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糙米饭(糖尿病可以吃糙米当主食吗)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0
文章目录:

糙米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益处

糙米可以防止血糖骤然升降。

热量:368千卡/100克可食部分。

升糖指数:87。

推荐用量:50克/日。4勺(15毫升的大勺)糙米≈40克。

糙米为什么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糙米中的淀粉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人体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糙米中的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

三餐烹调指导方法

●早上/晚上喝粥:糙米浸泡时间越长,煮的时候就越容易烂,容易促进餐后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糙米,最好不要浸泡,同时还能保证营养成分尽可能不丢失。糙米等谷类食物熬煮得越烂,糊精的程度越高,就会使血糖升得更快晚上尽量少食用糙米,否则会加重消化道负担,也可与豆类搭配适量食用。

●中午吃饭:可搭配大米等主食一起食用,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

糙米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吃法

1、糙米+大米

粗细搭配营养互补。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平衡饮食,降低大米粥的升糖作用,促进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

2、糙米+大豆

控制血糖,补充植物蛋白及多种维素,促进胃肠蠕动,延缓血糖升高。

糙米做饭团凉着吃更好

糙米中的常见多酚类抗氧化剂阿魏酸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不过糙米饭刚煮出来趁热吃,血糖升高较快。糖尿病患者可将糙米做成饭团、饭卷,凉着吃,对降血糖有益。

调理糖尿病特效食谱推荐

薏米红豆糙米饭: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材料:糙米125克,薏米50克,红小豆25克。

做法:1、薏米、糙米、红小豆分别淘洗干净。

2、把薏米、红小豆和糙米一起倒入高压锅中,倒入没过米面2个指腹的清水,盖上锅盖,以中火煮熟即可。

糙米饭怎么煮降血糖

糙米需要经过较长的蒸煮时间,可用高压锅进行蒸煮,以免加重糊化程度,提高升糖指数。有的家庭在做糙米饭的时候不知道糙米和精米的量如何配比,其实只需依照个人口感调整比例即可,还可以在煮饭过程中放入豆类,味道更佳。

糯米、糙米、黑米和大米,最应该选择哪种主食?糖尿病人群要注意

米饭是常见的主食之一,尤其是现代人的生活,物质基础提升了,人们更追求口感好的大米,它可谓是百搭食材 。但大多数人只在意口感,却忽略了每日摄入的营养。对于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并不建议大家长期食用大米饭,其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营养较为单一。有些人在淘米时,还喜欢多次换水,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损失一部分营养素,对于本身就缺乏营养的大米,整体营养价值还会更低。其中的糯米,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糯米可用于做饭团、粽子、寿司、糯米饼、汤圆等地道小吃。和大米相比,糯米也极易被肠胃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糯米性温,有强身健体、暖胃健脾等功效,整体口感较为软糯。看看糙米,相比于糯米、大米,糙米口感粗糙。值得人们珍惜的是,有些糙米没有经过细加工的处理,里面保留了胚乳、胚芽、谷皮、米糠等成分,属于我们每日可以食用的全谷物之一。在美国大学的研究上发现,人们食用全谷物含量越多,越能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处。

另外,对于总是称有“宿便”的人,糙米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钙、铁、镁等 ,尤其是膳食纤维含量较为突出。在一百克糙米中能够含有2.23g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肠胃蠕动、助消化、缓解便秘等肠道堆积问题有利。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适合食用部分糙米,虽然没有要求全部的主食都是糙米,但在结合口感上,可以和大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健康又有营养。对于黑米也是如此,黑米有较多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和糙米同属于全谷物。口感上黑米要更胜一筹,和大米搭配会更有韧性,糖尿病人群可以放心添加。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终于不用再挨饿了,对于这2种主食,糖尿病人能长期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1)》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本草纲目·谷部》李时珍著

"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教导我们珍惜粮食,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粮食却成了"甜蜜的负担"。他们面对馒头、米饭、面条这些主食时,心里总打着小九九:吃多了血糖升,不吃又饿得慌。

这种"看得见吃不得"的煎熬,不亚于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种种劫难。世间万物,皆有相生相克,糖尿病与主食的关系,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绝对对立。

糖尿病,这个听起来像是"甜蜜的疾病",实则是身体里的"糖工厂"出了故障。我们的胰岛素就像工厂里的搬运工,负责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里去。

可这些搬运工要么罢工不干了(1型糖尿病),要么干活效率变低了(2型糖尿病)。结果葡萄糖堆积在血液中,形成了高血糖,就像是堵在北京三环的车流,寸步难行又令人焦躁。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而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饮食方式去驯服的"甜蜜猛兽"。

李大爷,68岁,退休工人,患2型糖尿病已有12年。一直以来,他对主食避之唯恐不及,每餐只吃半碗米饭,饿得前胸贴后背,却依然血糖控制不佳。

直到医院营养师给他制定了新的饮食计划,推荐他尝试粗粮和豆类替代部分精白米面,李大爷半信半疑地照做。三个月后随访,他不仅体重下降了4公斤,空腹血糖也从原来的9.8降到了6.5,而且他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再总是饥肠辘辘了。

糙米与藜麦:血糖的温柔守护者

糙米,这个曾经被视为"贫穷象征"的食物,如今在营养学界可是"高富帅"般的存在。与精白米饭相比,糙米保留了糊粉层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就像是血糖的"减速带",让葡萄糖缓慢释放,避免血糖的"过山车"效应。

曾有研究表明,相同重量的糙米比白米导致的血糖反应低约30%。就如同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却是为了更好的风景。"糙米虽然口感略逊于白米,但带给健康的益处却是不言而喻的。

藜麦,这个从南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的"超级食物",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不可或缺的氨基酸。**藜麦的升糖指数仅为53,远低于白米饭的83,是糖友餐桌上的"贵客"。

**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藜麦也用它独特的营养价值对抗着传统主食的"独霸天下"。

古人云:"不知细米滋味,不知粗粮好处。"现代人的饮食精细化,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的理念,提倡食物多样性。

将白米与糙米按3:7的比例混煮,或是将藜麦与米饭混合,既保留了口感,又降低了升糖反应,可谓一举两得。

豆类:糖尿病人的"福星"

豆类食物,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在《本草纲目》中被李时珍誉为"上工治未病之药"。黄豆、黑豆、芸豆、扁豆等豆类,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可溶性纤维和低聚糖,具有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双重功效。

豆类中的膳食纤维就像一张无形的"渔网",将部分葡萄糖"拦截"在小肠中,减缓其吸收速度。而豆类中丰富的植物蛋白,消化吸收缓慢,提供持久的饱腹感,让糖友们告别"饿狼"状态。

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每周食用5次以上豆类的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35%。这不禁让人想起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的一句话:"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事物,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豆类,这个看似普通的食材,却是糖尿病防治中的"隐形冠军"。

每100克豆类中含有约20克蛋白质,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中有三分之一是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抗性淀粉,这意味着它们提供的实际热量和升糖负担远低于同等重量的米面。

豆浆、豆腐、豆皮等豆制品,都是糖尿病人可以放心享用的食物。《神农本草经》中将豆类列为上品,认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印证了古人的智慧。

老北京的传统早餐——豆汁配焦圈,这看似"怪味"的组合,实则是营养学上的绝配。豆汁中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能够减缓焦圈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稳定餐后血糖波动。这种"糙粮 豆类"的搭配,是糖尿病饮食的理想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糙米和豆类制品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市面上一些添加了蜂蜜、白糖的"糙米饼"、"豆类零食",反而会增加血糖负担。

选择原形食物,自己动手加工烹饪,才是控制血糖的上策。**如同季羡林先生所言:"生活中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返璞归真,而非华而不实。"

糖尿病饮食管理不是一场"饥饿游戏",而是一门精细的"平衡艺术"。**主食不是敌人,而是需要智慧选择的伙伴。**全谷物和豆类这两种主食,可以成为糖友们餐桌上的常客,它们不仅提供持久的能量,还能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甚至帮助控制体重。

正如《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食养为先",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将糙米、藜麦与豆类巧妙结合到日常饮食中,不必刻意限制总量,而是注重食物的质量和搭配。

早餐可以喝一碗豆浆,配以藜麦粥;午餐可以吃七分糙米饭,搭配豆腐菜肴;晚餐则可以选择杂粮粥和豆类沙拉。这样的饮食模式,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呵护了血糖健康。

**饮食习惯的改变就像是园丁培育花木,需要耐心和坚持。**开始可能会不适应糙米的嚼劲或豆类的口感,但正如沈从文笔下描绘的湘西世界,初见粗犷,细品则韵味悠长。

给自己两周的适应期,慢慢调整味蕾的喜好,你会发现这些食物带来的不仅是血糖的平稳,还有身体的轻盈和精神的愉悦。

古人云:"病从口入,药从口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选择主食就是最好的"药方"。

让全谷物和豆类走上你的餐桌,不必再为主食而发愁,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守护好血糖的健康。

毕竟,控制糖尿病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限制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