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什么是成人2型糖尿病(成人二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金台资讯 0
文章目录:

国产糖尿病新药首方开出 成人2型糖尿病代谢病综合管理有了新选择

成人2型糖尿病代谢病综合管理有了新选择

国产糖尿病新药首方开出

昨天,国产超长效GLP-1糖尿病和减重新药“怡诺轻”(依苏帕格鲁肽α注射液)首批处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开出,标志着这款创新药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成人2型糖尿病代谢病综合管理的新选择。

今年1月,上海银诺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依苏帕格鲁肽α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这是一款人源超长效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能让糖尿病患者更快地降低血糖,改善代谢功能,并存在潜在的减重和心血管获益,已在减重Ⅱa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的结果。

据统计,我国九成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其中超六成伴有超重或肥胖问题。传统的降糖药物虽然在控制血糖方面有效,但往往无法控制体重。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教授周健介绍:“GLP-1药物像是给患者身体安装了一个智能调节器,不仅能精准调控血糖,还能帮助改善超重、肥胖等代谢问题,这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为重要。”临床研究显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受试者注射依苏帕格鲁肽α后4周减重4公斤,体重降幅达6.2%。

与传统降糖药不同,依苏帕格鲁肽α采用独特的融合蛋白技术,通过独特的天然铰链连接和优选IgG2融合蛋白,与GLP-1受体的亲和力强。它的人源化程度高,活性强,平均半衰期达204小时,让患者每周只需一次用药。

“这种设计好比给药物装上了持久电池,既保证疗效的稳定,又能消除频繁注射的不便。这对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尤为重要。”南京鼓楼医院教授黄洪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表示:“控制血糖和体重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关键。对于有超重或肥胖问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轻体重对改善代谢很重要,有助于达到综合治疗目标。结合依苏帕格鲁肽α的研究数据,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胖伴三高’患者可能从中获益。我相信,依苏帕格鲁肽α的上市将助力我国糖尿病综合管理再上新台阶。”

凭借超长效的优势,银诺医药今后有望为患者提供每两周注射一次的创新疗法,带来更大的用药便捷。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这款国产创新药将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实现“血糖稳、体重降、并发症少”的全面健康管理目标。(记者 俞陶然)

“甜食自由”让孩子血糖失控,如何调整“糖尿病饮食”?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14岁了,前些日子学校开学进行学生体检,结果发现不仅体重超标,血糖也达到12mmol/L。张女士马上带着孩子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过详细询问,张女士回答说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没有糖尿病,就是平时比较娇惯孩子,各种甜品、饮料管吃管饱,孩子也特别爱吃甜食,平时因为功课比较多,也很少活动,最近几个月孩子总是说口干,喝水也特别多,经常尿床。

孩子都已经胖成这样了,就没发觉不对劲吗?张女士一脸愁容地表示,没有想到会发展成这样。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胰岛功能还不错,没有明显的衰竭,只是胰岛素抵抗比较明显。医生说:“如果继续这么吃下去,就得长期打胰岛素了。”

什么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多种类型,张女士的孩子属于2型糖尿病,在儿童当中还是比较少见的。2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合并有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的一类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起病多隐匿,症状相对较轻,易被患者忽视。

世界人口中2型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2%~6%。成人糖尿病中90%为2型,儿童2型糖尿病占所有2型糖尿病的1%~2%。由于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终末肾病、视力减退及肢体坏死等是伤残及死亡的主要病因,因此儿童2型糖尿病的急剧增多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应该积极加以早期诊治及预防。

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口渴明显,排尿增多,特别是夜间经常起床排尿;饥饿感明显;体型消瘦。早期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等情况,也要引起重视。

如果合并其他并发症,还会出现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如何诊断糖尿病?

1、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3、伴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满足上述三点中的任何2项,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最新成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不适用于儿童(HbA1c≥6.5%可诊断为糖尿病)。

除了药物控制外,糖尿病患者如何调整饮食?

1、保证食物多样化,要讲究膳食均衡,而不是少吃、不吃。否则长期饮食单一,可以引起营养不良。

2、少荤多素,高脂肪膳食不仅会增加体重,而且会降低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荤和油炸食品。最好选择蒸、煮、炖、氽、拌、卤的烹调方式。多吃素食。

3、少吃或不吃甜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甜食,因为这些食物大都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热量较高,吸收后会明显升高血糖。

4、食物宜粗不宜精,精细面粉制作的食物升血糖快,不建议糖友食用。建议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多食用粗粮、豆类、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

为了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并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经过三个多月对甜食的“忍痛割爱”和运动调理,张女士的孩子体重明显下降,又恢复了青春的活力,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张女士心有余悸地说:“再也不敢让孩子乱吃甜食了!”

作者:王志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副主任医师)、王利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治医师)

策划:谢芸

来源: 光明网

礼来穆峰达在华上市 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血糖与体重管理新选择

【来源:新华网】

1月2日,礼来中国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在中国上市,同时覆盖两项适应症,即: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患者;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 kg/m2(肥胖),或≥24 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

以上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5月和7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德赫兰强调: “历经百年,礼来始终与中国并肩,共同面对重大疾病挑战。在代谢性疾病日益成为公共健康负担的今天,我们承诺将携手政府和行业伙伴,通过我们创新的双靶点降糖、减重疗法,支持国家 ‘体重管理年’计划和慢性病综合防治计划的有效实施。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全球首创疗法以更快的速度惠及中国百姓,为那些长期受到疾病影响的患者带来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推动整个社会向 ‘健康中国’战略规划迈进,奔赴共同的健康愿景。”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目前近一半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穆峰达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多种导致T2DM病理生理缺陷的器官与组织,可在胰岛β细胞等核心致病组织中发挥疗效。为期40周的临床研究显示,穆峰达10mg治疗组的T2DM患者实现了平均2.37%(从基线8.30%降至6.19%)的血糖(HbA1c)降幅,且89%的患者实现HbA1c达标(<7%);患者体重平均降低了10.3公斤。一项3期临床试验子研究亚组分析数据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加用穆峰达10mg治疗52周后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 TIR)可达93%。更高的TIR通常代表了更平稳的血糖达标。

穆峰达在中国治疗2型糖尿病适应症注册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表示,“血糖和体重管理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67.7%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将进一步加剧血糖控制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罹患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改善与2型糖尿病的代谢改善相关,有助于2型糖尿病管理的综合达标。我相信穆峰达在中国的上市将帮助更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和体重控制的双达标,助力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管理迈入新篇章。”

穆峰达是全球目前获批用于T2DM的每周一次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种单分子多肽,穆峰达可选择性结合并激活GIP受体和 GLP-1受体,这些受体为天然GIP和GLP-1的靶点。穆峰达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同时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胃排空。GIP受体和GLP-1 受体均表达于大脑中调节食欲的重要区域。

穆峰达目前在中国上市的4种规格为:2.5 mg:0.5ml,5 mg:0.5ml,7.5 mg:0.5ml,10 mg:0.5ml。

穆峰达在中国人群为主的亚太地区T2DM患者中的总体安全性与全球人群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胃肠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剂量递增期,并随时间推移而减少,其严重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