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查眼底挂什么科(糖尿病查眼底主要查什么)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眼底

受访专家

闵伟峰

湖州爱尔眼科眼底病

专科主任

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24.7%-37.5%,严重者最终会致盲。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定期查眼底,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来看,若患糖尿病5年以上,大概有10%的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即眼底病变;患病20年,将近50%的人会有视网膜病变;患病30年,几乎都会有视网膜病变,而在那个时候致盲率就很高了。”湖州爱尔眼科眼底病专科主任闵伟峰医生说,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患者的寿命足够长的话,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眼底病变。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主要在视网膜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然而,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忽略眼底病。

闵医生介绍,眼底在眼球的后方,平时一般的发病它不红、不痛、不痒又不会出血,所以很容易会被忽略。此外,无论是内科大夫还是患者本人,关注更多的是血糖的控制、全身并发症的处理,而对于眼底病不重视,经常是等到患者失明了才来眼科就诊。

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据去年11月发布的《爱尔眼科中国国人眼底病变状况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眼底检查异常率均高于21.39%,即每五个60岁以上的人群中就有一个眼底异常的人。

因此,闵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眼底病科做检查,一旦发现眼底有病变了,应及早通过激光或药物等手段进行干预。

“其实所有人都应该关注眼底病变,因为它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会失明。其中除了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的青少年、50岁以上患有黄斑病变等的中老年人也应是重点关注眼底病的人群。”闵医生表示。

糖尿病患者看过来,免费眼底检查!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三高发病率持续提升,我国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已转向眼底病。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南医大四附院眼科将为糖尿病患者免费检查眼底。

糖尿病会导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眼部自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引起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失明。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近1.4亿人,其中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人数约为3000-4000万人,但患者眼底检查率不足10%,眼底检查可显著降低患者失明风险。

为了减少糖尿病患者严重视功能损害及失明风险,南医大四附院眼科联合内分泌科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开展免费眼底检查(免费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并建立眼底健康档案,提供详细问诊咨询。

眼底检查时间

浦园院区:周一至周五;

京新院区:周一、周三、周五。

就诊地址及电话

地址:京新院区,江北新区南浦路298号门诊四楼眼科中心

咨询电话:025-56680301

地址:浦园院区,江北新区浦园路18号门诊三楼眼科

咨询电话:025-56680806

*有明确糖尿病史患者,需携带病历本!

为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有无眼底病变,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门诊于7月25日至8月31日开展眼底筛查义诊活动。

一、筛查时间

7月25日-8月31日(周一至周五)

8:00-11:00

14:00-17:00

二、筛查人群

糖尿病患者

三、筛查地点

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冯路98号)门诊一楼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室

四、筛查项目

眼底出血、硬性渗出、黄斑水肿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五、健康讲座

1、讲座内容:糖尿病眼底病变介绍

主讲人:南医大四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弘磊,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生徐丽

讲座时间:7月28日09:00-10:00

2、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验交流分享

注意事项:需提前预约,每天限20名

预约电话:025-69652044

素材来源 | 南医大四附院、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 | 郑好

发布 | 苗鑫

审核 | 刘云涛

为降低失明风险,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定期做眼底检查

为降低失明风险,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定期做眼底检查

“有30%-40%的视力损害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造成的。”6月6日,全国爱眼日,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导致相关慢性病患者变多,为我国的国民眼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且仍在快速增长。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副主任佘海澄介绍,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缺血,人体代偿后会在视网膜上长出新生血管,这个新生血管又不正常,有时候会出血,一旦出血就会有大片的血挡在视网膜前,这样患者就看不见了。出的血和原有的新生血管在一起继续发展,会产生增殖膜,增殖膜牵拉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就会导致失明。有其他组织产生新生血管的话,患者会发生新生血管青光眼,也会导致失明。

然而,糖尿病患者发生上述危险都是在疾病晚期,佘海澄说,糖尿病对眼部健康的早期危害患者很难感觉到,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在早期因为通透性增高会发生渗漏,渗漏会出现水肿,视网膜出现小的渗出点或者小的出血点,这些变化患者可能都感受不到。随着病情的加重,视网膜进一步水肿,如果这个水肿发生在视网膜的正中间,患者就会视力下降。如果渗漏继续进行,就会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缺血、长出新生血管,从而加大失明的风险。

佘海澄强调,糖尿病患者如果等到视力下降再去医院检查,就已经是疾病晚期了,所以应该关口前移,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就要定期去眼科做眼底检查,以便在真正出大问题之前让医生发现。

如何预防糖尿病对眼部健康的损害?佘海澄说:“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要控制血糖,因为视网膜的改变只是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是没法治愈的,但是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佘海澄建议,一旦确诊了糖尿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是与患病的年限有关的,有时候即使患者自觉血糖控制得非常好,但如果患病的年头很长,还是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当糖尿病患者患病超过10年时,大多数患者眼底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比较轻的时候不一定影响视力,医生会及时告诉你,这样的情况只要定期观察、控制好血糖就可以”。

佘海澄进一步解释说,当视网膜病变缺血到了一定程度,医生通过检查发现快要视力下降但还没有下降,“我们就能通过治疗降低视力下降的概率。医生能做哪些治疗呢?比如我们发现已经很缺血了,快要长新生血管了或者刚刚长出新生血管,但是视力并没有下降,我们会给视网膜打激光,这样绝大多数患者就不会发展到出血、失明这个阶段。如果确实已经发生出血了,已经视力下降了,医生发现适合做手术了,就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黄斑水肿,医生可以通过往眼内注药来缓解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 总之,糖尿病患者是要通过控制血糖,并且定期检查眼底,以便眼科医生能够在最早阶段阻止眼底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