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尿检单子怎么看(糖尿病的尿检查结果)

药店经理人 0
文章目录:

手把手教你读懂糖尿病报告单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如何跟患者解析糖尿病的检验报告单?

患者教育对于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来说非常重要,但大多数医生都面对着2个问题——「没时间和患者解释那么多」、「我说了患者根本听不懂」。这时候,就需要一篇专业的科普文章来帮忙了!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内容,就是如何言简意赅地和糖尿病患者解释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也是糖尿病患者教育的重要环节哦!建议收藏起来,便于分享~

指标1: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0.0mmol/L)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 」号表示,「 」号越多,证明尿糖越高。

图1 尿常规报告单(尿糖阳性)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指标2:血糖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可以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则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FPG≥7.0mmol/L和(或)P2hPG≥1 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FPG在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P2hPG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表1:糖代谢状态分类

表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健康人在一次性摄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但OGTT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指标3: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表3: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指标4: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

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临床上常将 UACR 30~300 mg/g 称为微量白蛋白尿,UACR>300 mg/g 称为大量白蛋白尿。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大多能得到较好恢复。

指标5:血、尿酮体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

我国指南推荐血清酮体检测,若无法检测血清酮体,可检测尿酮体。血清酮体≥3 mmol/L或 尿酮体阳性(2 以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指标6:血脂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血脂代谢异常往往和高血糖伴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患者已经在接受调脂治疗,应根据疗效评估的需求,增加血脂检测的次数。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出: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控制在2.6 mmol/L(100 mg/dl)以下,保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在1.0 mmol/L(40 mg/dl)以上。

表4:血脂控制的生活方式改变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1.00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1):7-28. DOI: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7.01.003.

尿常规中的3项检查反映糖尿病病情,你得关注

尿常规是一项常见检查,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其中的3个指标与糖尿病病情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

  1. 尿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血糖的水平。

  2. 尿酮体,在排除没有糖尿病酮症的情况,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3. 尿蛋白,防止早期的肾脏病变。

如何理解上述指标呢?

1.尿糖有加号,说明什么

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尿糖,它是对血糖水平高的一个大致评判。它不能反映低血糖的水平。

此外,尿糖也有不准确的时候。

  • 如果肾脏受损了,血糖不高的时候,葡萄糖也有可能被漏到尿里,形成尿糖。

  • 如果肾脏这个闸门不灵了,血糖即便是升高,也无法开闸泄洪,尿糖依然是阴性。

  • 此外,女性在怀孕期间,肾脏也会出现问题,同样有葡萄糖漏到尿里,尿糖出现加号。

在上述情况中,尿糖的有无,都会对血糖做出误判。可见,尿糖有加号,还需要结合血糖水平综合判断。

2.酮体有加号,说明什么

  • 如果尿酮体轻度增高,或是一个 号,预示着酮症的可能。

  • 如果两个 号或者以上,一般就代表着酮症已经出现了。

产生酮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持续高血糖,另一个是血糖控制得当的情况下,饮食控制太严格,需要适当增加每日吃饭的量。

这两种情况应区别对待。

3.尿蛋白有加号,说明什么

尿蛋白是否有加号,可以反映出有没有糖尿病肾病,或者糖尿病肾病处于什么阶段了。

尿常规的尿蛋白如果是阳性,或者有 号,往往表示尿里的蛋白已经很多了,常见于肾脏损坏,尿路感染的情况。

如果一次检查增高,不要着急,在反复化验2-3次,如果几次都增高了,才说明有问题。

需要进一步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或是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如果发现得早,积极干预,或许可以扭转肾脏受损的局面。

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的意义

除上述指标外,尿常规检查还需要关注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多的情况。

  • 尿白细胞增多:如果尿里白细胞明显增高,常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要多饮水,同时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

  • 尿红细胞增多:尿里的血少的话,只能通过化验看到红细胞增多,或是潜血阳性,或是红细胞有 号。如果尿里的血量多到一定程度,尿液可能会呈现红色,这就是肉眼血尿。

  • 这些情况常见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是妇科的一些疾病。女性糖友在月经期间不建议查尿,往往会混杂月经。

尿常规,小检查可以反映大问题,你得会看。

作者:余希尧

尿常规化验单中隐藏的20多个糖尿病健康小秘密,您真的知道吗?

【原创声明】:优唐健康携手糖医生为您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本文由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原创并首发于今日头条。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对于我们糖友来说,糖尿病肾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它是导致一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糖尿病肾病的病理主要使肾小球发生硬化、肾小动脉产生玻璃样病变。

随着病程的逐渐延长,糖尿病患者将逐渐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如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演化成恐怖的尿毒症。

因此提起每年的体检复诊,其中关于尿常规,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通常尿糖测定有以下两大好处:

一:检查尿糖是发现糖尿病的最简单方法;因为糖尿病是引起尿阳性的最主要原因;

二:尿检检测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丝毫没有疼痛感;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尿常规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检查项目也已经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十多种,并且已经进入了全自动的自动化检测时代。

只是可惜的是,尿检报告单上一行行的英文缩写,实在让我们普通的就诊患者“不知所云”。而医生普遍又没有太多的时间,跟我们一一讲述每个英文缩写的含义。

这不,最近陆续有糖友,添加发来了自己的尿检报告单,向我们求助,到底报告里都说了啥,情况严重不严重的。

因此,今天我们糖尿病管理团队给大家专门讲解如下,可能会有些许枯燥,但是耐心看完与看懂尿常规化验单里的这些医学常识的,避免被误诊错诊,总是有备无患的。

1:SG——尿比重;

2:PRO——尿蛋白;(正常参考值为阴性,若呈阳性,则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

3:BIL——尿胆红素;(用于肝病患者的尿液检查,正常人尿中胆红素应为阴性。阳性多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

4:PH——尿酸碱度;(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多吃蔬菜、水果则尿呈碱性,而吃荤菜过多时,可呈酸性)

5:GLU——尿葡萄糖;(正常参考值为阴性。若呈阳性多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炎等疾病)

6:ERY——尿红细胞;(即尿液中出现的红细胞。尿红细胞增多多是泌尿系统疾病)

7:LEU——尿白细胞酯酶;

8:KET——尿酮体;(正常参考值为阴性。若呈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腹泻等病。)

9:BLD——尿潜血;

10:NIT——尿亚硝酸盐;(测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可以快速间接地知道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情况。正常参考值为阴性。若呈阳性则多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1:UBG——尿胆原;(正常参考值为弱阳性。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疸)

12:NEG——阴性;

13:WBC——白细胞;

14:RBC——红细胞;

15:norm——正常;

16:150/ML——每微升150个;

17:2 ——两个加号“ ”;

18:0.75g/L——每升尿液中含0.75g被检物质;

19:3mmol/L——每升尿液中含有3mmol被检物质;

20:3~5/LP——每低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分3-5项;

21:管型——管型是在肾小管内形成的,呈管状。它的出现对于肾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2:红细胞镜检——正常人尿液中应该没有红细胞;

23:白细胞镜检——正常人尿液内可含有少量白细胞;

最后,也温馨提示下我们的糖友们的,虽然尿糖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反映血糖的水平。但是尿糖与血糖毕竟不是同一种物质。因此也有例外,尿糖不能很好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

这是因为,尿中排糖一般要超过150mg/dL时,尿糖才会呈阳性。而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少于100mg,一般的定量实验无法检出,因此尿糖呈现阴性,这样就会误诊。

此外,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不很高时,尿糖可能为阴性。若利用尿糖来筛查糖尿病患者,也会发生漏诊等情况。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2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