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吃的面(糖尿病高血压吃西洋参好吗)
给大家推荐一种宝藏主食,对控糖、降压、调脂都有好处!
你知道吗: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往往结伴而来,它们互相影响,让血糖、血压、血脂更难控制。
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同时降低血糖、血压、血脂。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优质粗粮——苦荞(也称苦荞麦),对控糖、降压、调脂都有好处,还有助缓解脂肪肝,关键纯天然,无毒副作用!
苦荞,是原产自中国的古老粮食,不如燕麦那么流行,所以被严重低估了。
为什么推荐你吃苦荞?
1.“五谷之王”,营养价值高
苦荞在我国有“五谷之王”的美称,现在也被誉为“三降粮食”。
它含有19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都有,营养很全面。
苦荞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比如镁、钾、铁、铬和硒等,明显高于普通谷物。
2.药食两用,是“富贵病”克星
苦荞除具有一般全谷物的优点外,还富含黄酮类、糖醇类等多种活性物质,是药食两用谷物,能帮我们调节血糖、血脂和血压,缓解脂肪肝,预防肥胖,还能抗氧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研究发现,日常饮食中加入适量苦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即高压)水平。
苦荞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黄酮类物质等,苦荞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居谷物的首位。
尤其是芦丁,含量非常高,占总黄酮的70%~85%,苦荞麦中芦丁含量是普通荞麦的5倍。当然,这也是苦荞苦味的主要来源。
总之,苦荞这种宝藏主食,建议糖友平日里多吃。
怎么吃,才能发挥上述作用?
1.代替一部分精细米面
苦荞淀粉含量较高,可以代替一部分精细米面,制成苦荞馒头、苦荞面、苦荞面包等,可以改善主食的营养,减少对血糖的影响,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但要注意,苦荞至少要占主食的1/3,效果才会好。
市面上大多数苦荞产品的苦荞比例都非常低,甚至不到10%,或者加工过于精细,对血糖影响较大,如即食苦荞麦粉、苦荞麦饼干等,是不推荐糖友吃的。
这里建议糖友自制苦荞主食,搭配比例都帮你准备好了:
苦荞杂粮饭:大米50克,苦荞麦20克;苦荞易熟,煮之前不用浸泡。
苦荞馒头:赤小豆10克,苦荞面粉20克,面粉20克;
荞麦面条:苦荞面粉70克,面粉50克。
2.炒制后,代茶饮
苦荞炒制后,可以充分激发谷物的香味,用热水冲泡后,可以代茶饮。
给糖友推荐2个茶饮方:
苦荞茶:苦荞5克,热水冲泡代茶饮,一日2-3次。
苦荞玉竹茶:苦荞5克 、玉竹3克,300毫升热水冲泡,一日2次。
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喝6个月苦荞玉竹茶,空腹血糖有明显改善。
你平时是怎么吃苦荞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特色杂粮对糖尿病的保健功效及机制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20,35(S1):441-447.
张思维,李东梅,孙建云,等.4种杂粮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概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4):80-85.
张月红,郑子新,刘英华等.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5):111-113.岳春景,于立静,王长虹.苦荞玉竹茶结合临床路径干预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005(50):328-329
慢性病管理背后的餐桌革命:高血压+糖尿病,怎么吃才能不踩雷?
作者: 霜橙
日期: 2025年3月24日
开篇:一盘咸菜,差点吃进ICU
39岁的黄姐到现在还后悔——谁能想到,她最爱吃的咸菜配白粥、半夜追剧必点的烧烤外卖,居然差点把自己送进医院?两年前产检查出血糖高,她没当回事,直到上个月头晕得站不稳,一查血压飚到180,血糖直接“爆表”。医生气得直摇头:“你这血管年龄都快50了,全是被高盐高糖的吃法害的!”
黄姐的故事,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总说“没事儿”“就吃一口”的朋友。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63万人因为吃得太咸太油得心脑血管病丢了命。高血压和糖尿病这对“难兄难弟”,早就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今天咱们不聊大道理,就说说一日三餐怎么吃才能保命又解馋。
第一章:盐和糖的“甜蜜陷阱”——你中招了吗?
1. 血压血糖双杀组合
高血压要少吃盐(每天最多一啤酒瓶盖的量),糖尿病得控糖(连米饭面条都得数着吃)。更坑的是,这俩病还互相“打配合”:盐吃多了身体积水,血压蹭蹭涨;血糖高了血管变脆,恶性循环就来了。
真实案例: 70岁的王奶奶突然看东西重影,一查居然是糖尿病把眼睛神经搞瘫痪了。常年不管血糖,加上高血压,医生说再不管住嘴,心梗脑梗随时找上门。
2. 厨房里藏着的“刺客”
- 盐罐子杀手: 你以为只有盐是咸的?错!一勺生抽=全天1/3盐量,腊肉咸菜更是“盐王”。
- 糖衣炮弹: 莲藕土豆看着健康,其实升糖速度和米饭差不多!
- 油老虎: 炸过东西的油千万别重复用,那都是堵血管的“毒油”。
第二章:吃货自救指南——这样吃真香!
1. 减盐不减味的妙招
湖南的潘医生支了个狠招:每周少放10%的盐,用醋、柠檬汁、葱姜蒜提味。坚持仨月,舌头就会自动适应清淡口味。再多吃点香蕉、菠菜这些“钾多多”的菜,能帮身体排掉多余的盐。
懒人必学:
- 买个1克小盐勺,炒菜时数着放(每天不超过5勺)。
- 菜快出锅再撒盐,咸味都在表面,吃着够味还不超标。
2. 控糖也能吃饱饭
糖友吃饭要像“精算师”:每顿主食就一拳头大,优先选燕麦、荞麦这些粗粮。先吃一大盘青菜垫底(水煮的蘸酱油都行),再吃肉和饭,血糖能稳得多。
黄金搭配:
- 吃肉选鱼虾豆腐,少吃猪肝肥肉。
- 炒菜油换成橄榄油,每天三小勺就够。
第三章:普通人的健康餐桌——这些坑别踩
1. 家常菜≠重口味
长沙李阿姨以前觉得“清淡就是没营养”,现在用菌菇汤代替味精,用空气炸锅做薯条,孙子都说比肯德基好吃!她的血压从160/100降到130/85,全家都跟着吃得健康了。
2. 外卖党保命吃法
上班族张哥的秘诀:点外卖备注“少油少盐”,专挑清蒸鱼、白灼虾这类菜;自带杂粮饭代替白米饭;办公室零食换成核桃仁和小番茄。
第四章:光靠吃不够!这五件事必须做
管住嘴只是第一步,医生说的“五件套”一个都不能少:
1. 每天量血压血糖: 买个家用仪器,早晚各一次,手机记数据。
2. 迈开腿: 不用去健身房,每天快走30分钟就行(微信步数刷到8000 )。
3. 按时吃药: 别自己当医生乱调药量。
4. 加个病友群: 和同城糖友约散步,既能监督又能唠嗑。
5. 听专家直播: 三甲医院每月都有免费健康课,手机就能听。
结尾:美味和健康,我全都要!
谁说控盐控糖就得天天水煮菜?用蒸锅代替油炸,用香料代替味精,用杂粮饭混搭白米饭,慢慢就会发现:原来西蓝花蘸蒜泥、烤南瓜当甜点,也能吃得超满足!就像潘医生说的:“健康饮食不是受罪,是教我们重新发现食物的本味。”
今日话题:
- 你试过哪些“好吃又健康”的懒人食谱?
- 来晒晒你的降压降糖小妙招!
降糖药达格列净有两大优势,适用3种病症,注意2点,放心服用
李先生的女儿带着他的外孙女来看他:“哟!我的小孙女回来啦”王先生激动地从沙发站起来。
“爸,你怎么了”没想到,李先生还没站直就晕倒了,女儿焦急地一边打着急救电话一边呼叫着父亲。
入院后,李先生逐渐清醒,医生通过了解病情最终得知了他晕倒的原因。
李先生,65岁,体型肥胖,十多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服用降糖药物吡格列酮联合胰岛控制血糖。
4个月前李先生突然觉得自己胖了,面、颈、腰部都胖了一圈,以前穿的衣服也穿不进去了,他一直以为是最近吃得太多体重增加了,没有太在意。
但是,最近一个月他晚上睡觉时,总感觉胸口被什么东西给压住了上不来气,睡着睡着就被憋醒了,坐起来缓解好一会儿后才能接着入睡。
由于晚上睡眠质量变差,白天晨起锻炼时也没有精神,总感觉乏力、没有劲,一活动就心慌气短,时不时还会头晕,出现这些症状时,李先生为了不让儿女担心,并没有告知。
这期间,李先生说自己血糖水平一直控制挺好的,医生为李先生做了相关检查,综合他的情况下了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住院对症治疗后,医生将李先生平时吃的降血糖药换成了达格列净,并嘱咐他按时用药、做好自我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来医院。
那么,医生为什么要将李先生的药换成达格列净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达格列净这种降糖药。
一、达格列净有什么优势?李先生曾经服用的吡格列酮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和水肿,而且与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而达格列净有效规避了这些风险,存在明显的两大优势。
1、减轻体重、降血压
肥胖、高血压等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控制体重和血压至关重要。
首先,达格列净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使肾小管液中渗透压增高,达到渗透性利尿的效果,进而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
其次,达格列净还具有降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对人体有利的转运蛋白,可将脂质转运至肝脏代谢成胆汁等物质,可以减轻体重。
除此之外,体内糖排出增加了,糖异生生成的脂肪也会减少,因此,也可以帮助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
最后,该药的渗透性利尿作用会使循环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2、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糖尿病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多脏器的损伤,尤其是心、肾、眼等器官,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保护好这些靶器官是至关重要的。
上面提到,达格列净能够降低循环血量,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脏泵血所需要的能量,能够有效保护心肌,防止心衰的发生。
2020年10月,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达格列净具有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从而保护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改善肾脏功能,防止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新型降糖药达格列净凭借其自身优势主要用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然它的作用如此广泛,那么,你知道达格列净具体主要适用于哪些病症吗?
二、达格列净适用于3种病症- 达格列净因其不同于一般降糖药物的降糖机制、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的保护作用等优势,特别适用3种病症,如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
第①种: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而隐匿,治疗以降糖药物为主,不依赖胰岛素,达格列净就属于其中一种降糖药物。
葡萄糖从肾小球滤过后进入肾小管,在肾小管内会被重吸收入血管内,达格列净的作用部位就在肾小管,它可以减弱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促进葡萄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
达格列净可单用也可联合其他降糖药,疗效和安全性好,有研究证明,达格列净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胰岛素的剂量。
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以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为主控制血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单纯使用二甲双胍降血糖的效果差,不利于血糖平稳。
达格列净用于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调节机体代谢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血糖波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第②种: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出现全身肿胀、呼吸困难、疲乏、喘不过气、头晕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情况很常见。
心力衰竭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减轻组织水肿,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降低血压,现在SGLT2抑制剂也就是达格列净也成为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使心脏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硬化,从而导致心脏供血异常,更容易出现心衰。
同时,血糖含量过高会损伤血管,当累计心脏血管时,会导致其发生病变,进而会使相应血管供应的心肌发生坏死,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通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的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血管功能紊乱,有效预防了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而且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用,对心力衰竭也有益处。
对于并发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这一类降糖药不仅可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还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第③种: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肾脏发生慢性损伤,出现尿蛋白、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的异常,表现为水肿、泡沫尿、高血压等症状,最终导致肾衰。
慢性肾脏病可以使用钙通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控制血压,使用别嘌呤醇降低血尿酸水平等,原因不同,则针对病因的治疗方式不同。
经过DAPA-CKD三期试验后,2021年4月达格列净被批准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这是继它被发现可以用来降血糖、治疗心衰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达格列净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其中的葡萄糖会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9的功能,从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排出量。
高尿酸血症会造成肾脏慢性损伤,达格列净增加尿酸的排出量,最终会使血尿酸水平降低,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此外,不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伴有或不伴有2型糖尿,达格列净都会保护肾脏,降低患者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延长了生存期。
虽然达格列净的强大功效已被世界公认,但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与禁忌,这些问题同样要加以重视。
三、使用达格列净要注意两点1、尿路感染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达格列净后,会出现小便的时候尿道口又热又痛、上了厕所也尿不出来几滴等症状,这可能是并发了尿路感染。
人的尿道本身就存在细菌定植,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与机体保持平衡。而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糖,这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尿道菌群失调并发感染。
而达格列净独特的降糖机制,促进血液中糖从尿中排出,会使尿糖进一步增加,因此,使用达格列净后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增高。
使用达格列净后出现的尿道感染多为轻、中度感染,经过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做好清洁防护一般可以治愈;若反复尿路感染或感染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并调整用药方案。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感染、胰岛素使用不当、未控制饮食等都会导致诱发酮症酸中毒,这是糖尿病的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血糖不高的酮症酸中毒是达格列净的不良反应之一,达格列净会让机体转向酮体代谢,这种转换可能与其对心脏的益处有关,但相应的会增加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在使用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期间,若出现了酮症酸中毒症状,应及时检查血酮水平,停用达格列净并马上就医。
达格列净作为功效广泛、潜力大的一种口服降糖药,其降糖机制明确,特别适合像李先生这样肥胖且已有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者,在降血糖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
参考文献:
[1]《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的临床疗效》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02期
[2]《SGLT2 抑制剂达格列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24期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 6
[4]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小当代医学,20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