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怎么确认是不是糖尿病(怎么确认是不是鼻炎)

辽沈晚报沈阳时刻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真正的糖尿病是这5个样子!

小伙伴们,提到糖尿病,你是不是瞬间觉得生活被按了“暂停键”,甜品、零食仿佛都成了“禁果”?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糖尿病那些事儿,让你笑着学知识,轻松应对这事儿,顺便还能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抗糖”小妙招,一起交流交流!

血糖“小警报”,别急着“拉响”

体检报告上“血糖偏高”几个字,是不是让你心里“咯噔”一下?别急着给自己贴上“糖尿病患者”的标签!血糖高只是个“小警报”,它可不是糖尿病的“判决书”。想象一下,血糖高就像路上突然亮起的黄灯,提醒你注意,但还没到红灯的“危险时刻”。

血糖偶尔升高,可能只是身体的“小插曲”。刚吃完饭就去体检,血糖肯定“嗨”到不行,这时候测血糖,结果能不准吗?熬夜到凌晨两点,身体累成“狗”,压力大得像被压在五指山下,血糖也会跟着“暴躁”。还有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也会让血糖短暂“冒个泡”。所以,偶尔一次血糖高,就像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乌云,很快就会散去。别急着自诊,先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看看是“偶然事件”还是“长期超标”。

糖尿病的“真面目”,对号入座别慌张

如果你真怀疑自己得了糖尿病,那咱得看看它的“真面目”。糖尿病可不是体检报告上的“温柔提醒”,它的表现更直接、更嚣张,就像个“身体的反叛者”,带着“武器”来“宣战”。以下这五个信号,才是它的“招牌动作”:

喝水喝到“怀疑人生”,厕所蹲到“怀疑地球”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就是喝水喝到怀疑人生,跑厕所跑到怀疑地球。为啥呢?因为血糖太高,身体为了“自救”,就像打开了“泄洪闸”,疯狂排糖,顺便带走一大堆水分。这就导致你口干得像撒哈拉沙漠,喝水像牛饮,厕所蹲得比家还熟。正常情况下,血糖水平在6.1mmol/L以下(空腹),超过11.1mmol/L(随机血糖)时,肾脏就开始排糖了。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喝了大半桶水,结果还渴得不行,那就该去测血糖了。

吃得多却瘦得快,身体在“偷懒”

糖尿病简直就是“反逻辑”的代名词:明明饭量翻倍,体重却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为啥会这样?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不了细胞,身体想用糖却用不上,只能分解脂肪和肌肉来给自己供能。正常人吃饭后,血糖会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而糖尿病患者呢,血糖堆在血管里,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分解脂肪和肌肉。所以,吃得多但瘦得快,别高兴太早,很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伤口愈合慢,免疫系统“罢工”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就像个“罢工的保安队”:遇到外敌,它懒得出手;自己家内乱(比如伤口感染),它又压根不会处理。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小伤小口总是拖拖拉拉好不了,甚至还会反复感染。尤其是脚部,糖尿病足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你发现自己脚上有个小伤口,愈合速度比蜗牛还慢,那就赶紧去查血糖,别等到病情恶化才后悔。

视力模糊,世界“开了滤镜”

糖尿病会伤害眼睛里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表现就是视力模糊,总觉得看东西像隔着一层雾。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眼睛问题往往来得偷偷摸摸,等你发现不对劲时,可能已经伤害到不可逆的程度了。简单测试一下:看清楚东西靠“眯眼杀”?眼前的灯光总是带着光圈?突然觉得看人像加了美颜滤镜?别自恋,赶紧去查血糖!

手脚麻木,像踩了棉花

糖尿病还会伤害神经,尤其是手脚的末梢神经。早期表现就是手脚麻木、刺痛,或者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没感觉。更可怕的是,麻木的手脚如果受了伤,可能连疼痛的信号都传不过去,直到伤口感染才发现。所以,别忽视这些“小麻木”,它们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的“铁证”,三项指标“说了算”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糖尿病?别靠猜,医学有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医生就可以考虑诊断糖尿病。记住,一次血糖高不算数,得多次检测确认。别自己吓自己,真怀疑就去医院找医生。

糖尿病不是“死刑”,而是“生活警察”

很多人一听糖尿病,就觉得人生完蛋了,甜的不能吃,饭也不敢多吃,天天活得像修行。其实,糖尿病是可以管理的!怎么管理?四个字:吃动平衡。

吃:少糖、少油、少加工,多吃蔬菜、全谷物。想象一下,你的餐桌就像一个“健康花园”,蔬菜是“主角”,全谷物是“配角”,糖和油则是“配菜”。

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散步、跳舞、做家务都算。运动就像给身体“加油”,让身体更有活力。

监测:学会用血糖仪,定期测血糖。血糖仪就像是身体的“小管家”,时刻提醒你血糖的变化。

复查:按时去医院复查,别放飞自我。医院就像一个“健康加油站”,定期去“加油”,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糖尿病不是“死刑”,而是个“生活警察”——它会时时提醒你:别乱吃,别偷懒,注意身体。只要管理好,照样能活得很潇洒!

最后的温馨提醒

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真正的糖尿病,也没那么可怕。最重要的是:别拖,别怕,别信偏方!记住,身体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只有好好爱它,它才会陪你走得更远。别等到健康亮红灯了,才想起来修车。

判定糖尿病的方法

#头条创作挑战赛##糖尿病##糖尿病防疫科普##什么情况需要做葡萄糖耐量检查#

关于糖尿病的误解我们就是讲这俩就可以了,我们现在就进入糖尿病诊断判定:

全世界采用统一的标准,就是空腹血糖值在7.0毫摩尔/升以上或者饭后2小时血糖值在11.10毫摩尔/升以上,就可以判断其为糖尿病患者;特别指出有很多第一决定糖尿病患者会对你说很多的借口如:“昨晚喝了酒”“最近生活不规律”等诸多原因为你开脱是糖尿病的实事。但这些都是不是理由的理由,举例说明空腹血糖为7.1毫摩尔/升,虽然只是多出来0.1,也是100%的糖尿病。因为一个健康人的空腹血糖值绝对在6.1毫摩尔/升以下(6.1毫摩尔/升也是非健康范围)

那么确定血糖值在6.1-7.0毫摩尔/升之间的人是糖耐量异常患者,还是已经患上了糖尿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即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这个检查也十分的简单就是在2个小时内,对患者进行5次静脉抽血检查血糖值,在检查先喝75g葡萄糖的水,还在规定的5分钟内喝完,然后每过30分钟进行一次采血,一起共5次,就是可以得出结论是不是糖尿病还是糖耐量损伤;对于在做个时候可以都加一个胰岛素值检查,可以了解胰脏的胰岛素分泌情况,这对降低血糖值非常重要。一般正常情况下血糖值和胰岛素是同时达到峰值5点血糖值中30分钟是最高的;如两者不一致,一定是先胰岛素延迟到最后慢慢减少,就是这个铁定的规律;在喝下75g葡萄糖糖水后,血糖值有没有超过7.8毫摩尔/升。这个指标很关键。

在做葡萄糖耐量检查时一定注意的一个问题:空腹血糖值超过了8.3毫摩尔/升以上或者饭后血糖值只要有一次超过13.8毫摩尔/升的人就不要再做这个检查了,因为在检查过中有可能会出现血糖上升过快过高,有可能出现危险;只要是糖友患者血糖值升到44毫摩尔/升以上,就会陷入昏迷的状态,就是糖尿病人三大急性并发症之一------高糖性晕迷,

糖尿病前期 这些症状别忽视

【来源:今晚报】

本报讯(记者刘波)很多人对糖尿病有一定认识,但对糖尿病前期没有提高重视。而糖尿病前期是一个从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状态,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前期状态,是有可能逆转回正常的血糖。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护理部提示,糖尿病前期具有隐匿性,需要提起重视,只要及时发现,再加上有效的应对办法,就能延缓或者防止糖尿病的出现。

糖尿病前期简单来说,就是血糖水平比正常高一些,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确诊标准。那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在糖尿病前期呢?常见的判别标准是:空腹时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当血糖出现异常时,有些小信号就会向身体发出警报,比如:频繁的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信号。发现自己比平时更容易感到口渴,不停地想要喝水。尿量的增多也需要引起关注。如果发现自己的尿量比平常明显增加,这可能是血糖异常的一个迹象。容易感到饥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即使刚刚吃过饭,可能很快就会感到饥饿。体重的异常变化特别是短时间内快速下降,可能与血糖有关。还有视力模糊、疲劳无力、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频繁的感染等。

如果发现自己符合这些情况,就得提高警惕。不过,就算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也可以积极进行干预,在饮食上,控制热量的摄入,均衡搭配,拒绝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每周至少来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把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时刻了解血糖的变化,随时调整生活方式。学会放松,调整情绪,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