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剖腹产(一型糖尿病剖腹产手术)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医学新成果守护1型女性“糖友”健康孕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桂运安 方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团队在1型糖尿病妊娠期疾病综合管理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1型糖尿病不同孕期疾病管理的关键点整合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孕产管理流程中,通过孕前-孕中-围产-产后全流程覆盖,使1型糖尿病女性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母婴健康)率从既往25%降至6.0%,其中子代畸形率从8%降至0%;剖宫产、巨大胎发生率等也降低至与非糖尿病孕妇相当。

这是全球首次在糖尿病领域将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妊娠结局提升到接近正常孕妇水平,研究受到国际关注。来自英国、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参与了研究项目。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也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该病起病较急,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终身接受以胰岛素治疗为核心的综合管理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妊娠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特殊时期,但妊娠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并发症,1型糖尿病也是重要的高危妊娠因素。未得到有效孕期疾病管理的1型糖尿病女性子代巨大胎儿、胎儿先天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较正常人高4~10倍。妊娠期血糖控制不良和缺乏计划妊娠是其糖尿病进展、妊娠不良结局明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1型糖尿病女性的先天畸形、死产、流产等不良妊娠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出7倍,其严重不良妊娠率高达25%,其中,子代畸形率约为8%。由于较高的不良妊娠率,女性患者陷入了“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三不敢”生活困境。

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郑雪瑛介绍,在缺乏充足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守护1型糖尿病孕产妇、减少不良妊娠、保证母婴健康,从“三不敢”生活困境到实现“拥有健康孩子,拥有完整人生,拥有幸福生活”的“三拥有”,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

2015年开始,翁建平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通过实施孕产全程管理方案以改善中国1型糖尿病女性妊娠结局的“康乃馨”研究项目。

在翁建平看来,“康乃馨研究”有两大特色:一是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研究并抓住糖尿病产检管理的关键节点,实行1型糖尿病患者全流程覆盖干预;另一方面按照内分泌科与产科相结合,血糖评估与产前评估相结合,动态检测与常规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思路,将糖尿病产检相关管理手段整合进国家通用孕产妇保健体系中,在没有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康。

他认为,“康乃馨研究”不是传统意义上针对某些基因、某个靶点、某种技术手段的生物医学创新或是诊断治疗方式创新,而是用系统性、整体性的视角,融合医患沟通、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与医学人文关怀的诊治照护体系创新。

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内分泌与代谢类权威学术期刊《糖尿病护理》。审稿人认为,该项目研究设计很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级1型糖尿病妊娠疾病管理计划,能使1型糖尿病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改善,对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翁建平指出,相关临床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1型糖尿病孕前-孕期全程管理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不仅对我国制订符合现实国情的糖尿病诊疗相关临床指南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其他国家开展糖尿病妊娠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哈佛大学研究:剖腹产婴儿成年后更易患肥胖症和糖尿病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13日消息,哈佛大学一项针对3万多名美国女性的研究表明,剖腹产可能会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剖腹产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这项研究发现,剖腹产出生的女性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比顺产出生的女性高11%,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顺产出生的女性高46%。

伦敦国王学院的产科教授安德鲁·申南(Andrew Shennan)说:“女性不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担心剖腹产。然而,这确实增加了选择剖腹产作为常规生产方式可能产生有害影响的证据。”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虽然其他研究已经将剖腹产与儿童肥胖风险增加联系起来,但这是第一项跟踪研究,研究对象出生在1946年至1964年之间,研究他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作者说,这也是第一次有研究将2型糖尿病与剖腹产联系起来。

研究称,美国每年有超过120万例剖腹产手术,占新生儿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使剖腹产成为最常见的手术。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是通过剖腹产出生的。

有时剖腹产在医学上是必要的,有些情况下顺产会危及母亲或婴儿的生命。但几项研究发现,剖腹产手术分娩也适用于低风险妊娠。

这项研究的作者豪尔赫·查瓦罗(Jorge Chavarro)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和流行病学专业的副教授。他说,关于剖腹产如何影响孩子健康的生物学基础仍然知之甚少。然而,该研究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婴儿的肠道细菌或微生物群存在差异。

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不如顺产出生的婴儿,顺产的婴儿在出生时能从母亲那里获得微生物。研究称,剖腹产婴儿从环境中获得了更多的微生物,而能够预防肥胖的微生物却得到更少。

该研究指出,肠道细菌的这些差异已知会在7岁以下的儿童中持续存在。

查瓦罗说:“我们知道,这些差异在婴儿和非常年幼的儿童身上可以观察到,但是,这些差异是否会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存在,或者是否能够重新规划个人对食物的新陈代谢,我们还不得而知。”

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美国护士健康研究II的信息,该研究在1989年招募了116671名年龄在24岁到44岁之间的女护士。

在2001年,39904名参与研究的母亲完成了一份关于她们怀孕和她们现在已经长大的女儿的婴儿期的问卷调查。

查瓦罗说道:“我不认为有什么强有力的理由相信这种关系在男性身上会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的研究中没有男性,所以我们准确地报告了我们的发现。”

他补充说:“我们确实有一个类似的男性群体,但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关于该研究中分娩方式的信息。”

研究人员说,这种联系与其他因素无关,如参与者母亲的年龄或体重指数(BMI),或她们是否母乳喂养,“这表明这些联系与剖腹产的真正生物学联系是一致的。”

作者说他们的研究是迄今为止剖腹产与2型糖尿病之间联系的所有研究中最大的样本量和最长的随访时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认为研究结果应“谨慎解释”,因为这是首次报告关联的时间。他们说需要更多的研究。

查瓦罗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数据的最大局限性在于我们无法获得研究参与者的分娩记录,因此我们不知道剖腹产的确切指征,也不知道剖腹产的时间。这些数据与分娩的关系可能会解释一些重要的问题。”

2型糖尿病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糖尿病,会在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细胞未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发生。

上游新闻 杨若辰 编译

美国30年追踪研究表明:剖腹产出生的女孩易患糖尿病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考察了剖腹产所生女孩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相比顺产而言,经剖腹产出生的女性成年后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均会增加。

研究人员选取了约3.3万名女性,对比了她们剖腹产与顺产所生后代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差异。在长达30年的随访期内,参与者向研究者提供了其分娩的方式及怀孕特征等信息,同时还每两年提供一次关于其后代体重和2型糖尿病诊断方面的信息。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顺产出生相比,剖腹产出生的女性成年后肥胖风险升高了11%,患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了46%。

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剖腹产与后代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性研究中样本量最大且随访时间最长的一项研究。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阐明其背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萧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