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老人有糖尿病和老梗鸽子能吃吗)
60岁以上的老人是怎么得来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探讨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成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成因
1.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血糖水平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
2. 生活方式
许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缺乏足够的运动,导致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饮食方面,偏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进一步加重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此外,部分老人由于社会交往减少,心理压力增大,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
3.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这些疾病,老年人患病的几率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与生活方式的结合,使得老年人群体中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更高。
4. 环境因素
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环境的变化也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了影响。污染、噪音、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可能导致老年人压力增加,影响身体健康。此外,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一些老年人难以获得及时的健康检查和治疗。
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状
1.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老人甚至在体检中才发现自己血压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等并发症。
2.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等。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视力模糊、伤口愈合缓慢、皮肤瘙痒等问题。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肾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
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首先应从生活方式入手:
- 合理饮食:老年人应选择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
- 适量运动: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和血糖控制。
-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
2. 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老年人,单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此时需要结合药物治疗。
- 高血压的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β-adrenergic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 糖尿病的药物: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以及胰岛素治疗,都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老年患者在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3.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对于老年患者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家庭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教育与支持
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属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风险、症状及管理方法。同时,建立支持系统,如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帮助老年人管理健康。
四、未来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化和个性化。数字健康技术的发展,如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等,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生活支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结语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影响60岁以上老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了解其成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健康监测,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在关爱与支持中,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怎么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秋日生活打卡季#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很高,应该怎么治疗和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要强调健康生活习惯,例如要合理饮食(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含糖量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咸、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增加运动、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不要大量喝酒、努力戒烟等。这是降低血压血糖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2,第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好好控制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ol/L以下。该用药时就要用药,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更不要等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去吃药,那个时候吃药就晚了。
降压药应该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降压、保护心脑肾、并且还可能对血糖产生有益的影响。
3,第三,谨遵医嘱好好控制血糖,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更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4,第四,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该应用他汀,努力把胆固醇降得更低一些。
简单地讲,预防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议40岁以上的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人吃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之内。
上面这四个方面,只要长期坚持做到,就能够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糖尿病科普#
高血压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注意什么?戳→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高血压是一种基础原发性慢性病症,也是糖尿病常见且重要的合并症之一。高血压不仅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及早识别和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降低死亡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慢性病,这两种疾病往往会共同存在。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在45.3%到60.2%,也就是说,两个糖尿病患者中就可能有一个有高血压。记者在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区看到,因为患者年龄普遍偏大,那里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比约70%。
“158mmHg、99mmHg ,血压稍微高了点,看到有人来采访有点激动了......”王老伯是位多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他告诉记者,任何情绪波动都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所以,血压高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平静。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紧密相连,而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正是心血管死亡。临床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糖尿病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并且,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的控制难度明显高于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和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并且会加重互相对身体的危害。”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周星璐给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查高血压,同理,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查糖尿病。高压在130mmHg-140mmHg、低压在80mmHg-90mmHg这个高血压临界值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去干预。首先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积极减重、限酒戒烟等,由此避免血压进一步升高。
第二,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合并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尤为重要。专家表示,高血压药物种类较多,而随着糖尿病药物更新迭代加快,目前一些比较新的降糖药物会覆盖降糖、降压两个作用,又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人群带来了新的选择。
周医生表示,降糖、降压药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建议患者在一个医生处定好治疗方案后,常年按照统一方案服药。建议大家过段时间就去和专科医生进行随访和交流,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希望他的血压控制目标大部分控制在130mmHg/80mmHg以下。如果有蛋白尿或者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患者,要求更严格,指标约在125mmHg/75mmHg;如果是高龄老人,标准会相对放宽至140mmHg/90mmHg,总之,血压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周医生同时提醒,除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中国目前存在高血压的患者中,有10%的人群其实是继发性高血压。诱发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需及时关注其诱发的原发疾病病因,最重要的是先筛查、排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科学治疗。
那么,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呢?周医生介绍,就是并非本身的血压问题导致血压升高,而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或者表现为血压问题,这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通过检查去明确,并且治疗甚至治愈的。“如果是初次被诊断为血压升高,或者已经诊断为高血压、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很年轻就发生高血压,建议去内分泌科诊室做一个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给自己一个治愈高血压的机会。”
责任编辑 谢佳益
文字 李理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