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血糖范围(1型糖尿病的血糖有多高)
空腹血糖正常上限是6.1,但是大于5.5时,就要积极预防糖尿病了
医院里的体检中心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体检,很多人在体检之前担心血糖超标,会刻意的过几天“苦行僧”式的生活,甚至体检前一天的晚餐都不会吃。等看到自己的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显示正常时,就会长出一口气,然后继续酒肉穿肠的生活。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3.89~6.1mmol/L之间,但是当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时,就意味着可能进入了糖尿病前期。高血糖对身体的损伤并不是等到确诊糖尿病后才开始,而是在前期的时候损害就发生了。所以对糖尿病的预防,需要开始得更早。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了胰岛功能丧失,无法预防。而2型糖尿病,可以看作是“吃出来的疾病”。有人可能会说2型糖尿病也与基因相关,是遗传性的疾病。这个说法并不正确,2型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性,但不是遗传病,并不是每个2型糖尿病人的后代都会发病。
对于有潜在2型糖尿病的人来说,饮食的不加节制,缺乏有效的运动,会使身体的代谢更早发生紊乱,导致糖尿病提前发生。但是如果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保持代谢正常,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通过对中国人口结构的估算,中国患有糖尿病的人口约为1.2亿,在老年人口中,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口约为4~5亿。如果不加以干预,这些糖尿病的“预备队”在将来都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其中80%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20%则会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各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把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5.6%定为糖尿病前期。在这个时候,高血糖所致的微循环损伤已经发生了。而很多人会等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时才会去干预,这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1、餐后血糖异常:很多人只关心空腹血糖,实际上餐后血糖的变化更能反映出胰岛功能的情况。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应当小于7.8mmol/L,但大多数人都在5~7mmol/L之间。超过7mmol/L的人就要对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进行干预了。
2、发生过应激高血糖:平时血糖正常,但是如果受到外伤、感染、手术或其他疾病影响时血糖大幅升高,意味着胰岛的应急分泌功能受损,以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大幅升高。
3、发生过妊娠高血糖:对于女性而言,如果在孕期发生过高血糖或是糖尿病的情况,虽然在产后会恢复正常,但也意味着以后有高概率(可能性超过70%)发生糖尿病,也要及早对糖尿病进行预防。
1、管住嘴: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热量,会积累成身体中的脂肪。这是造成胰岛细胞功能减退,组织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主要的原因。所以坚持每餐七八分饱,少吃甜食,少吃油脂性大的食物,控制每天食物的总热量,保持健康的体重尤为重要。
2、迈开腿:坚持每天运动,一定是能让自己出汗的运动才有效预防糖尿病。比如说快步走、慢跑、骑车等运动都可以,每次连续运动不能少于30分钟。运动后只能补水,如果天热出汗太多,还要补充盐分,但尽量不要吃东西。运动是减少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
3、睡好觉:熬夜、作息不规律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睡觉时把手机放远一点,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不熬夜,是保证好身体的前提。
4、开怀笑:长期处于焦虑、忧郁、紧张的情绪中,会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引起内分泌紊乱,引起高血糖。所以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培养自己的乐观性格,也可以产生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糖尿病对身体的损伤,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预防糖尿病不要等空腹血糖到达6.1mmol/L的上限,而要在超过5.5mmol/L时就要开始积极预防,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高于这个值可怀疑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来正伤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就糖尿病患者而言,根据病情不同具体症状也会有所区别,但血糖值升高乃至超标则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是多高,什么情况下应该怀疑是糖尿病呢?
正常人血糖应该多高?
测血糖理所当然需要抽血,这里的血又分为指尖血和静脉血,其中以静脉血的血糖值更为准确,以下的数据指的都是静脉血的数值。
其中,测量血糖又必须测算两个数据,分别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就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应该在6.1mmol/L以下,高于7.0mmol/L可认为是糖尿病。但血糖值又不能太低,如果低于3.9mmol/L则可能是低血糖症。
如果空腹血糖值超标,则需考虑测算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一步确诊。这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值应该在7.7mmol/L以下,若高于11.1mmol/L则是糖尿病的表现。
当然,人体的血糖值可能受到饮食、疾病、输液或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第一次测算发现血糖超标时,应该注意排除这些影响。
哪些人需要测算血糖?
糖尿病存在一定的高危人群,就糖尿病而言,越早发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其调控的效果就会越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
4、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议女性在怀孕24~27周时进行“糖筛查”,口服50克葡萄糖一小时后测算血糖。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的血糖值回归正常,也就是说餐后血糖值在7.7mmol/L以下。当然,现在还比较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欧美相关协会认为餐后血糖能控制在10mmol/L,具体控制的目标,还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情况而定。
血糖值多少算是1型糖尿病?医生说,看这3个数就够了
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为空腹血糖超过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以上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这是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还需要根据0GTT试验和C肽实验进一步检测。例如,C肽在空腹和餐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变化并不明显。如果空腹C肽小于1.5ng/ml以下,就可以考虑为1型糖尿病,或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完全没有分泌功能。例如,自身胰岛素完全不会随着0GTT口服葡萄糖后产生波峰变化,就可以确诊为1型糖尿病。
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