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老人适合吃哪些食物)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如何护理
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何管理,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孙颖表示,高龄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我国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56.5%,控制率是11.5%,高龄的高血压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心脑血管风险会增加,因此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仍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
孙颖说,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如果血压超过150/90mmHg,建议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耐受性良好则可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对于衰弱的高龄老人,血压管理可以适当宽松,建议血压超过160/90mmHg时开始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mmHg以下,尽量不低于130mmHg。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糖尿病健康管理师张紫薇介绍,吃太多精制米面等食物确实会使血糖升高,但并不意味着不吃主食或吃得太少就能起到降血糖的效果,长期不摄入主食可能会引起“饥饿性酮症”,在主食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粗细搭配,可以将精制米面等主食换成薯类、玉米、糙米等。
“有些水果含糖量确实比较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含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张紫薇说,“建议每天少食多餐,将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左右。”
近期天气转凉,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常因合并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痴呆或使用镇静药等而存在吞咽困难或长期卧床的情况,咳嗽反射降低,导致各种异物容易进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
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田瑛说,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异物或口咽分泌物移位,进入下呼吸道而导致的肺部炎症,最常见的吸入物是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主要发生在伴吞咽功能障碍的年老体弱者,患者表现咳嗽、气促、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等。而高危人群应以预防为主。”田瑛说,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持口腔卫生,积极治疗易导致误吸的原发疾病。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食物应以半流质或浓稠软食为主,汤和水等流食易引起呛咳、误吸。进食时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低头或头转向一侧,可抬高床头30至45度,每次吞咽少量食物,减少误吸。(记者侠克)
来源: 新华网
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上海疾控回应
如果接种了两剂次新冠病毒疫苗,还有没有必要接种第三针?另外,有的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在6月26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如果基础免疫是两剂次灭活疫苗,它的加强免疫是第三剂次,如果基础免疫只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要打一剂次,它的加强免疫从顺序上来讲只是第二剂次。
首先,讲一下加强免疫的必要性,因为加强接种在预防接种当中是常见现象,比如,小朋友以前打的很多疫苗,都需要加强针。新冠疫苗同样不例外。
孙晓冬介绍道,有研究表明,新冠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以后,接种者免疫水平会逐步下降。加强免疫以后,可以刺激机体很快在短时间内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水平,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加强免疫以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峰值,可以大大超过只是接种基础免疫以后半年的水平。
“我们发现加强免疫以后,不光是抗体水平有明显的增长,同时抗体谱也会有所增加。”孙晓冬表示,也就是说,如果针对奥密克戎这一类的变异株来讲,它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在加强免疫的有效性方面,根据上海本轮疫情所做的分析研究表明,新冠疫苗接种以后,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新冠病毒的感染,但是它对于预防从感染到重症甚至到危重症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与国内外的报道是一致的。
孙晓冬透露,根据上海的数据,在本轮疫情中,疾控部门分析发现,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完成基础免疫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可降低60%以上,如果完成加强免疫,则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可降低达90%。
第三点,在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方面,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发生率甚至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孙晓冬透露,上海到目前为止,已经接种将近四百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其中百岁老年人大概90个人左右,其中年龄最大107岁,这些人接种以后即便有副反应也很轻微,没有发生严重的副反应。
“所以从加强免疫、从它的机理、从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及安全性来讲,我们觉得都是可靠的,也是希望老年人首先要尽快地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完成基础免疫。”孙晓冬表示,如果接种的是灭活疫苗,间隔21天接种两剂次,如果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要接种一剂次,在完成基础疫苗的前提下,加强免疫半年后,虽然抗体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
关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问题,孙晓冬认为,患有基础性疾病,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老年人,他们的自身抵抗力比较差,不单单是新冠病毒,这些人对于很多病原体都是极易被侵袭的对象,接种新冠疫苗对他们来讲是非常有必要。
“慢性病患者如果通过药物控制已稳定的,若不是在急性发作期,在身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孙晓冬表示,当然在接种新冠疫苗的前后,原先治疗的药物、治疗手段和措施还是不能随意停,有关需求可以咨询主治医生,研判身体条件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来源:界面新闻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如何护理?有哪些误区?发生吸入性肺炎怎么办?听听专家怎么说
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何管理,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孙颖表示,高龄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我国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56.5%,控制率是11.5%,高龄的高血压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心脑血管风险会增加,因此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仍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
孙颖说,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如果血压超过150/90mmHg,建议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要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耐受性良好则可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对于衰弱的高龄老人,血压管理可以适当宽松,建议血压超过160/90mmHg时开始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mmHg以下,尽量不低于130mmHg。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糖尿病健康管理师张紫薇介绍,吃太多精制米面等食物确实会使血糖升高,但并不意味着不吃主食或吃得太少就能起到降血糖的效果,长期不摄入主食可能会引起“饥饿性酮症”,在主食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粗细搭配,可以将精制米面等主食换成薯类、玉米、糙米等。
“有些水果含糖量确实比较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含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张紫薇说,“建议每天少食多餐,将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左右。”
近期天气转凉,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常因合并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痴呆或使用镇静药等而存在吞咽困难或长期卧床的情况,咳嗽反射降低,导致各种异物容易进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
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田瑛说,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异物或口咽分泌物移位,进入下呼吸道而导致的肺部炎症,最常见的吸入物是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主要发生在伴吞咽功能障碍的年老体弱者,患者表现咳嗽、气促、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等。而高危人群应以预防为主。”田瑛说,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持口腔卫生,积极治疗易导致误吸的原发疾病。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食物应以半流质或浓稠软食为主,汤和水等流食易引起呛咳、误吸。进食时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低头或头转向一侧,可抬高床头30至45度,每次吞咽少量食物,减少误吸。(记者侠克)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