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孕妇还要糖耐吗(糖尿病孕妇还用做糖筛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高龄孕妇必须做糖耐吗?查出血糖高,这六点一定要多加注意

“糖耐”指的就是孕期糖尿病的筛查,是在怀孕24-28周期间进行。一般是医院会提前准备好葡萄糖水,让准妈妈在5分钟内喝完,会分三次不同时间抽血测定血糖值,以三次的结果判断准妈妈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只要这三项中任何一项的数值达到和超过临界值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另外,“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分娩后没有糖尿病(血糖是正常的),而只是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发生率大概在1-4%;有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通常会出现“三多”表现:多饮、多食、多尿,有的孕妈还会在孕后期出现呕吐现象,这是因为血糖代谢异常造成的。

高龄孕妇必须做糖耐吗?

其实,关于糖耐检查,不仅是高龄孕妇要做,而是孕妇都想要做,是产检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查,虽然大部分孕妈检查的结果是正常的,但也还是有必要做的,毕竟看到“结果正常”才可以更放心,对准妈妈和胎儿都好。

尤其是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比如:身体肥胖、年龄大、有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等,若是有这些情况的准妈妈就更不能大意,是一定要做的。

另外,通过筛查后发现准妈妈血糖异常,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那就要积极应对,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好饮食,格外注意含糖高食物的摄入,必要的时候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都要遵医嘱进行,不能自己乱用药,也不能不当回事儿。

查出血糖高,准妈妈在饮食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当准妈妈测出血糖不正常时,饮食是一定要注意的,不然不注意饮食,就算用药也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健康,而且也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所以,一定不能不当回事儿,得很注意。

1. “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

因为准妈妈在饥饿状态下,脂肪代谢会变快,体内会产生酮体,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一定要少量多餐。

千万不要等到感觉到饿了才来吃,可以在包里准备一些零食,两餐之间吃一点。

2. 睡前要少吃一些

为了避免准妈妈在半夜感到饥饿而导致血糖过低,因此,查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最好能在睡觉之前吃一些点心,比如说一杯牛奶、一片吐司、一小碗燕麦粥等,但记住不要吃得太多哦。

3. 合理安排好“吃水果”

我们都知道水果的糖分是比较高的,普通人随便什么时候吃、怎么吃都没问题。但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就不一样了,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吃水果,以免导致血糖一下子升高。

京妈特别提醒:

关于孕妈吃水果,尤其是血糖高的孕妈吃水果,京妈要重点提醒几点,孕妈们要牢记:水果不能用果汁来代替,一杯果汁可能用2-4个水果,这样容易摄入过多的糖分;一天的水果总量不能过多,通常一个苹果、一个橙子就够了,可在两餐之间吃;甜度高的水果避免吃,如葡萄、香蕉、甘蔗、提子、西瓜等。

4. 每天坚持适当运动

控制血糖,除了饮食方面要调控外,运动也要跟上,通过每天坚持一定的活动量,增加消耗,尤其是饭后,来帮助餐后血糖下降,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那孕妈们就可以在饭后做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楼下散步、做简单家务、练练孕妇瑜伽等。

5. 严禁甜食

甜食是“血糖升高”的最大威胁,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要对甜食“学会拒绝”,比如蛋糕、甜品、水果、蔬果干、饮料等,最好不吃。

6. 高纤维食物

五谷杂粮、绿叶蔬菜等高纤维食物,是可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因而孕妈们可以适当多吃;而像土豆、山药、红薯、主食等含淀粉多的食物则要少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但是,虽然饮食调整,也不能一点都不吃,我有个同事怀孕期间查出妊娠糖尿病,然后每天吃黄瓜和西红柿,结果一个月体重都没涨,这样反而影响宝宝的发育;所以,调控饮食的同时,补充营养还是必须的,孕妈还要适当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牛肉等,以平衡其他食物摄入不足。

总之,准妈妈们就算查出有糖尿病也不要太紧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把饮食控制好了,照样可以让宝宝健康发育,照样健康安全的生下宝宝。而且很多妊娠期糖尿病是等宝宝出生后就又恢复正常了的,所以也不必有太大心理压力。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京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人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孕期糖耐检查要抽3次血?医生:这是对你负责

说起孕期的各项检查,准妈咪的“牢骚”肯定是最多的。从得知“好孕”开始,新晋准妈咪就开始不停地“检查检查检查”,去医院就跟串门子似的,隔几天就要跑一趟。所以有些孕妈咪总想“偷个懒”,对宝宝没有影响的“小检查”能省就省了吧。比如糖耐,很多孕麻麻觉得自己血糖平时就不高,甚至还有的有低血糖问题,这个小检查直接省掉就可以了。

糖耐可以不查吗?

what?“糖耐”是小检查?省略掉?柏柏只能说,孕妈你的心不要太大哦,这可不是小检查,无论孕麻麻之前是否有高血糖问题,这个项目都是“必查项”。因为孕期体内糖分的代谢可能会发生变化,说不定原来是血糖低,现在就超标了呢。尤其是家族本来就有这方面问题的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孕麻麻,就更要注意了,血糖高的概率会更大。如果一旦出现了妊娠糖尿病,胎宝发生畸形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同时孕妈自己也会面临更多的并发症。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表示,孕期发生过糖尿病的妈妈,老年发生此病变的概率要比没有得过此类疾病的人平均高20-30%。所以这个预防性的检查还是必须要按时做的。

糖耐检查的时间选择

根据医生建议一般会让孕麻麻在24-28周时来做检查,这个时间段都是可以的。但是小编觉得若时间充裕,最好选择24周,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这样对孕妈和胎宝都更好。

糖耐检查流程

1. 挂号开单

孕妈可提前网上挂号或现场挂号,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小编建议孕妈最好网约,这样能为孕妈节省不少时间。在医生开单后,孕妈需要先去缴费,然后再领取糖粉。

2. 第一次抽血

孕妈在喝糖粉前,需要进行抽血,孕麻麻确保自己是空腹,同时也要取尿进行化验。这次抽血主要目的是测量孕妈血糖的正常数值。

3. 喝糖水

抽完血后,孕妈需将糖粉混匀加入300ml水,然后在5分钟内喝光。糖粉配置孕麻麻可自己完成也可让医护人员帮忙。总之要控制好时间,在喝完后开始计时1小时。

4. 第二次抽血

在快一小时的时候,孕麻麻要提前去抽血出抽血,前后不能超过3分钟,这个时间把控必须严格些,为得是保证检测数值的准确。若时间确实来不及了,孕麻麻可以向前面排队的人说明情况,插个队,相信大家都会理解你的。这时候,孕妈喝下糖水进入血液中,会达到峰值,此时抽血的目的就是查看峰值数据。

5第三次抽血

在喝完糖水后的第2个小时,孕麻麻还要去抽血,时间点还是要严格控制,为什么还有抽血呢?其实正常来说经过两个小时的代谢,血糖数值会恢复到正常,所以此时抽血就是为了检测孕妈的血糖数值是否正常了。若此时数值仍然过高,有时医生还会建议再次抽血检验。

6.取结果

正常情况孕麻麻会在上午十一点左右完成三次抽血的工作,而结果会在当然下午三四点出来,拿到结果后孕妈需要找大幅确认血糖含量是否正常,一般正常值范围是空腹时为3.9-6.1,1h在8.8-10.2之间,2h时在6.7-7.8之间。若孕妈数值超标,需按照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糖耐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 空腹时间保证超过10小时,前三天少吃糖分高、热量高的食物和水果。

2. 检查时 喝糖水后可来回运动,促进糖分代谢,但不可进食,可适当饮水。

3. 血糖高时 若结果显示血糖略高,尽量从饮食上进行控制,如少吃糖分高的水果,少吃面食,平时不要吃得太饱等。

想要保证血糖数值在“安全的范围内”,其实孕妈平日的饮食、作息都非常关键,要懂得科学调理饮食,并适当增加运动量,降低变成“糖妈咪”的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孕期糖耐检查是检查什么的?

孕期糖耐检查是什么?孕期女性需要进行各种检查,通过检查,女性可以了解到自身疾病的情况,女性在孕期需要进行什么检查?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各项检查,进行糖耐检查有必要吗?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这个是女性在怀孕期间也需要进行检测的一部分。

临床疑有糖尿病,单凭血糖化验结果不能确定者。已确诊糖尿病,需对患者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肽等做全面了解。其它原因引起的糖尿鉴别,如肾性糖尿、滋养性糖尿等。

糖耐的正常值:空腹3.9-6.1mmol/L,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11.1mmol/L,2小时下降<7.8mmol/L,3小时下降在空腹值。

女性在孕期检查都有哪些流程?

孕期检查流程是怎样的?孕期检查对于准妈妈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孕期检查应该怎么做?孕期检查一般建议女性在正规的医院进行,那到底做孕期检查是什么顺序?

怀孕后应于3个月内去孕妇户口所在地的医院保健科,建立孕妇围产保健卡(不同街道办事处具体程序有所不同,有的需去街道办事处开具证明,再去医院保健科建卡)。

全身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注意测量血压、体重,检查心脏及乳房发育情况。

妇科检查:听胎心,了解子宫大小、产道和子宫周围有无病变存在。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红、白细胞计数)、血型、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沉渣镜检)、乙肝五项、肝肾功能、血甲胎蛋白、梅毒反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