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腿麻木怎么治疗(糖尿病腿部发麻)

韩医师中医talk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出现腿脚麻木、刺痛,四处寻医问药无果,不如试这3个方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糖尿病,这个让人“谈糖色变”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节节攀升。它不仅让人担心血糖数值,更让许多人饱受并发症的折磨。其中,腿脚麻木、刺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往往让患者夜不能寐,行走困难,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人寻遍名医、尝试各种疗法却始终无果,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多与“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有关,调理方法也许并不复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3个中医方子,帮助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腿脚麻木与刺痛问题,还会从中医角度解读病因,带您走出治疗误区。

糖尿病与腿脚麻木的关系:病根不仅在“血糖”

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出现腿脚麻木、刺痛?在现代医学中,这被称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损伤微血管,导致神经组织供氧不足,最终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中医则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而腿脚麻木、刺痛则涉及“痹症”。糖尿病患者体内多呈现“阴虚燥热”,久而久之,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闭阻。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引发麻木、刺痛等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经脉进一步加重症状。因此,糖尿病腿脚麻木的治疗重点在于“活血通络、化瘀祛湿”。

中医如何辨证腿脚麻木的病因?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注重根据具体症状辨证施治。糖尿病引起的腿脚麻木、刺痛,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

1。 气滞血瘀型:此型患者多表现为下肢刺痛、麻木,甚至疼痛剧烈,时轻时重,夜间加重。中医认为,这种情况是因为气血运行受阻,瘀血阻滞经络所致。舌苔多为紫暗,有瘀斑或瘀点。

2。 痰湿阻滞型:此类患者腿脚沉重、麻木,甚至伴有水肿,活动后症状加重。其舌苔多为白腻,脉象滑。这是因为痰湿内生,阻碍经络气血运行。

3。 阴虚燥热型:此型患者常伴有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手心、脚心、胸口发热),腿脚刺痛伴灼热感。中医认为,这是由于阴液不足,虚火内扰,经络失养所致。

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讲究整体调理,针对病因的治疗往往更为有效。

糖尿病腿脚麻木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腿脚麻木问题,单纯依靠降血糖药物和止痛药,效果往往不理想。中医强调标本兼治,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治疗原则包括:

活血化瘀:活血通络是治疗“气滞血瘀型”麻木的关键。活血药物如当归、川芎等能改善微循环,缓解瘀血问题。

化湿祛痰:针对“痰湿阻滞型”患者,中医会使用茯苓、薏苡仁等药材,帮助排除体内湿气,减轻经络阻滞。

滋阴清热:对于“阴虚燥热型”患者,滋阴药材如麦冬、地黄可补充体内阴液,改善灼热刺痛感。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3个针对不同证型的中医方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缓解糖尿病腿脚麻木问题。

方子1:血府逐瘀汤——改善气滞血瘀

血府逐瘀汤是中医经典名方,专门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麻木、刺痛。此方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等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微血管损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疗效显著。

使用方法:在中医师指导下,按照个人体质适量调整药材剂量。每日煎服一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疗程。

适用人群:腿脚刺痛剧烈,舌质暗紫、有瘀点瘀斑的患者。

方子2:二陈汤加减——祛湿化痰

二陈汤是治疗痰湿阻滞的基础方剂,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对于痰湿内盛的糖尿病患者,二陈汤可以在原方基础上加入薏苡仁、白术等祛湿药材,进一步增强化湿通络的效果。此方能够有效缓解腿脚沉重、麻木及水肿问题。

使用方法:每日煎服一次,连续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

适用人群:腿脚麻木伴沉重感,舌苔白腻,脉象滑的患者。

方子3:六味地黄丸加减——滋阴清热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对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麦冬、知母等清热药材,缓解刺痛与灼热感。

使用方法:每日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可长期服用。

适用人群:腿脚刺痛伴灼热感、口干舌燥的患者。

中医调理之外,日常护理也很重要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不仅依赖药物,日常生活中的调理也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以下护理建议不可忽视:

控制血糖:血糖波动过大会进一步损伤神经,因此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保持下肢温暖:腿脚怕凉会加重气血阻滞,日常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

坚持泡脚: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和刺痛。可以用艾叶、红花等活血药材泡脚,每次15-20分钟,水温适中。

适量运动:适度的下肢运动如散步、打太极,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腿脚力量。

中医调理的优势: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的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无法根治。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够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日常护理,中医都提倡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的困扰,尤其是腿脚麻木、刺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结合合理的日常护理,完全可以减轻这些症状,甚至恢复正常生活。

本文介绍的3个中医方子,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类型,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但需要提醒的是,中药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在治疗的同时,也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管理血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防治疾病的根本之道。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糖尿病下肢麻木、周围神经病变,老中医验方治疗案例

麻木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中医里麻和木有不同的意思,“麻”指肌肉皮肤有虫爬行之感,按之不止;“木”是指皮肤不知痛痒,触之不觉,掐之不痛,实际上麻木是指肌肤出现知觉障碍的症状。

麻木常见于各种慢性病当中,比如中风、风湿、糖尿病、颈椎病等,也可见于中毒的时候,比如毒蛇咬伤、中药乌头中毒等,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糖尿病麻木。

糖尿病下肢麻木,运动后减轻为瘀血,运动后加重为虚损

麻木产生的病因病机:

《内经》:“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金匮要略》:“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内经》和《金匮要略》提示麻木的产生气血不足、外邪侵袭,产生痰湿瘀血等邪气阻滞经络而致。

糖尿病麻木的主要表现:肌肤麻木,有如虫行,多见于四肢或下肢,或伴有针刺样疼痛,劳累及夜晚加重,休息后减轻,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不寐健忘,舌质淡,脉细无力。

糖尿病麻木多见于四肢手足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麻木: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细胞毒性;营养代谢障碍会导致营养不良,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微循环障碍、神经和血管营养不良,最后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出现麻木症状。

糖尿病一旦出现肌肤麻木就提示神经损伤,下肢麻木发展到后期会演变成糖尿病足。

用中医的观点分析,长期糖尿病会导致气血亏虚,瘀血痰湿等邪气阻滞经络,最后肌肤出现麻木等症状。

微循环障碍在中医眼里是虚损 瘀血

糖尿病下肢麻木中医案例:

x x 男 33岁 身高168cm ,体重63kg,因糖尿病下肢麻木就诊

主诉:双下肢麻木,麻轻木重,皮肤阵发性针刺疼痛,运动后麻木、疼痛减轻

问诊:乏力易累,手脚心潮热,四肢发凉,夜间盗汗,视物模糊,眼干眼涩,颈肩酸痛,胃纳佳,口干不多饮,但喜热饮,小便微黄,大便如常。

望诊:面色不荣,舌红少苔

脉诊:脉细数

其他情况:糖尿病10年,律师事务所工作

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合并视网膜病变 ;中医诊断:糖尿病下肢麻木症

辨证: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证

治法: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

方药:祝谌予降糖对药方加减

国医大师施今墨的弟子——名老中医祝谌予

组成:生黄芪 生地 苍术 玄参 葛根 丹参 党参 麦冬 五味子 茯苓 生熟地 生牡蛎 鸡血藤 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付药煎2次,每次得药汁200ml,一二煎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患者服上方20天,乏力易累、下肢麻木发凉有所改善,视物模糊依旧,上方加入川芎、白芷、谷精草、密蒙花,嘱其注意用眼;又服20天,自述下肢麻木消除80%,继续守方治疗;再20天,患者复诊,已无所苦,以生脉地黄汤善后,嘱吃完中药后再服2月麦味地黄丸,一年后携家人来门诊,告下肢麻木早已恢复,此来是为家人看病。

良药苦口利于病

总结: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者糖尿病足,都会出现下肢麻木症状,所以一旦发现肌肤出现麻木、疼痛,一般都提示出现神经损伤,这时候我们要积极治疗,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而传统中医中药,整体观辨证治疗却可以收到不错治疗效果,在经济上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糖尿病人腿脚冰凉,麻木疼痛,3个方法,打通瘀堵,打开血液循环

很多糖尿病人啊,一到了天气比较凉的时候,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的问题,尤其是腿脚总是感觉冰凉,有时候呢,冰凉的同时,还有麻木、知觉下降、疼痛等问题,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即便是泡脚了,也不能缓解,那么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呢?

我们先来说说,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腿脚发凉的问题。因为下肢,尤其是双脚,位于肢体的末端,糖尿病人气血亏虚了,血液流通不畅了,腿脚往往最先有反应,很容易出现冰凉怕冷的现象。而且中医讲寒凝则血瘀,下肢受到寒邪的侵袭,瘀堵的程度也会加深,血液循环也会变得更差,所以天越冷,糖尿病人下肢冰凉的现象也会加重。而且因为气血到达不了下肢,一些患者呢,腿脚在冰凉的同时,还会出现麻木的现象,而且糖尿病人就算泡脚,或者穿厚袜子、厚棉裤,也缓不过来。

如果下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当然会加速并发症到来的脚步,糖尿病人可以尝试以下3个方法,来帮助改善腿脚的冰凉、麻木的问题。

第一个方法呢,就是要做好保暖工作。鞋子呢,要宽松且保暖,不要压迫双脚,要穿保暖的棉袜。如果糖尿病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觉得双脚冰凉,那么也可以穿着棉袜睡觉。

第二个方法呢,就是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每天晚上可以泡脚。糖友可以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能够很好地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但这个方法呢,不适合有糖尿病足、脚部有伤口的患者。

第三个方法啊,就是通过中药治疗,温阳散寒,改善下肢的异常现象。我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就是下肢冰凉,而且双脚还有麻木刺痛的现象,知觉下降,已经出现了周围神经方面病变。他试过了前两种方法,不适症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患者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他就是典型的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下肢缺少气血阳气的温煦。

那么针对他的治疗,我就以保元汤为基础方,方子里啊,首先用到了黄芪、人参、肉桂这三味药材,温阳散寒、补五脏之气,再加入甘草,调和药性。接下来呢,我还在方子里加入了行气、活血化瘀的药材,比如当归、川芎、桃仁等等,改善麻木刺痛的现象。之后呢,还加入了养肝血、补肾精的药材,比如白芍、淫羊藿、熟地黄、枸杞子等等,强壮筋骨。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啊,下肢冰凉、麻木刺痛等表现逐渐改善。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