错一:把玉米面当成降糖神粮,随便吃

先讲个真实案例。老赵,58岁,二型糖尿病史6年,平时挺注意饮食,但经常听养生节目,说玉米面是“控糖神器”,于是三天两头吃玉米粥、玉米面馒头,甚至每餐主食全换成了玉米面。

结果两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从6.8%飙到8.2%。他一脸懵:“我吃的不是粗粮吗?咋血糖还高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误以为玉米面血糖生成指数(GI)低,可以敞开吃。但事实是,玉米面的GI值并不低,尤其是精细加工的玉米面,GI值甚至超过白米饭。再加上如果吃得过量,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血糖自然上去了。

错二:只吃玉米面,不搭配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单吃玉米面,缺少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护航”,血糖会升得更快。就像一辆车下坡,没刹车,冲得飞快。

正确的做法是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豆制品、鸡蛋、鱼肉,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比如绿叶菜、粗粮,这样能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比如,玉米面可以和黄豆粉、燕麦粉混合,做成粗粮馒头;或者加点杂豆,做成杂粮粥;再配点蔬菜和蛋白质,血糖就没那么容易飙升。

错三:把玉米粥当成主食,忽略血糖飙升风险

玉米粥看似健康,但它的升糖速度比想象中快。道理很简单:煮成粥后,淀粉充分糊化,消化吸收变快,血糖也就跟着蹭蹭往上窜。

有研究表明,糊化程度高的食物,哪怕GI值原本不高,也可能引起血糖剧烈波动。所以,糖尿病患者喝粥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单一的玉米粥,最好少喝。如果真想喝,可以搭配点豆类、坚果,放慢升糖速度。

糖尿病人怎么吃玉米面,才更健康?
  1. 别单吃,搭配其他粗粮:可以用玉米面 燕麦粉 黄豆粉,做成多种杂粮的主食,不仅口感更好,还能降低升糖速度。
  2. 注意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蛋白质,再吃主食,这样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3. 别喝纯玉米粥:如果特别喜欢喝,可以加点红豆、绿豆、燕麦,让血糖上升得更慢。
  1. 控制总量:玉米面虽然比白米饭稍微健康一点,但终究还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照样影响血糖,建议每顿主食控制在一小碗以内。
  2. 适当增加运动:饮食控制是一部分,适量运动更能帮助血糖平稳。

糖尿病饮食管理从来不是“吃这个就不会升糖”的简单规则,而是一个平衡的艺术。玉米面不是“降糖神粮”,但也不是“糖尿病黑名单”。

关键在于怎么吃、吃多少、怎么搭配。学会合理搭配,既能享受玉米的香甜,又能稳住血糖,让身体更健康。

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像一条长长的路,不需要一蹴而就,而是每一次用心选择的积累。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吃得美味的同时,把血糖稳稳拿捏住。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管理指南》. 2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 《糖尿病患者膳食控制与健康管理研究》.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