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一颗糖(糖尿病吃一颗糖多不多)

大河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一点糖都不能吃吗?

不少人在查出糖尿病后都会对糖敬而远之,觉得什么糖都碰不得。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龙诞介绍,糖尿病患者应当避免的是“单糖”及“双糖”,而不是所有糖类,作为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糖类起着重要的供能作用,摄入不足同样危害健康。

单糖和双糖糖友应少摄取

医学上,糖是一大类营养物质的总称,包含的种类繁多,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其实指的是带甜味的单糖和双糖。

单糖包括血液内的葡萄糖、水果内的果糖和乳汁中的半乳糖。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及乳糖等。此外还有多糖,又称多聚糖或复合糖,例如米饭、面食中所含的淀粉。同样是为身体提供能量,但每种糖类的吸收速度差别很大。

单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双糖则是同样很容易分解为单糖。糖尿病患者摄入这两种糖后,血糖会急剧升高,对胰岛的刺激也比较大,久而久之会影响机体功能,所以建议少摄取这两类糖分。

米、面、粗粮、豆类、谷类、玉米等所含的多糖类,要通过体内很多消化酶的代谢,才能够转变成为机体可以吸收的糖,既满足了能量的需求,又可以使糖慢慢吸收,减缓对人体产生的刺激和压力,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这类饮食。

无糖食品糖友也不能大量吃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狭义上的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尽管没有额外添加糖类,但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一定碳水化合物,其本身就可以转化为糖,大量食用同样会升高血糖。

此外,这类食品为了保证口感,多含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代糖甜味素,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腹泻等。

刘龙诞提醒,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要与糖“绝缘”,反而要随身带点糖,因为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可能产生低血糖反应,此时可以通过吃糖来缓解症状,避免晕倒等意外的发生。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姜伟 李保钢)

糖友拔牙 最好一次只拔一颗

指导专家:谭明红 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过年期间,走到哪儿都能遇见牙疼的人。这不,前两天,69岁的糖友廖明珍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左右两边的大牙都烂了。想去拔牙,但又听说糖尿病人拔牙的风险非常高,因此特意来问一问,这牙到底该不该拔,应该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谭明红。

去口腔科就诊 先说明有糖尿病

谭明红告诉记者,平时门诊中,她也经常接诊到廖明珍这样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牙齿缺失、坏掉的发病率比其他人要高些。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加重钙流失,从而造成牙齿本身的机能下降、骨骼疏松等情况。同时,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会增加感染机会,如口腔感染、牙龈炎等,这些也会影响牙齿的健康。因而,糖友们经常需要面对是否拔牙的问题。”

她提醒糖友们,当出现牙齿问题时,一定要去专业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治疗。“照个牙片观察牙根情况是必要的。如果牙根没有问题,一般不需要拔牙,口腔科的医生会替你进行局部处理;如果牙根已经坏掉,那就得拔牙了。”谭明红说,去口腔科就诊时,要先说明自己有糖尿病,这样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更周全些。最好不要图方便或便宜,就随意在外面的小牙科诊所拔牙,万一消毒工作没做到位,就很容易感染,那就麻烦了。

拔牙前要控血糖 提前停服抗凝剂

糖友如果要拔牙,确实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首先,拔牙前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饭前血糖要控制在5~7之间,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饭后血糖最好不超过10。因为血糖没控制好的话,拔牙后的伤口不容易愈合,还会加重感染。”谭明红说。

如果糖友还因其他并发症而长期服用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剂,那么在拔牙前一定要暂时停药。“一般建议的是拔牙前两三天停药,拔牙后半个月左右,血完全止住了,再恢复使用。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有并发症的糖友随意拔牙,要拔也得住院拔牙。”

一次最好只拔一颗 拔后要调整降糖药用量

其次,谭明红建议糖友们不要一次性拔太多牙齿。“最好一颗一颗的拔除。这个月拔一颗,下个月再拔另外一颗。因为糖友拔牙后恢复得慢,牙齿拔多了,肯定会影响进食。吃不下东西,短期之内营养就会供应不上,整个人的精神都垮了。”

因为拔牙之后,患者不能吃辛辣的、硬的食物,只能吃软一点的稀饭、流食,这与糖尿病人的饮食规则有冲突。所以,谭明红建议大家要学会少食多餐。“一次不要吃太多。软烂的流质的食物升糖指数高,必须少吃点,通过控制基数来控制血糖。然后在两顿正餐之间,要加餐。因为软烂的食物很容易就消化掉了,无法在下一餐之前维持正常血糖。为了避免低血糖,必须加餐。”

同时,拔完牙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患者进食不便,饭量下降,其所使用的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剂量也要有相应的减少,以避免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友拔牙后一定要找内分泌科的医生为自己调整用药。

今天起,一天只吃一片的糖尿病药,开始销售了

来源/赛柏蓝

作者/半夏

今天起,百亿糖尿病市场迎来新的冲击

赛柏蓝获悉,4月7日起,一天只需服用一片的新型二甲双胍在国内正式开售。即日起,糖尿病患者可凭医生处方在线上平台,线下部分药店、医院购买。

糖尿病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平均增长率为51%,预估有4.63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预估高达1.16亿,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超过6500万人尚未确诊。在所有糖尿病分类中,2型糖尿病占有90%。

在庞大的患者治疗需求下,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也是非常巨大。根据 NAVADHI 市场研究公司最新报告预测,到2023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预计将达到561.8亿美元。

二甲双胍作为全球治疗2型糖尿病最广泛的一线经典口服降糖药物,其应用于临床已有60年的历史,也是临床上探索更广泛适应症最多的药物之一。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二甲双胍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45.89亿元,市场增长率也是逐年走高,2018年市场增长率达到24.15%,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数据来源:米内网)

全新二甲双胍,全国首个

据了解,百洋制药本次上市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Ⅲ),是国内首个中美同销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药物。该药采用渗透泵控释制剂技术,使得药物在体内恒速释放,用于控制血糖一天仅需服用一次。

关于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使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对赛柏蓝表示,二甲双胍虽然在指南上得到广泛的推介,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使用率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前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发现,临床上只有50%左右的2型糖尿病在常规使用二甲双胍控制他们的血糖,这与国外70%~80%的使用率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导致这一差距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依从性差。据了解,目前美国市场主要以缓控释剂型为主,市场份额达到94%,而国内普通常释剂型仍占据主导地位,缓控释剂型占比仅22%左右,且在百洋制药之前国内尚无渗透泵控释剂型。

上述专家表示,二甲双胍的普通片剂,需要每天服用两到三次,很多患者因为多次服药,他很难按照医嘱每天按时来服用药物,由于依从性下降,不能够有效地维持二甲双胍在血液中的浓度,使血糖得到控制。

可见,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该品类市场的空白,还有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百亿市场格局迎冲击

二甲双胍生产企业众多。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二甲双胍仍是原研企业施贵宝占据最大市场,所占份额达到47.45%。其余市场由国内药企瓜分,暂时由北京永圣、贵州圣济堂、重庆康刻尔等药企领先。

(数据来源:米内网)

据赛柏蓝统计,截至3月30日,盐酸二甲双胍片过评企业已达到19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过评企业已达到12家,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此外,根据国家药监理局药审中心数据,目前已受理38个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并已经通过了21个受理号。

虽然在第二轮国家集采中,二甲双胍最终不在采购品种之列,但随着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未来二甲双胍进国家集采是迟早的事。随着百洋制药的渗透泵二甲双胍上市,将有望冲击国内二甲双胍市场乃至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

百洋医药慢病用药事业部总经理杨峥对赛柏蓝表示,上述渗透泵二甲双胍的原研药在中国并未上市,其60片/瓶规格的价格在美国售价大概2000美元,折合每片30多美元,价格高昂。而渗透泵二甲双胍其它仿制产品在美国售价也非常高,大概在500到1000美金每瓶。

据赛柏蓝了解,百洋的渗透泵二甲双胍价格约为国内普通缓释片产品价格的2倍,而在美国,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与普通缓释片产品价格比高达8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