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0卡饮料糖尿病(0糖0卡饮料糖尿病人可以喝吗)
0卡0糖饮料,是健康密码还是智商税?
运动暴汗之后
如果有一杯甜丝丝的冰镇饮料
解渴又不会增肥
幸福指数瞬间爆棚
市面上种类繁多的0糖0卡甜饮料
满足了我们这个期待
但是这些0糖0卡甜饮料真的健康吗
什么是0卡0糖
顾名思义,0卡,指的是不含会产生能量的营养素。
什么是“0糖”?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同时能量低于4 千卡,就可以称作0糖食品。
0卡0糖为什么吃起来甜
既然是0糖0卡食品,喝起来为什么又是甜甜的?这是因为在生产和加工中添加了“非营养性甜味剂”。
非营养性甜味剂分为天然与人工合成两种,前者有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等,后者有蔗糖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价格便宜,甜度高,使用范围非常广,在0糖0卡甜饮料中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
0卡0糖真的健康吗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凡是符合规定的添加量进行生产加工的食品,所使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适量摄入甜味剂能使人产生愉悦感。
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来了:0糖0卡甜饮料,真的更健康吗?
2022 年的一篇meta分析研究[1],评估了非营养甜味剂对健康的影响。在短期(3个月或更短)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意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都能使糖和能量摄入量降低,从而使体重和BMI降低。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长期(3个月以上)使用非营养甜味剂,对成人或儿童的肥胖有益,相反,长期使用非营养甜味剂,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成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同时,发现怀孕期间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可能增加早产风险。鉴于该meta分析研究,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Us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WHO guideline)》[2],建议不要将非营养甜味剂用作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的手段。
非营养性甜味剂自被批准使用以来,各国科学家就不断地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非营养性甜味剂的摄入,对实验动物或多或少有一些危害。比如,阿斯巴甜及其代谢产物对血细胞、大脑、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群、胎盘等等,都有不可逆的不利影响。但是不能根据动物研究,简单推断阿斯巴甜对人类具有类似危害。
是否该放弃非营养性甜味剂
那么,我们是否该放弃非营养性甜味剂?事实上很难避免,因为现在许多食品和饮料都含有甜味剂。但是非营养性甜味剂广泛使用的历史不长,食物或者食物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循证医学对其对身体的利弊进行评定。为确保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不要长期过量摄入非营养性甜味剂。
由此,我们可以说,0糖0卡甜饮料可以选择喝,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支持短期减肥。但是却不能用作长期减肥的手段。减肥还是要靠日常饮食管理。
准妈妈们更要注意:怀孕期间不能喝这类饮料。当我们汗流浃背、口渴异常的时候,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饮用水!
来源:浙大二院、消费指南杂志
低糖、无糖、0糖、0卡饮料,真的“无糖”吗?
无糖饮料
撰文 田家懿
编辑 保健君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观念愈加重视,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标识为“低糖”“无糖”“0糖”“0卡”的产品,并以此为卖点,看起来“高端又健康”。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怎样能不被各式各样的宣传语迷惑,成功分辨和了解产品真正的信息呢?
什么是“低糖”“无糖”和“无蔗糖”饮料
低糖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每100克固体食物或100毫升液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5克,可称为低糖。
如果每100毫升液体中含5克的糖,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口感评价都是“微微有点甜味”的甜度。喝下一瓶500毫升含糖量4.9%的低糖饮料,就喝进去了24.5克糖。
含糖饮料中的“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一般都是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建议,一个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添加糖的总量在50克以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喝下一瓶低糖饮料,几乎就达到了一日添加糖的推荐量。
无糖
每100克固体食物或每100毫升液体食物中糖含量≤0.5克,即可宣称“无糖”。
“无糖”在这里仅是一种含量声称标准,并不是真的饮品里含糖量为0。因此即便称为“无糖”饮料,其实大多也是有糖的。其中,无糖食品/饮品可能会添加一些甜味剂来替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
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会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标出。
无糖食品可能会添加甜味剂。
无蔗糖
无蔗糖单指不含蔗糖。很多人把“蔗糖”下意识地将其理解为广义的“糖类”,从而“无蔗糖”的宣传会给人一种“此食物无糖”的错觉。
无蔗糖的产品,意思是不加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等,但不代表没有添加葡萄糖或果糖,也可能加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或葡萄糖浆,另外含乳饮料中也会含乳糖。
无蔗糖食品可能会添加葡萄糖或果糖等其他类型的糖。
综上所述,
无糖、低糖、无蔗糖并不等于低热量,
所以在选择饮料时,
需要对上述概念
有所理解和区分。
为什么很多低糖或无糖饮料口感还是很甜
如前所述,很多低糖/无糖饮料会添加一些甜味剂如“代糖”来替代糖,它属于食品添加剂,会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标出。
“代糖”根据是否产生热量可以简单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营养型甜味剂可以产生热量,但相较于蔗糖热量通常较低。常见的营养型甜味剂有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等糖醇类物质。
非营养型甜味剂不产生热量或热量极低,因此也被称为无热量甜味剂。常见的非营养型甜味剂有人工合成的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蜜素、糖精钠等,以及天然提取的甜菊糖、赤藓糖醇等。
另外,低糖/无糖饮料也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添加糖,因甜味剂虽有甜味,但口感比不上真正的添加糖,因此很多产品会选择将甜味剂和真正的糖混在一起,甜味就显得比较自然。
这些信息,您都可以通过产品配料表来了解。
为何饮料要使用“代糖”
很多消费者担心含糖饮料糖分过高会引起肥胖,对健康有危害,因此会选择“低糖”或“无糖”饮料。但是,完全不添加糖且没有甜味的饮料口感相对会较差,也影响食欲。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会有了现今饮料产品中各种“代糖”的添加。
低糖、无糖饮料是否更健康
和高添加糖饮料相比,低糖和无糖饮料从摄入糖分和热量的角度来比较,损害健康的风险会略小一些。
但是,“代糖”本身是否完全没有健康风险依旧存在争议,甜味剂的潜在不良影响相比于普通的添加糖,仍处于“不明”状态。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因为至今尚无高质量证据证明长期食用甜味剂对体重或机体其他指标有益,且可能存在潜在的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不良影响。
因此,当大家看到“无糖”“0糖”标签的饮料时,不要觉得它们都是健康的、无副作用的,从而纵容自己大量摄入这类饮料。
甜味饮料偶尔为之,喝一点调节一下口感无妨,但如果天天喝、成瓶喝,甚至一天喝几瓶,不加节制,对健康肯定不会有好处。
已有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的人群和需要减肥的人群更要注意,即便宣传“无糖”“0卡”,这些含有甜味剂的饮料也要注意适量摄入。
什么饮品相对健康
白开水毋庸置疑是最健康、对身体无害的饮品,它可以完美完成机体对水分的补充,又能解渴。
如果想喝点有特别口味的饮料,可以考虑一些不另外加糖和其他添加剂的饮品,如红茶、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大麦茶、菊花茶、黑咖啡、苏打水等,这些饮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及其他活性物质。
牛奶也是营养丰富、推荐日常坚持摄入的饮品。
需要注意的是,茶和咖啡中均含有咖啡因,摄入需要控制量,且摄入量因个体健康状况有所差异。
一般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孕妇或哺乳期女性最好控制在200毫克以内。通常情况下,100毫升茶中含有2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因茶叶种类、泡茶方式等而有差别),100毫升咖啡中含有40~70毫克的咖啡因。
作者简介
田家懿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技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
研究方向:对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管理和防治。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第12期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0卡糖”奶茶真的健康吗?真相原来是这样!
近年来,随着养生理念在年轻群体中的盛行,奶茶赛道也是越来越“卷”,“0卡糖”奶茶凭借其低热量特性,成为众多追求美味与健康并重消费者的首选。毕竟,谁不想既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健康不长胖,血糖不超标呢?
对此,一些血糖高的朋友不禁要问:“0卡糖”奶茶和饮料真的足够健康吗?我们高血糖人也可以想喝就喝吗?
一般来说,如果确实使用了“0卡糖”(即以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和赤藓糖醇等这类代糖来代替蔗糖),那么相较于传统,其的确热量更低,安全性更高。但这并不代表高血糖人士就可以肆无忌惮随便喝了。专家表示,虽然 0卡糖饮料的热量确实比高糖分饮料低,但也并非完全健康。国际上发现,摄入甜味剂同样会对人体的糖耐量及血脂代谢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对血糖偏高甚至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来说,仍需严格控制这类饮品的摄入量。
“糖友”和血糖偏高人群难道就无法实现饮料自由了?面对总是忽然飙升的血糖,我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当然不是。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就为血糖高的朋友带来了一套科学控糖、健康管理的方法。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以“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为核心,在汲取中国传统养生智慧基础上又融入了更先进和贴合当代人特点的健康养生理念,为有养生需求的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慢病患者带来了科学、系统和生命周期化的解决之法。如果你经常嘴馋,又被血糖困扰,不妨从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吧!
低糖饮食不能少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倡导通过健康的饮食来调节血糖,防治疾病。针对高血糖人群而言,一定要做到“饮食有节”,在限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燕麦及大部分蔬菜类;另外,还要尽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肉、蛋类和低脂奶制品等。
此外,每天建议保证1.5升左右的饮水量,也有助于促进代谢,稳住血糖。
通络饮品打辅助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的“通络“理念与血糖管理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内脉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糖耐量和血糖水平。因此,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稳定血糖的关键。
在“络以通为用”的治疗、调养总则下研发的津力旺饮料,精选山楂、山药、乌梅、桑椹、桑叶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科学配比而成,具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且口感酸酸甜甜,日常佐餐服用,既能调节血糖,也能起到解馋的作用!
及时监测须记牢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高血糖和“糖友”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勤体检和及时监测血糖。当血糖飙升或持续波动时务必及时就医,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即使血糖近期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也不要松懈大意,还是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均衡膳食,长此以往,你的血糖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