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身痒怎么办(糖尿病全身痒是啥症状)
患了糖尿病,皮肤总是发痒是什么原因,怎么样可以解决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给华子留言,很长一段时间他总觉得腿上发痒,开始他以为是皮肤病或是被蚊虫叮咬了。但是皮肤没有任何皮疹,去了医院的皮肤科,也没查出皮肤病。不过皮肤科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皮肤瘙痒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建议他去内分泌科调整一下降糖用药。
这位患者问华子,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发痒呢,除了调整降糖用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瘙痒的问题呢?
华子告诉他,对很多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如果升高的幅度不太大,并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对血糖的日常监测做得并不到位,血糖控制的也并不理想,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引起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3个: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未控制达标。血液中的糖超标会连带着皮肤中的组织液含糖量升高,对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让人感觉皮肤发痒。
其次的原因,血糖水平升高,会使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液渗透压的稳定,就会把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吸到”血液中,会使皮肤中的水分减少,引起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微小裂口,造成瘙痒。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损伤肾脏,血中代谢废物无法经肾排泄时,就会从汗腺中代偿排出一部分,这些代谢废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当糖尿病患者有了皮肤瘙痒的症状,首先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皮肤疾病的因素,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测量血糖时,不能只看空腹血糖,还要看餐后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就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很高。
糖尿病血糖空腹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峰值小于11.1,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指尖血糖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当糖尿病患者感觉皮肤瘙痒的时候,推荐去医院测量血糖,最好再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推测最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饮食的调整,控制好血糖。
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可以用润肤霜、润肤露等护肤品涂抹瘙痒部位来止痒。保湿护肤品不分品牌,只要选择没有刺激的,比如说给婴儿用的润肤霜就可以。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瘙痒的关键,所以润肤霜要勤抹、多抹。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功能差,皮肤含糖量高,破损后不易愈合,所以要记住不要去搔抓、拍打身体瘙痒的部位,避免皮肤破损而发生感染。有人感觉用热水烫洗、搓澡可以止痒,这并不可取。这种借助外力的止痒只是暂时的,反而会破坏皮肤的皮脂层与角质层,过后会使瘙痒更加严重。
对于肾功能出现问题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透析的手段协助身体清除毒素。焦虑的情绪会使外周动脉收缩,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加重瘙痒,所以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规律用药,再加上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再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戒烟忌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了。
总结一下,有接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而绝大多数人的根源就在于血糖控制的不好。所以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降糖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糖友皮肤瘙痒太难受,做好这几点,告别“痒痒痒”
进入数九寒天后,天气寒冷又干燥,是皮肤瘙痒症的高发季。这种病症对普通人来说,吃点抗过敏药,涂点止痒药膏很快就好了,但对于糖友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
皮肤瘙痒症有什么样的症状
皮肤瘙痒症可有全身性或局部性。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最初由一处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
局部瘙痒常见于外阴、肛门、腋窝等部位,其次是头皮、腰背及下肢。
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抓痕、红斑、丘疹、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肥厚皲裂等损害,严重影响糖友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糖尿病为啥容易发生皮肤瘙痒
因为高血糖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会改变皮肤状况,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皮脂腺、汗腺分泌异常,皮肤弹性减退、表皮纤薄,汗液减少,体表干燥,皮肤神经末梢痒阈值降低,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可诱发皮肤瘙痒;
糖友的免疫力低下,皮肤容易被各种病菌(细菌、真菌等)感染而引起瘙痒。
除此之外,冬季寒冷易导致皮肤干燥,老年人皮肤老化,频繁的冷热交替刺激或化纤衣物的摩擦及饮酒食辣,也与皮肤瘙痒有关。
糖友发生皮肤瘙痒不容忽视
糖友皮肤瘙痒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甚至引发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出现皮肤瘙痒症后由于“痒病难忍”,不由得全身上下被抓挠成了“片片红”,却仍无法止痒。而一旦抓破皮肤,由于糖友高血糖的影响,皮肤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降低,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温床,容易出现各种皮肤感染;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皮肤感染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足部的皮肤感染,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坏疽,甚者致残、致死。
冬季这样预防皮肤瘙痒
§. 控制好血糖、血压
血糖稳定是预防皮肤病的主要措施,但在控糖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血糖,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控制血压、血脂,治疗并发症。
§.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些糖友在确诊病情后,总是焦虑和烦躁,这样除了容易让血糖不稳外,焦虑状态也会诱发和加重瘙痒。因此,糖友一定要调节好心理,学会分散注意力,减少情绪波动。
§. 洗澡不宜过频,水温不宜过高
过热水频繁洗澡能使皮肤失去天然水分,导致皮肤干燥;
最多一周2次左右即可,每次洗澡时间10-15分钟,水温不能过高,保持和身体的温度差不多就可以;
避免用毛巾过度擦洗皮肤,洗浴中心的搓背不适合糖友。
另外不要使用清洁力度比较强的沐浴用品,否则皮肤表面的油脂层被清除,会加速皮肤干燥,导致瘙痒出现。
可以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浴产品,并且在洗澡后及时涂上含凡士林、硅油、羊毛脂等有较强保湿作用的护肤霜或保湿乳,以避免皮肤里的水分过快蒸发而造成干燥瘙痒。
§. 选用合适的衣着
糖友应当穿着宽松的纯棉衣物,穿旅游鞋、布鞋或软皮皮鞋。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注意勤换衣服,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 注意保暖防冻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糖友要注意四肢皮肤的保暖、保湿,以防出现冻疮,必要时涂抹冻疮膏之类的护肤品。另外冬天如果在空调房间久待,需要在房间放一盆水,给室内加湿。
§. 饮食调理
在生活中,注意多饮水,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不抽烟,不饮酒,不吃桂皮、茴香、八角、胡椒、红参、羊肉、狗肉等辛辣燥热食物。
糖友发生皮肤瘙痒怎么办
§. 积极控糖
如果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多数时候,血糖降下来,皮肤瘙痒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禁止抓挠
出现皮肤瘙痒尽量不要用手搔抓、摩擦和用刺激性药物止痒,以避免皮肤损伤和皮肤感染等严重后果。
§.合理用药
如果单纯因为皮肤干燥而瘙痒,可以适当地涂抹一些富含保湿因子、尿囊素等成分的保湿乳来缓解,减少皮肤干燥脱屑;皮肤瘙痒严重者,可以外用冷却剂和局部麻醉止痒药物药,如复方樟脑洗剂、炉甘石洗剂等。
严重广泛的瘙痒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具体可咨询皮肤科医生(注意不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
如果局部因搔抓出现了感染,要及时采取措施,局部外用抗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或外涂安尔碘等消毒剂。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全身用药使用抗生素,有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自行处理,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不外用激素类药膏如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卤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因为经常使用激素类药膏除了对血糖控制有一定影响外,由于激素会改变皮肤的状态,使皮肤变得菲薄,并降低局部的抵抗力,抓破后更易引起感染。
糖尿病浑身发痒难耐?以一方汤加减,清热祛风凉血,一下就舒服了
糖尿病患者全身痒是什么原因?
李某某,女,40 岁,2019 年初就诊。那年春节,患者诉全身瘙痒一年余,尤其是在晚上,全身痒得睡不着觉,用指甲可劲抓,皮肤都红了也不能缓解,一检查全身皮肤也没有什么异常,舌脉无特殊。患者形体适中,面色偏白,既往有5年的糖尿病病史。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夜间加重者,病在血分也,一想,这便是血出了问题。有糖尿病的话,这便可能是血糖升高后产生的血管神经性病变。
怎么治?
我立马想到一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徐长卿,连翘,薄荷,苍术,土茯苓,神曲。
水煎服。
春节后再次见面告曰:服药后症状减退消失,暂无复发情况。
为什么这么开方?
首先犀角地黄汤原方为: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本身就为清热方剂,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
方中我又加减了几味药,徐长卿可解毒祛风止痒,连翘与薄荷可疏风散热,苍术可祛风散寒,祛湿,土茯苓起到解毒除湿的功效,神曲在方中起到解表散寒的功效,诸药合用,起到清热祛风,凉血除湿的疗效。
这就是我用此方的奥义,对于这位患者朋友来说,确实是很受用的。
按: 糖尿病患者出现瘙痒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建议其完善肾功能等检查,而很多患者害怕花钱,只是要求缓解症状便好,所以这位患者并未进行相关检查。
但是说明一下,虽然此案用养阴清热凉血的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但并不能认为所有糖尿病瘙痒的患者都可用此法,中医临床还要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方能用是药。
你有这类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写文章不容易,为我点个关注我吧,@中医内科庞主任感谢您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