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有没有遗传性(糖尿病有没有遗传史)

健康plus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子孙后代都会有人患糖尿病?恐怕不少人理解错了

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吗?答案是肯定的。

英国有研究人员对200对单卵双胞胎进行了为期20余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双胞胎在不同时间患上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为54.4%,2型为90.6%。而且,患上2型糖尿病主要受多个基因影响。

上海曾对1000多个糖尿病家庭进行研究后发现,父母都患有糖尿病的家庭,孩子患糖尿病的几率大于只有一方患病的家庭。如果亲属有人患糖尿病,则患病的概率要比健康人高3-4倍。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也曾发表了一篇论文显示,父亲空腹时血糖升高以及耐糖受的降低能影响后代的糖代谢情况。

由此可见,糖尿病确实具有遗传倾向。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糖尿病发病率却逐渐增高,发病人群也呈年轻化趋势。由于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不少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后比较担心,孩子以后是不是也会患上糖尿病,孩子的孩子是不是也无法幸免?

其实这些问题可能是对遗传倾向产生了误解。跟一些传染病遗传不同,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遗传的是易患糖尿病体质,而并非糖尿病本身。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何父母患有糖尿病,但姊妹好几个只有一个人患病的问题。

简单来讲就是,虽然易患糖尿病,但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糖尿病就会离得远远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却成天吸烟喝酒、熬夜泡吧、久坐不运动、营养过剩,想不得糖尿病都难。

一般来讲,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更强,而且患2型糖尿病的人也逐年增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患有糖尿病,不建议找同样患病的另一半,孩子遗传的几率大为提高。

但是这只是建议,因为糖尿病并不影响结婚生子,后期控制较好且没有出现并发症,也和正常人没多大区别。

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孩子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饮食上要少吃精致碳水,比如白米饭、白面等等。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物质条件不丰富的以前,人们很少能吃到精致碳水,基本以杂粮为主。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的主食越吃越细,这些食物的升糖指数较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也呈爆发性增长。因此,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吃点粗粮,蛋白质、碳水、维生素等分配均衡即可。

其次,适当进行运动。锻炼的好处很多,可以降低血糖,同时保持身材好看。很多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肥胖,经常久坐且不喜欢运动。为了避免以后患上糖尿病,坚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不仅降血糖,还能提高抵抗力。

最后,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当父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就得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孩子知道父母患有糖尿病,即便自己还很健康,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听人劝吃饱饭,坚持做好上面所建议的,糖尿病基本就不会找上门了。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中国科学报,2014 年,2 月20 日,第 004 版

《中科院动物所证实父亲诱导的糖尿病易感性跨代遗传》,家庭医生报,2018 年,8 月27 日,第 005 版

2型糖尿病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威胁。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迅猛增加。其中,糖尿病人群已接近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大约2亿。

糖尿病可分为2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疾病。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了20多个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致病基因,说明1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有很多人有疑问那2型糖尿病是否是遗传性疾病呢,来看看今天的内容,涨知识。

1、2型糖尿病不是遗传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多在中年以后,患者大都存在明显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并没有固定的遗传基因。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2、2型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如身体质量指数,这些因素对不同血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发现扩大了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数量,并强调了研究不同血统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确是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一项来自丹麦的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患有 2 型糖尿病,那么你的患病风险最高可能会达到没有家族史的人的 2.34 倍。而当家里患有糖尿病的直系亲属达到 2 个的时候,这一风险可以直接飙升至 4 倍。

3、2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高4~8倍。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4、环境影响对2型糖尿病最重要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就例如,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的患病几率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要高,但是孩子并不是一定会患上糖尿病,最终是否发病还与饮食习惯、运动等后天因素有关。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身体肥胖等,所以2型糖尿病主要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

城市化、 老龄化、 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和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多的四大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要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自己也患上糖尿病;而如果你家里人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可不仅有遗传倾向这一条!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 会隔代遗传吗

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大家都知道,会遗传的疾病都是可怕的疾病,那么,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现在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这个无法治愈的疾病,大家都非常害怕会患上。那么,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会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所以不存在隔代遗传问题。

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基因倾向,家族中可以有糖尿病发病聚集,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对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为高。

1号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生活。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让你了解糖尿病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1型糖尿病的发病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出生后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

以上文章就是关于“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的介绍。可见,糖尿病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而且目前糖尿病无法治愈,需要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调理来控制自身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